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249篇
农学   179篇
基础科学   166篇
  131篇
综合类   1267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638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湖泊河蟹捕捞规律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又名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 ) ,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是我国传统的水产珍品之一。随着河蟹人工育苗的成功与推广 ,加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河蟹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河蟹养殖主要有池塘精养和湖泊粗养。然而湖泊养蟹过程中 ,成蟹回捕率低是当前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放养扣蟹 ,一般回捕率不会超过 2 0 % ,而影响成蟹回捕率的因素较多 ,如蟹苗种质差、成活率低等。但据作者的调查 ,起捕时间规律和起捕方法的选择是提高成蟹回捕率的关键因素。对湖泊采用“迷魂阵”捕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2.
以鲫为对象进行投饲试验,研究复合氨基酸、小肽及几种中草药对鲫在摄食方面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明显集中抢食,15d的摄食率结果为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体活力明显强于其他组,即0.1%复合氨基酸和0.5%木香组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SGR)明显高于其他组。饲料中添加0.5%木香组比对照组增重率高18.9%,比0.1%复合氨基酸组高6.3%,表现出明显的增重作用;而0.5%动物肽纽增重可能由于添加量的不足而没体现出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16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 CO2浓度(CK:360μmol/mol,C540:540μmol/mol,C720:720μmol/mol)对不同施氮水平(N0:0 kg/hm2,N150:150 kg/hm2,N300:300 kg/hm2,N450:450 kg/hm2)下棉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大气CO2浓度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CO2浓度增加后,N150处理土壤pH值与N300、N450处理间差异显著,速效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再增加。CO2浓度增加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降低;N0和N300处理下,过氧化氢酶活性随CO2浓度增加先增后降,N150和N450处理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CO2处理×氮处理交互作用对 p 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pH值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4.
绿木霉T43发酵液不同菌剂剂型的制备及野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摇瓶和发酵罐两种方法制备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 T43发酵液,制备水剂和干粉剂两种菌剂剂型,测定其有效保存温度和保存期,评价了其对樟子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的野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发酵罐发酵更有利于绿木霉T43的菌丝生长和抑菌活性成分代谢,制备的菌剂水剂抑菌效果好于干粉剂,其中水剂A2的10倍液室内抑菌效果最好,达到64.58%。4℃和25℃均可以长期保存菌剂,保存90 d后仍可发挥有效作用。在野外对樟子松枯梢病的控制试验中,水剂效果均高于干粉剂,水剂A1为78.88%,A2为81.66%;4种剂型对樟子松枯梢病的预防效果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65.
目的观察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从广东医学院2012级检验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共68人作为实验组,同时抽取同年级同专业的2个班共70人作为对照组。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两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并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总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调查结果显示,84.8%(117/138)的同学了解并认可互动式教学模式。结论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可明显地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6.
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千年笛鲷池塘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笛鲷又称儋州红、千年鲷,属暖水性底层鱼类,一般体长为40cm-60cm,全长可达800cm,重达3kg-5kg,体甚高。千年笛鲷生长速度快,活力强,育苗成活率高,是海水人工繁育鱼类中的优良品种之一。目前,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等单位开展千年笛鲷、红鳍笛鲷、紫红笛鲷人工育苗研究,以使其成为海水养殖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7.
在海南陵水进行了紫红笛鲷繁殖和池塘育苗的试验,70尾雌性亲鱼、30尾雄性亲鱼,连续产卵6d,其中第3d产卵2.4kg,受精率83.7%,孵化率81.4%。所得仔鱼用于鱼种培育,14号池塘0.34hm2,放养仔鱼280万尾,经过50d培育,育成全长5cm鱼种52.4万尾,育苗成活率达到18.7%。对土池育苗的鱼苗生长、食性转变过程、饵料系列、饵料培养和育苗管理措施等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8.
光合细菌HZPSB株分离自淡水养殖池塘底泥,经富集与纯化培养,菌落形态、培养特征和菌体形态学观察,细胞吸收光谱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鉴定为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测定了HZPSB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其最佳培养条件为29℃、3000Lux、pH7.0和1‰盐度.测定了光合细菌对池塘水质(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氮、COD)影响;添加于饲料后对鱼血清中溶菌酶活力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光合细菌的大田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池塘水的溶解氧、pH没有影响;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有机物(COD);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饲喂鲫鱼、罗非鱼,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光合细菌分别在湖州、绍兴、杭州、嘉兴、上海等进行大田应用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养殖虾蟹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减少,与不使用光合菌的池塘相比,发病率降低了25%以上,提高了虾蟹产量.  相似文献   
169.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00天~130天,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地区渔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0.
尹晓霞 《甘肃农业》2014,(14):52-52
文章从古丰灌区现状入手,分析并指出当前古丰灌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