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精确监测该病害对精确防控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孕穗、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地物高光谱仪获取小麦冠层光谱数据,利用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对数变换(LOG)、倒数变换(1/R)和连续去除法(CR)对原始光谱(OR)进行光谱变换,基于CARS算法和SPA算法相结合对五种变换的光谱数据和原始光谱进行特征波段提取,进而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岭回归(RR)和高斯过程回归(GPR)建模方法确立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mDI)监测模型。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在Pearson相关性、两波段优化组合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建模中,综合表现最好,是一种处理病害光谱数据的较好预处理方法。经过光谱数据变换后,再使用CARS-SPA算法可以更有效的提取特征波段,特征波段为411、450、476、543、561、594、624、671、726、780、835和950 nm。在不同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对比中,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表现最佳,其次为岭回归(RR)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其中,一阶导数结合GPR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平均R~2为...  相似文献   
32.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于1962年被发现,由于它可以发出稳定的荧光,不具有物种专一性,且易于在细胞内表达,已作为标记物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本文对荧光蛋白的发现、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阐述了GFP在动物营养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3.
13种植物提取物对5种果蔬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岗松Baeckea frutescens等1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炭疽病菌C.musae、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tan、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黄瓜炭疽病菌C.orbicular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处理96 h,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乙醇提取物(浸膏)对香蕉炭疽病菌和香蕉枯萎病菌抑菌率均达到100%;岗松乙醇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抑菌率分别为96.53%、90.20%、90.55%、89.63%和62.59%;四季米仔兰Aglaia duperreana和阴香Cinnamomum burmani的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抑菌率也在80%以上.岗松精油对以上5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0.104 7、0.137 3、0.122 6,0.046 9和0.126 2 mg·mL-1,抑菌效果显著,且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4.
尹飞  杨建伟 《河南农业》2019,(25):47-47
一、试验田基本概况试验田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二郎村,试验田土质为稻田土,土质较黏,肥力水平较高。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m^2产量350kg。二、试验方法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1hm^2,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间走道1m,重复间走道1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播种同品种信阳农家种紫云英种。  相似文献   
35.
条石鲷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研究了条石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69 bp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在30个个体中共发现2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5%、30.2%、12.5%和20.8%,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30条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共定义了1...  相似文献   
36.
作物水胁迫声发射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但我国目前农业中的水利用率却很低,水胁迫声发射监测系统的研究是实施视情自动灌溉提高水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通过AE检测系统来采集植物的生理信息,以DSP为核心对声发射信号进行监测和实时信号处理,然后对数据进行存储、输出以及查询,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本系统可实施自动灌溉或定时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并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37.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壤特征是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指标。分别从土壤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3个方面对国内外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VC)质量分数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血清溶菌酶活性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VC质量分数分别为104.21 mg.kg-1、455.33 mg.kg-1和800.54 mg.kg-1的3组饲料,依次编号为C1(对照组)、C2、C3。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平均体质量为(6.18±0.15)g的银鲳幼鱼9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C3组较C1、C2组溶菌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增加VC质量分数可显著提高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但VC对不同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肝脏与肌肉中V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同时,高水平VC也显著降低了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分析表明,增加饲料中VC质量分数(大于455.33 mg.kg-1)可提高银鲳血清溶菌酶活性与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不同温度水杨酸(SA)引发对水分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金甜808’和‘京科糯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5组处理(CK、5、10、15、20℃)研究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水杨酸引发显著提高了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缓解了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其中,玉米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郑单958’和‘金甜808’以15℃引发处理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6.67%、21.26%、17.69%、25.39%和10.88%、8.76%、10.02%、26.83%;而‘京科糯2000’以10℃引发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6.48%、10.73%、14.27%和32.00%。可见,种子引发增强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种子引发在旱地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明确增温增CO2对玉米||花生体系中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玉米||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花生2﹕4模式为研究对象,2018年设常温常CO2(TC)和增温增CO2(+T+C)处理,2019年增设增温增CO2(+TC)处理,在P0(0)和P180(180 kg P2O5·hm-2)2个磷水平下,研究了增温增CO2对间作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光强、光合-CO2响应曲线及其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1)与TC处理相比,+TC处理提高了间作玉米苗后34 d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值,苗后55 d施磷条件下,SPAD值、AQYCEAmaxVc,maxJmaxTPU分别提高了7.80%、18.18%、18.86%、13.34%、13.33%和20.14%,产量提高了19.2%—28.1%;与+TC处理相比,+T+C处理提高了苗后55 d和65 d间作玉米AQY,降低了LCP,苗后55 d间作玉米CEAmaxVc,maxJmaxTPU分别提高13.58%—32.96%、21.31%—11.61%、9.35%—14.55%、9.52%—15.13%和8.82%—26.16%,产量提高5.25%—18.70%,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2)与TC处理相比,+T+C处理间作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SPAD值分别提高4.68%—12.91%和7.88%—18.37%,蜡熟期却降低8.63%—12.72%;间作玉米苗后35 d叶绿素a、b和a+b分别提高17.58%—19.54%、52.55%—59.55%和26.08%—28.47%,叶绿素a/b降低了23.04%—25.18%;间作玉米苗后55 d 的AQYLSPn分别提高了30.30%—75.76%和16.87%—19.44%;CEAmaxVc,maxJmaxTPU分别提高了15.72%—36.78%、24.91%—32.66%、20.77%—29.83%、20.93%—30.48%和27.16%—30.74%,产量提高了7.24%—52.0%,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3)与不施磷相比,施磷提高了TC、+TC和+T+C处理苗后85 d时叶绿素b含量,增幅分别为24.15%、18.64%和22.04%;苗后34 d 的LSPn分别提高了13.30%、17.0%和9.86%,产量分别提高了24.2%—67.2%、55.6%和27.8%—38.0%,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结论】增温和增CO2均能提高间作玉米生育前期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两者表现出正向协同作用,而在其生育中后期增CO2能缓解增温带来的负效应;增温增CO2能提高间作玉米的产量,关键在于其生育前中期叶绿素含量、羧化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率的提高。施磷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