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渔用药物作为外源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水产养殖动植物及养殖水环境中药物残留,如果使用不当或滥用药,就会造成水产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超标,以及引起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改变,破坏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在水产品中残留的渔用药物引起急性中毒事件发生相对来说很少,对人类或其它动物的主要危害是残留的药物可通过食物链长期富集,当人体长期摄入残留某种药物的水产品后,可导致该药物在体内蓄积,最终引发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养殖大黄鱼低温弧菌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沿海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冬天发生大量死亡,从病鱼体内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细菌GYC0227。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这株菌为大黄鱼的病原菌。对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16S rRNA分子鉴定。PCR扩增获得了GYC0227菌株大小约1.5kb的16S rDNA部分基因片段,产物经回收纯化,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对阳性克隆子进行酶切及PCR鉴定,并测序,将测定的序列递交NCBI进行BLAET同源序列比对,与溶藻弧菌的标准菌株的16S rDNA具有96%的同源性。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GYCD227菌株属于溶藻弧菌。该菌适应于低温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7—25℃,并测定了其对14种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吻端细胞系BHS的建立及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鳙鱼吻端组织为材料,建立了鳙鱼吻端细胞系,定命为BHS。7个月期间细胞已传25代,选用培养基为TC-199加20%或10%小牛血清。该细胞生长温度范围为14℃-35℃,最适温度28℃-30℃,形态主要为纤维样细胞,染色体数从55-82(2n-48)为异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较代为4.4%。  相似文献   
14.
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道了枯草芽孢杆菌(Baclllus subtllls)B115株对鲫鱼、淡水青虾的急性毒性及对小白鼠的30天喂养试验,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对鲫鱼的96hLD_(50)>4000ppm,对淡水青虾的96hLD_(50)为1350ppm;以5×10~(10)、1×10~(10)和0.5×10~(10)分别口灌和拌饵投喂小白鼠30天,小白鼠的体表外观、运动能力及内脏器官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对小白鼠无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在组织中的残留.[方法]利用高氯酸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组织,2,4,6-三硝基苯磺酸、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三氟乙酸柱前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药代动力学和残留.[结果]利用衍生法所得药物在0.05 ~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最低检测限为0.05 μg/ml.血液和肌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9%和76.9%.鳗鲡在(26±1)℃以50 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物后,鳗鲡血液中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达峰时间为0.597.h,分布半衰期为3.52 h,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吸收分布迅速.峰浓度为22.229μg/ml,消除半衰期为46.945 h,推测该药物可能残留时间较长.鳗鲡在(26±1)℃下50 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后,5d后在肌肉组织中未检出,19 d后血液中未检出.[结论]鳗鲡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后,停药期为475 ~ 513 d.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培养条件影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离株L4产生β 溶血素的溶血价。最佳培养条件为将种子液按1∶20的比例接种于THB肉汤培养基中,28 ℃静置培养120 h。该溶血素对热非常敏感,在-20 ℃保存较稳定,在4,28,37 ℃保存均易失活。人O型血红细胞对该溶血素最敏感,其次为小鼠和罗非鱼的红细胞,再次为黄颡鱼、鲫鱼、人的A、B、AB型血红细胞,草鱼红细胞对其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两株草鱼呼肠孤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江西省南昌县莲塘镇的患病草鱼鱼种池塘采集到草鱼出血病疑似病样材料分离出的两株病毒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用除菌过滤后的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浆滤液腹腔注射感染8~10 cm健康草鱼鱼种,5 d后试验鱼发病,可复制出自然发病症状,死亡率达50%以上,对照组未有死亡。用病样滤液接种草鱼肾细胞系(CIK),可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的TCID50分别为10-8.3/0.1 mL和10-8.0/0.1 mL。理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氯仿、乙醚处理组病毒的感染力和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著。病毒基因组RT-PCR反应可扩增出目的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GCRV(登录号为AF403392,AF239175)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哈维氏弧菌GYC1108-1细菌颗粒性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5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杂交瘤进行筛选,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一株针对GYC1108-1脂多糖(LPS)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命名为2 F 9.该株单抗细胞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1 600,腹水效价为6.4×104,交叉反应结果表明2 F 9除了与测试的多株哈维氏弧菌发生免疫识别外,还与溶藻弧菌、麦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代表株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但不与拟态弧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代表株等发生交叉反应.用温和高碘酸氧化法对LPS处理后,GYC1108-1的LPS与2 F 9的反应部分减弱,免疫印迹结果表明2 F 9识别LPS的类脂A抗原.用抑制ELISA法半定量检测GYC1108-1培养上清的LPS,测得培养48 h LPS释放量不超过39μg/mL,大大低于使鱼类致死所需的LPS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在组织中的残留。[方法]利用高氯酸提取、固相萃取净化组织,2,4,6-三硝基苯磺酸、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三氟乙酸柱前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药代动力学和残留。[结果]利用衍生法所得药物在0.05~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血液和肌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9%和76.9%。鳗鲡在(26±1)℃以50 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给药物后,鳗鲡血液中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达峰时间为0.597 h,分布半衰期为3.52 h,表明硫酸阿米卡星在鳗鲡体内吸收分布迅速。峰浓度为22.229μg/ml,消除半衰期为46.945 h,推测该药物可能残留时间较长。鳗鲡在(26±1)℃下50 mg/kg单剂量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后,5 d后在肌肉组织中未检出,19 d后血液中未检出。[结论]鳗鲡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后,停药期为475~513 d。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溴氯海因粉在淡水青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用8%溴氯海因粉全池泼洒(水体中含O.04mg/L溴氯海因)给药,每天1次,连续2d,采用有机萃取及固相萃取等方法提纯净化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氯海因粉在淡水青虾体内和养殖水体中的代谢和残留。[结果]该方法所得的溴氯海因在0.10~20.00μg/ml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使用溴氯海因粉后4h淡水青虾的肌肉和血液中均未检出溴氯海因;8-48h内肌肉和血液中检出微量的溴氯海因,其中血液48h溴氯海因浓度为0.014μg/ml,肌肉为0.002μg/ml,72h后血液和肌肉中未检出溴氯海因。养殖水体中,溴氯海因降解符合一级反应,降解方程:C=0.396eμm,降解半衰期为35.76h。【结论】建议在25℃左右水温条件下,溴氯海因的休药期为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