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西葫芦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提取液种类、提取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以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的效果最好,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与提取时间和温度有关,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提取时间小于24 h时,低温条件下提取效果较好,叶绿素a、b,总含量高于室温。在一定范围内,叶绿素a/b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变大。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提取西葫芦叶绿素的最佳方法为: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料液比1∶40,室温提取48 h。提取叶绿素的简便快速方法为: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料液比1∶40,低温提取24 h。  相似文献   
32.
[目的]筛选适宜庐江县及相近区域的合适机插双季早籼稻品种。[方法]用井关播种流水线播种和井关PZ80D-25型插秧机进行25 cm行距和11 cm株距机插14个双季早籼稻新品种(系),重点研究同一机插条件下各品种在产量构成、生育期、茎蘖动态、抗纹枯病等差异。[结果]中早33、早籼402、嘉早15-128、浙辐203、嘉早15-143、中组143这6个品种较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区域作双季早籼稻机插种植。[结论]该研究为双季早籼稻毯状机插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葡萄一年两收技术不仅能增加葡萄产量,还能通过延长葡萄的销售期,错过采摘过于集中的时期从而提高售价。本试验采用夏果采收后利用破眠技术使休眠芽在当年夏季又萌芽开花结冬果的一年两收技术,对6个鲜食葡萄品种进行了连续两年的二茬果试验,从采后药剂处理、药剂+叶面肥处理、修剪节位等3个方面开展研究,初步掌握了无核早红、红标无核、金手指、黑峰、贵妃玫瑰和温克在广西南宁地区的一年两收技术。  相似文献   
34.
[目的]克隆不同抗性葡萄品种中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基因CHS1,明确该基因在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侵染下的表达模式,并对CHS1进行亚细胞定位和功能验证,为探究CHS1的广谱抗病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  相似文献   
35.
[目的]筛选适合双季早稻机插适宜的机插秧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比例。[方法]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即全部营养土、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叶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构成性状等的影响。[结果]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早稻育秧取土困难问题。[结论]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可成为庐江县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36.
为鉴定引进单季晚粳稻新品种(系)的生育特征特性及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表现,对比常规粳稻新品种在钵苗机栽和毯苗机栽条件下的性状表现,筛选出适宜沿江地区优质晚粳稻新品种和配套栽植方式,以解决沿江地区麦茬稻品种配置和农机农艺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37.
双晚塑盘免耕抛栽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晚秀水417塑盘免耕抛栽稻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通径及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在各经济性状中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穴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居第2位,抛植密度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居第3位,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居第4位。抛足基本苗,早促早控,施好促花肥,重视保花肥,提高结实率是双塑盘免耕抛栽关键性技术措施。双晚秀水417塑盘免耕抛栽单产550kg/667m^2三性状95%置信测区间:667m^2抛3.25±0.25万穴,有效穗28.34±0.51万/667m^2,穗总粒数107.62±5.24粒,结实率79.39%±1.42%。  相似文献   
38.
葡萄一年两收技术不仅能增加葡萄产量,还能通过延长葡萄的销售期,使其错过采摘过于集中的时期从而提高销售价。本实验采用夏果采收后利用破眠技术使休眠芽在当年夏季又萌芽开花结冬果的一年两收技术,对6个鲜食葡萄品种进行了连续两年的二茬果实验,从采后药剂处理、药剂加叶面肥处理、修剪节位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初步掌握了无核早红、红标无核、金手指、黑峰、贵妃玫瑰和温克在广西南宁地区的一年两收技术。  相似文献   
39.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完全免疫的圆叶葡萄‘Noble’、感病欧亚种‘赤霞珠’的新、老叶片提取物为试材,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检测其对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对霜霉病的室内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葡萄叶片提取物对霜霉病菌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叶片提取物浓度从10到50mg/mL增加时,孢子囊的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实验组游动孢子的萌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品种中不同浓度的叶片提取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提取物之间也是如此,但老叶提取物处理后的萌发率显著低于新叶。新、老叶片提取物浓度为10、25和50mg/mL时,浓度为10mg/mL的‘赤霞珠’老叶的防治效果为 95.0%,其余处理均为 100.0%,能显著提高室内防治效果。本实验表明‘Noble’和‘赤霞珠’叶片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霜霉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率,室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优质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改进和完善水稻种植环节的栽插技术,成为破解水稻机械化栽插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井关毯苗插秧机和日神钵苗插秧机为代表,着重分析了两类主要栽插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存在的优缺点,并对两类栽插机械后期研发改进及示范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