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实现苗圃田间果树钵苗的快速搬运,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苗圃田间的自走式电动双轨运输机。针对运输机的应用环境、果树钵苗质量大小等需求,分析提出运输机应具备的装载量、电机功率、运输速度等设计参数;并根据技术参数要求,提出运输机的总体结构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最后,对运输机进行了实验室与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运输机载重能力为750 kg,空载每百米能耗为9.16 W·h,满载每百米能耗为27.6 W·h,运行速度为0.564~0.718 m/s,运输机从起步到匀速行驶所用时间小于2.5 s,紧急制动距离小于0.05 m,振动加速度振幅总体小于0.4 g。以上结果表明,研制的运输机可以满足实现苗圃田间作业需求,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M-14复合生物肥料抗小麦孢囊线虫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将复合生物肥料M-14与基质、常规肥料一次性施入各小区,采用对越冬期小麦根部胞囊线虫侵染情况统计、成熟期小麦基本生物学性状测量、收获期土壤小麦禾谷孢囊线虫有效孢囊数的筛查统计以及测产结果分析等方法对复合生物肥M-14在田间条件下抗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及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75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料M-14,不仅能有效增加小麦株高、茎粗、穗长、公顷穗数及千粒重,并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14.3%,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且还能显著地减少胞囊线虫侵染率和收获时土壤中有效孢囊数,与空白对照、常规复合肥、基质处理组相比其侵染率分别减少43.4%、70.8%、65.9%,与对照相比有效孢囊数减少了97.59%,与其他各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从而降低小麦胞囊线虫发病级别和发病指数,有效地防止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因此,施复合生物肥料M-14既能抗小麦孢囊线虫病又能增产,为复合生物肥料M-14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介绍了果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探讨了生草栽培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技术要点。针对我国果园生草现状,提出需要因地制宜选择草种及生草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加深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方面研究,倡导精耕细作,推进"果-草-牧"等良性复合体系的构建,为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果园生草栽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SFC-3菌剂对小麦的株高和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可提高小麦的出芽率,当施菌剂量为1.0~2.0 g/kg时小麦的出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施用SFC-3菌剂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施菌剂量为1.0 g/kg时最高。而小麦叶片中的MDA含量在施菌剂量为1.0 g/kg时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施菌处理(P<0.05);当施菌剂量为0.5~1.0 g/kg时,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进一步增加施菌剂量,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均随之显著降低(P<0.05)。当施菌剂量为1.5 g/kg和2.0 g/kg时每克根中小麦孢囊线虫2龄幼虫数量最少,发病级别最低,其相对防效分别为88.68%和87.04%,其次为施菌剂量1.0 g/kg的处理,其相对防效为80.50%。施用不同剂量的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当施菌剂量为1.0 g/kg时对小麦生长和孢囊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A、B、C、D 4株解磷解钾芽孢杆菌间互作效应研究,找出最佳菌株组合,为复合菌肥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上述4株芽孢杆菌单独和混合培养菌株的溶磷、解钾能力与培养液pH和有机酸总量变化及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无机磷发酵培养液上清液中,菌株混合培养的各处理可溶性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单菌株处理,并且各处理的可溶性磷含量与pH成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有机酸总量成明显的正相关;在有机磷发酵培养液上清液中,各处理的可溶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可溶性磷含量与pH、有机酸总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钾矿石发酵培养液上清液中,各处理均具有一定的溶钾能力,并且可溶性钾含量与其pH、有机酸总量之间、有机酸总量与pH之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各处理可溶性钾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菌株混合培养,尤其是三菌和四菌株组合处理能显著提高可溶性磷含量,但并不完全表现为加成效应;综合各处理的特性,第13处理组组合菌株间协同效应较强,有望成为最佳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山地林果茶园挖穴作业人工劳动强度大和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行驶动力的山地林果茶园电动自走式挖穴机。该挖穴机能自动完成钻头进给行程与复位行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挖穴机单次作业平均挖穴时间为50.7 s,单次有效挖穴作业能耗为6.38 W·h,施肥穴平均深度为392.5 mm,施肥穴平均直径为303 mm,行走速度为1.237 m/s,能够顺利通过15°斜坡。挖穴作业过程中钻头的进给与回程运动均无需人工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并保证挖穴操作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山坡、丘陵等复杂地形的果园喷雾质量,课题组设计了一款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在确定喷雾机总体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对履带行走系统和风送喷雾系统进行了设计与选型.测试结果显示,该喷雾机的外形尺寸为3430 mm×1630 mm×1260 mm,喷雾机行驶速度为1.7 km/h~5.6 km/h,整机最...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运输环节主要以人力搬运配合轨(索)道运输机的形式实现,近年来我国多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已相继设计研制了一些特色装备,部分研究成果已投入市场。课题组通过对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运输装备进行分类和归纳梳理,在分析其关键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山区农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了装备研发和改进优化的技术路线,以期为丘陵山区轨道运输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发掘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初筛和复筛的方法,从种植西瓜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并进行了盆栽试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P-24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2.40 cm,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P-24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达76.72%。经过优化得到HP-24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1.0%的牛肉膏,1.3%的麸皮和0.7%的氯化钾。在最佳培养基条件下,发酵液中的活菌数达到1.17×109CFU·mL-1。研究结果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羽  陈中武  何林  岳丹丹 《南方农机》2023,(1):31-33+62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有机肥资源,但大部分区域的肥料撒施工作仍依靠人工完成,为缓解人工施撒有机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履带自走式撒肥机。测试结果显示,撒肥机的最大载重量为200 kg,肥料抛撒宽度为4m,抛撒作业效率≥0.2 hm2/h。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自走式撒肥机能满足一般农田管理作业要求,可提高撒肥作业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