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航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9):222-224
试验为测定金荞麦超微粉中有效成分原花青素B2的含量,将四川金荞麦饮片粉碎至0.75 nm以下的超微粉,50%乙醇提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花青素B2的含量。结果显示,在0.0352~1.4080 μg/mL范围内原花青素B2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797X+592.3,r=0.996,金荞麦超微粉中原花青素B2含量在1.305~1.541 mg/g之间。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稳定、精确的检测原花青素B2含量,为金荞麦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山羊源肠炎沙门氏菌(swun3816)对小鼠的致病性。[方法]从四川省某山羊养殖场腹泻粪便中分离出1株肠炎沙门氏菌,采用灌胃途径测定swun3816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根据毒力测定结果选择合适的剂量,建立swun3816感染小鼠模型,并于感染后6、12、24、48、72、96 h随机选择3只小鼠进行剖检,观察其大体病变,同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肠道等器官,制备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经灌胃途径接种102~108CFU/m L swun3816均可致小鼠的不同程度发病和死亡,LD50为155.6 CFU/只;用5×10~3CFU/只剂量给小鼠灌胃,建立了swun3816小鼠模型,感染小鼠最初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和眼部浆液性渗出物等症状,感染后8.5 h开始出现死亡,第6天出现死亡高峰,剖检可见肺脏淤血和出血斑,脾脏淤血肿大,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灰白色坏死灶;肠液分泌增多呈黄色,小肠黏膜出血,肠壁变薄。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出现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断裂脱落;盲肠、结肠、直肠在整个试验期间未见明显病变。[结论]山羊源肠炎沙门氏菌swun3816能引起小鼠全身性感染,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33.
Ⅰ型鸭肝炎病毒鸡胚致弱毒MY株的培育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I型鸭肝炎分离株XC-1适应鸡胚,培育成1株毒力弱而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鸭肝炎鸡胚化MY弱毒株.该毒株毒力为1011.40ELD50/0.1mL,1013.62TCID50/0.1mL;对雏鸭无致病性;在雏鸭体内连续盲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1日龄雏鸭用8,000 ELD)50/0.1mL的MY株致弱毒腿部肌注0.2ml免疫后3d强毒原液0.5mL/只攻击,可产生2/5的保护,第6d-21d产生完全保护,免疫后第3d、5d、6d、7d、9d、14d、21d抗DHV I的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10-1.38、10-1.55、10-1.64、10-1.65、10-1.68、10-1.8、10-1.89,表明MY是1株理想的鸡胚弱毒疫苗后备株;通过MY株的鸡胚的繁殖规律观察,确定该病毒的最佳收毒时间为接胚后的72h~84h,为疫苗生产条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毒力的鸭瘟病毒(DPV)感染对雏鸭INF-γ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为DPV的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接种了鸭瘟强毒株和疫苗株的雏鸭肝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及鸭瘟病毒(DPV)的荷载量进行动态定量监测。结果表明:①感染鸭瘟强毒后,IFN-γ mRNA 在肝脏中的表达没有明显规律,PBL中IFN-γ mRNA表达水平很高,在此期间(1~12 h),病毒DNA量很少。IFN-γ mRNA表达量在6 h后大幅下降,直到144 h都非常低,而病毒的载量逐渐增大,至144 h时达到峰值。②接种弱毒疫苗后,肝脏中IFN-γ mRNA表达水平较高且稳定,至12 h达到顶峰,约比对照高出8倍。PBL中IFN-γ mRNA表达量较低且不稳定。弱毒DNA荷载量稳定上升,但载量约比强毒低两个数量级。病毒DNA在PBL检测不到。IFN-γ在抵抗鸭瘟强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FN-γ在肝脏中高水平的表达可能是鸭瘟疫苗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其致病性是由多种毒力相关因子共同协调作用所决定的。ColBM质粒和转录反终止子(RfaH)是两个近年发现的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论文对这两个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其与宿主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为验证腺病毒载体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及鸡胚中递送小干扰RNA的可行性,本实验利用共转染技术将表达针对新城疫病毒(NDV)NP基因shRNA的重组质粒同源重组到pGSadeno腺病毒载体系统,用重组腺病毒感染CEF和鸡胚,通过红荧光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和荧光定量PCR检测NP基因mRNA的表达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血凝价的测定评价其在CEF和鸡胚上对NDV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能够感染CEF,感染CEF后6h、9h、12h与对照组比较NP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3.2倍,25.6倍,2.57倍,并能够推迟NDV致细胞病变效应,抑制NDV在鸡胚上的增殖,延缓鸡胚的死亡。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能够在CEF和鸡胚上递送特异的shRNA,为在CEF中的RNA干涉研究开辟了新的递送途径。  相似文献   
37.
约旦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形态与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自约旦不同地区的4个野生大麦自然群体的40份材料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约旦野生大麦材料群体间与群体内在株高、穗颈长、旗叶长、穗长、芒长和穗粒数等性状上均有显著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所引材料的有效分蘖和百粒质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效应较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单株产量的最佳回归方程:y=-0.058x1-0.111x2+0.429x3-0.529x4+0.439x8+3.732x10(R=0.984,P0.0001);其中百粒质量对单株产量的偏回归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38.
山羊中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四川省乐至县发生胸膜肺炎性传染病的山羊群中采集12个鼻拭子及4个肺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特异性PCR检测。结果从9个鼻拭子和4个肺组织中分离到支原体,经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未发现丝状支原体簇成员及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该山羊群发生胸膜肺炎的病原,同时说明绵羊肺炎支原体也是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39.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iiPCR)是一种简便、快速及可使用于现场检测的荧光PCR方法.本研究采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Taq酶等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基于恒温隔绝式荧光PCR的ASFV检测方...  相似文献   
40.
提出将企业化思维引入管理学课程教学,强调以提高学生管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管理学参与式教学是本科阶段比案例教学更优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不同教学层次目标的设立和参与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多元化课堂组织的形式,以及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并在学习中体验乐趣,激发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