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别PEDV强毒株和弱毒株的RT-PCR方法,针对PEDV ORF3基因设计一对引物,优化其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并测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55.2℃,上、下游引物各0.5μL时PCR扩增效果最理想。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对9种常见猪病病原的核酸模板均不产生扩增条带;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T-ORF3IS 272拷贝/μL和T-ORF3VC 14.4拷贝/μL。将本试验建立的RT-PCR法与已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9.2%,且本法的实际检出率更高。对120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PEDV强弱毒株的阳性率分别为87.18%和84.21%,其中9份样本中同时检出2种PEDV毒株,但并未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建立了一种基于ORF3基因的RT-PCR检测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准确区分PEDV野毒株和弱毒株。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鸡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基因的结构特征和组织定量分布情况,根据GenBank中原鸡CIRP基因(NM-001031347)的编码区序列自行设计引物,从健康雏鸡脾脏中扩增青脚麻羽鸡CIRP基因的编码区(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IRP mRNA在雏鸡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及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鸡CIRP基因CDS区全长573bp,编码190个氨基酸,其氨基端包含一个RNA结合域,羧基端富含RGG重复序列,推导的多肽链羧基端比鸭、斑胸草雀及哺乳动物要多18个氨基酸;CIRP基因在鸡各被检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法氏囊、肺脏、胰腺、胸腺、脾脏、睾丸、盲肠扁桃体、心脏、脑、肾脏、哈德氏腺、肝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鸡CIRP基因的遗传进化及其在病原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3.
正腹泻是犊牛的常发疾病,其既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也可由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引发,一般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腹泻严重影响犊牛成活率,幸存犊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也会受到影响。1临床症状某养殖户的4头犊牦牛发生以急性腹泻为特征的疾病。病牛精神沉郁、被毛粗糙、呼吸短促,水样腹泻,粪便呈灰白色,其中3头牛的粪便混有鲜血。2实验室检测2.1粪便处理及核酸提取采集病牛粪便按  相似文献   
54.
为调查新城疫强毒(vNDV)在免疫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抗ND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用自行建立的检测vNDV的荧光定量RT-PCR(RRT-PCR)对采自川、渝两地36个免疫鸡群的360份肛门棉拭子进行检测,同时采血测定其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共检出5个vNDV 阳性鸡群,每个阳性鸡群检出1例阳性样本,经病毒分离鉴定证实为NDV;36个受检鸡群HI抗体平均效价在4.5~10.1,标准偏差(SD)在0.70~3.19,变异系数在9.5%~44.3%.当SD大于2.0时,vNDV感染鸡群阳性率为50%,6(5/10),当CV大于32%6时,vNDV感染鸡群阳性率为62.5%(5/8);vNDV感染个体HI抗体效价分别为210、29,28,26,23;阳性样本RT-PCR产物经测序分析证实为vNDV F基因序列,发育进化分析显示,2株vNDV属基因Ⅶ型,3株属基因Ⅸ型.研究结果表明,RRT-PCR适合vNDV感染及传播的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免疫鸡群是否感染vNDV可能与个体HI抗体水平高低无关,而与群体HI抗体离散度有关,SD和CV值有助于判定鸡群感染vNDV的风险.  相似文献   
55.
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研究鸡IL-2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方面的试验。①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鸡IL-2能明显提高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HI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ANAE^+细胞百分数;②对雏鸡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IL-2与否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⑧人工感染法氏囊病的防治试验。在攻毒前后注射IL-2,均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鸡IL-2可明显提高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与疫苗共同注射可作为佐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对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6.
犬腺病毒2型(canine adenovirus type 2,CAV-2)是重要的犬呼吸道病原,本试验旨在调查CAV-2在川渝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其分离毒株致病性。采用检测CAV-2的特异性PCR方法,对2021—2022年采集自川渝部分地区的121份患呼吸道疾病的犬鼻咽拭子进行检测,分离流行毒株并研究其基因组特征及致病性。结果显示:CAV-2的阳性率为29.8%,值得注意的是,69.4%的阳性样本在E3基因存在9个核苷酸连续缺失(1 035—1 043 nt),导致4个氨基酸缺失(345—348 aa)。成功分离出1株E3基因自然缺失毒株,噬斑纯化后的细胞半数感染值为10-9.46TCID50·0.1 mL-1;该毒株经口鼻感染幼犬后,幼犬出现体温升高、打喷嚏、流鼻涕及咳嗽等典型呼吸道症状。该分离毒株基因组全长31 786 bp,与GenBank中CAV-2基因组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8%~98.9%。与已知的CAV-2基因组相比,本研究分离毒株除了E3基因的独特突变外,还在Fiber、Hexon和E1A等蛋白有独特...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针对AIV H5的血凝素(HA)基因和vNDV的融合蛋白(F)基因设计两对引物,建立了单管同时检测AIVH5和vNDV的双重RT-PCR(dRT-PCR),该方法能在单一反应管内同时检测AIVH5和vNDV,不与其它亚型AIV、弱毒NDV毒株以及其它病原体发生非特异性扩增;对含有AIV H5 HA基因和vNDV F基因重组质粒DNA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6和406fg,敏感性与单项RT-PCR相同;从样本处理到报告结果仅需5h。对24份临床疑似样本进行检测,AIVH5均为阴性,vNDV阳性18份,PCR产物测序证明为靶基因序列,其具有vNDV F基因的特征性序列,随机选9份vNDV阳性样本接种SPF鸡胚,分离出6株vNDV,病毒分离率为6/9;对100 ELD50的AIV H5N1和100 ELD50的vNDV人工同时感染5日龄SPF鸡的脑、肝脏、肺脏和泄殖腔棉拭子进行dRT-PCR检测,AIV H5的检测率为4/5,3/5,5/5,4/5,vNDV的检测率为3/5,5/5,4/5,3/5,而对H9N2和LaSota毒株实验同时感染样本及阴性对照样本的检测均为阴性。可见本研究建立的dRT-PCR为AIV H5和vNDV诊断、监测、检疫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对成都市郊区5个商品肉鸭场的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发病鸭群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性脑炎.比对2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还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选择敏感药物有效地控制了本病在发病鸭场的流行.  相似文献   
59.
以巴氏杆菌A群菌苗免疫建昌鸭后,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攻毒前后抗体进行比较,并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别其抗体类型。结果表明:(1)注苗后5~6d抗体就可达4个log2及其以上,29日龄鸭免疫后40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50d时不足4个log2;3月龄鸭免疫后113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146d时为3.81个log2,165d为2.41个log2;(2)攻毒后15d,抗体普遍比攻毒前下降约1个滴度,但攻毒后30d抗体比攻毒前高1~2个滴度。当抗体达4个log2时,具有完全保护性,能抵抗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3)巴氏杆菌抗体以IgM为主(IgG甚微),注苗后的回忆反应很不明显,这可能是巴氏杆菌苗免疫期较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IntroductionZOtheni8ruf8scent8rtaMotsch.isoneofthemainpestsinlarchpIantationinNortheastChina.Inrecentyears,thepestcauseddisasterintheforestareaofHeilongjiangProvince.TheneedlesofIarchinsomeareawerebeeneatenupcompIetelyandthegrowthoflarchpIantationwasseriousIyaffected.Thenu-clearpoIyhedrosisvirusofZruf8scent8rinMotsch(ZrNPV)wasobtainedfromtheIarvaeofZruf6s-cent8finMotsch,in1991.ZrNPVwasmainpathogenOftheIarvaeofZrufescentBfisMotsch.TOxicitymeasuringindoorsandinvestigationinfieldpr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