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入侵种群是否对我国蔬菜生产构成威胁,以玉米Zea mays为参照,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胁迫取食黄瓜Cucumis sativus、豇豆Vig-na unguiculat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这4种蔬菜后的生存能力和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以黄瓜、番茄、豇豆和菜心嫩叶饲养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存活率分别为30.56%、19.44%、20.83%和5.56%,显著低于玉米嫩叶饲养的幼虫存活率(75.00%)。综合分析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和羽化率,发现草地贪夜蛾在菜心上的适合度最低。产卵选择试验表明,草地贪夜蛾在番茄、豇豆和菜心上的产卵量分别仅为669.00、116.33和101.00粒,该虫更偏好于在玉米和黄瓜上产卵,产卵量分别达到2 522.33粒和2 948.00粒。表明虽然草地贪夜蛾幼虫和成虫在黄瓜、番茄、豇豆、菜心上的适合度显著低于玉米,但仍具有在黄瓜、豇豆、番茄和菜心上建立种群的能力,对我国蔬菜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2.
复种模式对豫西褐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长期单一的玉米–小麦复种模式会引起土壤结构破坏、农田生产力下降。探究不同复种模式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为维持土壤结构稳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定位试验在河南洛阳褐土上进行。设置冬小麦–夏玉米 (T1)、冬小麦–夏花生 (T2)、冬小麦–夏玉米||花生间作 (2行玉米间作4行花生,T3) 3个复种模式处理。试验始于2014年6月,2019年10月夏季作物收获后 (共11茬作物),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和干筛法分析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和全氮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含量及分配比例。  【结果】  与T1相比,在0—20 cm土层中,T2和T3处理土壤中 > 0.25 mm粒级的机械性团聚体 (DR0.25) 占比分别增加了5.9%和9.9%,> 0.2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 (WR0.25) 占比分别增加了50.3%和57.9%,不稳定性团粒指数 (ELT) 分别较T1减少了33.2%和50.6%,土壤团聚体破坏率 (PAD) 分别较T1减少49.3%和51.4%,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 (MWD) 分别较T1增加36.4%和47.0%,几何平均直径 (GMD) 分别较T1增加100.0%和120.0%。在20—40 cm土层中,T2和T3处理土壤中不稳定性团粒指数 (ELT) 分别较T1减少了13.2%和18.0%,土壤团聚体破坏率 (PAD) 分别较T1减少21.4%和28.8%,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 (MWD) 分别较T1增加4.8%和6.0%,几何平均直径 (GMD) 分别较T1增加11.5%和7.7%。各粒级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以2~0.25 mm粒级最高,且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各粒级土壤全氮的贡献率和 > 0.25 mm粒级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降低了 < 0.25 mm粒级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T2处理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除 >2和<0.053 mm粒级外的土壤全氮的贡献率和 > 0.25 mm粒级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降低了0.25~0.053 mm粒级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提升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3个处理的土壤容重和pH无显著差异。  【结论】  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玉米||花生复种模式较传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明显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强了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还可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 (特别是 > 0.25 mm粒级团聚体) 的碳、氮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更有利于豫西褐土区农田土壤肥力保持。且冬小麦–夏玉米||花生复种的效果优于冬小麦–夏花生复种。  相似文献   
63.
生物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阻力来自防治效果的不稳定,而影响防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寄主昆虫的免疫抵抗作用。因此,开发昆虫免疫抑制剂,研究昆虫病原真菌(虫生真菌)的抗血淋巴免疫机理,将有利于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真菌分泌物对血细胞、囊泡膜型质子泵(V-H+-ATPase)、信号途径Imd等的影响及细胞壁成分的变化等方面,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虫生真菌抗血淋巴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深入研究虫生真菌抗血淋巴免疫机理,对于明确虫生真菌的作用靶标,昆虫的免疫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新农药特别是免疫抑制剂的创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改变了叶绿素构成,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延缓衰老;间作提高了玉米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了CO2补偿点;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变化不明显。间作明显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单株干物质,主要在于促进了籽粒的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偏土地当量(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06.6%-120.3%,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这说明间作玉米产量间作优势主要来源于其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羧化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提高,增强CO2的固定能力实现的,而非是光能传递、转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5.
秸秆焚烧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飞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38+241
秸秆焚烧对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烧秸秆不仅燃烧秸秆的有机质,也烧掉土壤中原有的有机质,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平均降低14.00%,且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降低9.85%和6.36%。指出要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应当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加大对秸秆回收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CYP6家族P450基因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代谢氯虫苯甲酰胺中的作用,利用浸叶法测定不同小菜蛾种群3龄幼虫对氯虫苯甲酰的抗性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方法分析CYP1v3、CYP1v4、CYP6B6和CYP6f这4种P450基因在小菜蛾不同抗性种群体内的表达差异及杀虫剂的短期诱导效应,并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4种P450基因后分析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4种P450基因在中等抗性水平小菜蛾种群体内高表达;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可诱导4种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分别沉默4种P450基因后,处理组小菜蛾的P450酶活力显著下降37.60%~54.82%,且处理组小菜蛾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沉默4种基因处理组的小菜蛾P450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表明4种P450基因可能同时参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  相似文献   
67.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6.94%。细角螺肌肉中共检出2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65.2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4.75%,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为0.53,低于方斑东风螺(1.15)、管角螺(1.13)和棘角螺(0.69),高于鲐鱼(0.37)。结果表明,细角螺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物蛋白与脂肪来源。  相似文献   
68.
基于枣粮间作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异质性,通过在系统内不同位置采样,分析了枣粮间作系统内土壤氮素水平分布特性.结果表明:①枣粮间作生态系统中,在小麦收获期和玉米收获期两个时期,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存在明显的水平变异性.土壤全氮含量在距枣行1~6.5 m范围内,随着与枣行距离的缩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距枣行3 m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与枣行距离的缩短而迅速增加.而土壤铵态氮含量极低且没有明显的水平变异;②氮素施用量对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空间变异有正向作用,而植株对氮的吸收利用可以降低土壤氮素分布空间差异程度.各因子对土壤全氮空间变异影响强弱顺序为氮吸收量>氮素施用量>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影响强弱顺序为氮素施用量>土壤全氮含量>氮素吸收量>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69.
人工养殖银鲳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人工培育的子代银鲳(Pampus argentus)为亲本,对银鲳的胚胎及胚后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量,以期为今后苗种培育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银鲳成熟卵子为端黄卵,单个油球,卵径(1.417±0.063)mm,油球径(0.575±0.031)mm.在水温(20.0±0.5)℃、盐度24±1,pH8.0~8.5条件下,受精卵经36 h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在水温19.0~24.0℃、盐度 23±1,pH8.0~8.5、光照2 000~3 000 lx条件下,经60 d培育成幼鱼.银鲳早期发育分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和幼鱼,前期仔鱼以卵黄囊吸收消化为主要形态特征;后期仔鱼分化出侧囊、食道、胃、幽门育囊和肝脏等消化器官,外形特征是鱼体腹两侧星状黑色素及金黄色斑点明显,背鳍和臀鳍鳍条原基出现,13日龄仔鱼全长(5.586±0.479)mm,体高((1.068±0.087)mm;稚鱼期消化器官进一步完善,脊索末端向上曲屈,随后尾下骨出现并且尾下骨末端与体轴倾斜,至35日龄尾下骨与体轴垂直,45日龄体高明显增高,全长(25.560±3.870)mm,体高(11.157±1.266)mm.幼鱼期胸鳍前端呈尖形,尾鳍上下两侧生长加快形成深叉状,鳞片完全长成,60 d时全长为(引.000±3.300)mm,体高达(19.750±1.620)mm,此时体形与成鱼已无差别.此外,本研究还对仔稚幼鱼的划分、鲳属鱼类中主要品种胚胎与仔稚鱼发育的异同点以及育苗中容易出现死亡的关键时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0.
我国鲳属鱼类养殖的发展潜力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鲳作为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深受食用者喜爱。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其国内外捕捞产量已明显降低。因此,实时开展鲳的人工育苗及养殖对于保护当前的鲳资源及改善当前渔业产业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对鲳人工繁育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阐明了鲳将成为今后水产养殖业新兴品种所具有的优势及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