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索氏六须鲶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尹洪滨 《水产学报》2000,24(4):302-305
索氏六须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球形或椭圆球形。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核中染色质致密,有核泡,中段包括中心粒和袖套。近端中心粒由两个半圆形中心粒单体相对组成一个空心球体,空心处有一核样致密物质;远端中心粒呈钟罩形,顶端与近端中心粒相连,底部开口处与精子尾部轴丝端相连。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尾部内没有囊泡及其它细胞器,尾部外表面光滑,没有鳍样结构。  相似文献   
82.
美国金鳟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养殖型美国金鳟眼(E)、心(H)、肾(K)、肝(L)、肌肉(M)五种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过氧化物酶(POD)等7种同工酶进行电泳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金鳟中ADH、EST、G-6-PDH、GDH、LDH、MDH、POD、SOD 7种同工酶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美国金鳟群体同工酶分析共记录18个基因座位,其中有8个基因座位为多态,等位基因总数为26个,从而得出多态座位百分数P为44.44%,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444,表明美国金鳟群体遗传多样性偏高。  相似文献   
83.
以大麻哈鱼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相关序列多态性(SRAP)技术以及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TaqDNA聚合酶、引物、dNTPs、Mg2+、DNA模板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终确立的PCR最佳反应体系为15μl,该体系含有1×PCRbuffer,TaqDNA聚合酶0.75U,引物浓度0.3μmol/L,dNTPs浓度0.3mmol/L,Mg2+浓度2.5mmol/L,DNA模板100ng。利用此优化反应体系,获得了清晰、稳定、多态性高的DNA谱带。  相似文献   
84.
野生与养殖哲罗鱼消化系统及消化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野生与养殖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两个群体哲罗鱼3种消化酶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哲罗鱼的消化系统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两个群体哲罗鱼在食道与胃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脏与幽门盲囊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肠道酯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两个群体哲罗鱼在食道与胃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脏与肠道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幽门盲囊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哲罗鱼的蛋白酶表达存在一定的pH依赖性,在体外酸性条件下(pH3),两个群体哲罗鱼只有食道与胃有蛋白酶表达;在体外碱性条件下(pH9),两个群体哲罗鱼只有幽门盲囊与肠道有蛋白酶表达;两种pH条件下,两个群体哲罗鱼各组织中蛋白酶的相对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个群体哲罗鱼的消化系统结构及消化酶含量所表现出的差异与其生活环境及食物有关。[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30-336]  相似文献   
85.
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种鲇形目鱼——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 Nikolsky et Soin)、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uss uriensis(Dybowsk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的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4种鱼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在不同pH条件下蛋白水解酶的分布和活性差异: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胃和前肠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有科属差异,同科鱼中存在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而不同科鱼中未见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怀头鲇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最多,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均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  相似文献   
86.
EarlypregnanCyf8Ctor(EPF)isoneoftheearlieStbiochemicalindicatorsofpregnancy(Mortonetal.,1974).IthasbeendeteCtedwithinhoursoff6rtilizationbeinginducedbythereleaseof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fromthef6rtilizationovum,andpresentforstleastthefieSt-two-thiEdsofpregnanCy,continueddeteCtionbeingdependentuponthepresenceofaviableembryoorf6tus(Orozcoetal.,1986;Mortonetal.,1987).ThismoStinterestingaCtivitywithpotentialapplicationsinearlypregnancyteSting,formonitoringf6talwell-beingandintheStud…  相似文献   
87.
道氏虹鳟同工酶的组织分布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道氏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7种同工酶(GDH、SOD、LDH、α-AMY、POD、EST、MDH)在5种组织(眼、心脏、肾脏、肝脏、肌肉)中的分布及位点表达。结果表明,道氏虹鳟除α-AMY外的6种同工酶都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生化遗传研究发现7种同工酶共记录27个基因座位,多态座位百分数P=29.6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2963,说明道氏虹鳟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在鱼类中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牡丹江水系钝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tumensis)的眼、性腺、心、肾、肝、肌肉6种组织中的12种同工酶LDH、MDH、G6PDH、EST、POD、ME、SOD、α-AMY、CAT、COX、SDH和FDH进行了电泳研究,结果显示:钝吻细鳞鲑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共记录出20个基因座位,其中9个基因座位Est-1、Est-4、Est-5、G6pdh-2、Gdh-1、Ldh-1、Sdh-1、Sdh-2、Sod-2表现为多态.钝吻细鳞鲑的多态座位比例(P=45%)在鱼类中居较高水平,平均预期杂合度(He=0.2243)、平均实际杂合度(H′0=0.6540)也较高,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证明钝吻细鳞鲑可能存在较高程度的非平衡选择.从钝吻细鳞鲑群体的遗传偏离指数(d=1.9153)可以看出,其杂合子高度过剩,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5)在目前已见报道的硬骨鱼类多样性研究中(Ne=1.16~1.58)处于上限值,即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从研究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牡丹江水系的钝吻细鳞鲑的种质杂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89.
应用天然四倍体泥鳅生产多倍体和能生存的雌核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0.
山女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山女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山女鳟可量比例性状为体长 /体高 4 2 0± 0 2 7,体长 /头长 3 99± 0 35 ,体长 /尾柄长 1 0 60± 1 5 5 ,体长 /尾柄高 1 2 1 4± 0 79,头长 /吻长 2 5 3± 0 63,头长 /眼径 6 84± 1 1 6,头长 /眼间距 3 0 9±0 33;可数性状为背鳍鳍式 :D 1 0~ 1 6,胸鳍鳍式 :A 8~ 1 3,腹鳍鳍式 :8~ 1 1 ,臀鳍鳍式 :1 1~ 1 5 ,侧线鳞 :1 1 2~ 1 40 ,侧线上鳞 :2 6~ 2 9,侧线下鳞 :2 5~ 35 ,第一鳃弓鳃耙数 :1 3~ 1 5 ,脊椎骨 63~ 65 ,幽门垂 2 0~ 5 7。绝对繁殖力 61 7 83± 2 5 2 70 ,相对繁殖力 2 0 9± 0 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