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99篇
  78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1.
人工修复措施对严重退化红壤固碳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固碳效益是侵蚀退化地水土保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面评价生态修复意义重大.从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林分固碳功能出发,以裸露地为对照,不同人工修复措施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储量及固碳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修复显著增加了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强烈干扰马尾松、竹节沟马尾松、种草竹节沟马尾松和竹节沟湿地松植被碳库分别为6.12,6.83,8.20和32.69 t/hm2,其土壤碳库分别为裸露地的1.16,1.37,1.60和2.71倍,固碳总价值分别比裸露地增加了0.36,0.60,0.87和2.78倍.  相似文献   
32.
为了更好地剖析柴达木盆地大风日数的演变特征,利用柴达木盆地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大风日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法对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1961~2018年平均大风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年际间差异较大,最多年与最少年之差为53d。大风日数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60~70年代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呈减少趋势。四季大风日数均呈现出减少趋势,依次是: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月平均大风日数变化呈单峰型,1~4月逐月呈增加趋势,5~12月呈减小趋势,4月是一年中大风日数多的月份,处于波峰位置。年和春季大风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呈下降趋势,春季发生了突变,年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33.
马尾松林混交阔叶树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下分别种植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拉氏栲C.lamontii,苦槠C. sclerophylla,格氏栲C. kawakmii和青栲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alia,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林分生物量的分析结果表明,5个混交群落的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59.882,200.875,221.745,221.652和245.941 t·hm-2,马尾松纯林的总生物量为204.374 t·hm-2.乔木层生物量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其次为根系、树枝和树叶.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粗根主要分布在0~20 cm和60 cm以下,而马尾松和阔叶树的细根都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内.马尾松纯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最大,为3.678 t·hm-2.混交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别为0.937,0.801,1.816,1.625和0.987 t·hm-2.除马尾松与拉氏栲混交的群落外,其他群落的林下植被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图2表2参11  相似文献   
34.
福建三明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0.3公顷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格氏栲群落的植物区系成份、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于42科68属,其中单种属占67.6%,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7.3%.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垂直空间上常可分为三个亚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35.
杉木人工林的养分归还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2年生杉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为3083.9kg/hm2,在一年中的5月和11月出现两次高峰.凋落物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年归还量为72.138kg/hm2,其归还量大小顺序为Ca>N>Mg>K>P.降水在杉木人工林中引起的养分淋溶也是养分归还的一个重要方面,五种营养元素的年总淋溶量为71.289kg/hm2,在2月和5月亦出现两次高峰,淋溶量大小顺序为K>Ca>Mg,而N和P出现负值,表明两者被林冠层直接吸收.  相似文献   
36.
秦岭中段华山松林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秦岭中段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在秦岭中段的火地塘林区,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设置26块20 m×20 m的标准样地,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依据,从活力、组织结构、土壤因素、抵抗力4个方面22个指标入手,对秦岭中段华山松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秦岭中段的华山松林整体活力指标较低,大部分都处在20~35年之...  相似文献   
37.
桉树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已成蓬勃之势,除以国际著名的造纸企业为代表的大公司外,国内中小型公司,乃至私人投资营建桉树工业原料林也比比皆是。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良好的经济效益,已为广大投资者接受。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桉树工业原料林的经济效益。1各项经济指标1.1投资的各项经济指标1)地租:各地价格不一致,山地租金在5~20元/667m2,取平均值15元/667m2·a;2)苗木:按种植密度111株/667m2计,实际用苗125株,苗木单价以0.4元/株计(含运费),苗木投资50元/667m2;3)林地清理(含炼山):视林地杂木状况,15~45元/667m2不等,取平均值30元/667m…  相似文献   
38.
针对南方甘蔗产区开展实施的甘蔗叶粉碎深埋技术,研制了一种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本文重点设计了机具的单边平底开沟装置以适合南方砖红壤的条件要求,确定了开沟装置的结构参数;并通过扭柱型犁体曲面设计,增强了翻土和碎土能力。田间试验表明:甘蔗叶粉碎深埋还田机通过性良好;开沟装置开沟平均深度为39.95cm,底部宽度为25.03cm,上底宽为49.85cm,回土深度为11cm,开沟性能良好,工作可靠,能够满足甘蔗叶深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9.
田间试验研究4种水平的模拟氮沉降(即N0、N1、N2、N3、N4,施氮量分别为0、3、6、12、24 g/(m2.a)对早稻品种"岳优463"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对水稻的生长、产量及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高氮沉降(N4)处理,水稻株高、光合速率在分蘖期分别比对照(N0)增加了45.6%和49.5%,在乳熟期比对照增加了6.4%和28.9%。氮沉降对水稻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乳熟期N1、N2、N3、N4的叶绿素(a+b)比N0增加了34.9%、51.5%、111.3%和143.6%。中高氮处理(N3,N4)对水稻产量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N1、N2、N3、N4的产量分别比N0增加了1.3%、6.2%、13.0%和42.6%。随施氮水平的增加,秕谷率也增加,而产量指数和籽粒大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0.
<正>青阳县位于皖南山区北部,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十三五”以来,青阳县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农机化作业水平快速提升。2021年数据显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57%;农机专业合作社16个,其中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1家,省级、市级示范社分别有2家和4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