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9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9篇 |
农学 | 217篇 |
基础科学 | 199篇 |
168篇 | |
综合类 | 1517篇 |
农作物 | 129篇 |
水产渔业 | 222篇 |
畜牧兽医 | 737篇 |
园艺 | 233篇 |
植物保护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195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221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38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DM)、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足(DF)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SMP)、PubChem数据库筛选出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及GeneCards获取与DM、DN、DF相关的靶点基因;将余甘子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共同的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插件ClueGo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信号通路(KEGG)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通过筛选得到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有7个,余甘子作用于DM、DN、DF的靶点分别为116、76、34个,余甘子可同时治疗3种疾病的共同靶点有32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交集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到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蛋白质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 相似文献
993.
滴灌棉花光合特性、生物量及产量对铵态氮、酰胺态氮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随水滴施铵态氮、酰胺态氮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制定新疆棉花产业和棉田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在棉花盛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测定等氮量水平条件下,施用不同氮素形态肥料后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变化,分析收获期产量.[结果]随水滴施铵态氮肥对增加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縻(Gs)、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增幅分别为9.11;、15.95;、40.30;和29.75;;对降低叶片蒸腾(E)有一定积极作用,降幅平均为10.47;;在纯氮总量相等、水肥总量相等、管理水平一致的条件下,最终收获产量随水滴施铵态氮肥处理增加4.5;,经F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同等条件下,随水滴施铵态氮肥比随水滴施酰胺态氮肥能促进棉花叶片中的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并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994.
气候、系统发育对长白山乔灌木比叶面积与叶元素含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95.
【目的】揭示β1-微管蛋白基因(β1-tub)和β2-微管蛋白基因(β2-tub)在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对多菌灵的抗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克隆测序法测定Js449(EC50=7.911μg·m L-1)、Js462(EC50=6.515μg·m L-1)、Js484(EC50=5.031μg·m L-1)、Js506(EC50=8.455μg·m L-1)和Js519(EC50=6.280μg·m L-1)等5个多菌灵抗性菌株的α-、β1-、β2-、γ-tub序列,并与敏感菌株HG-1(EC50=0.552μg·m L-1)进行比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β1-tub和β2-tub在多菌灵胁迫下的抗性菌株Js506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β1-tub和β2-tub的超量表达载体,分别在HG-1中表达。运用split PCR获得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和目标基因的融合片段,并对Js506进行原生质体转化,通过同源重组获得β2-tub的敲除体和互补体。对菌株Js506、HG-1及其突变体分别进行多菌灵敏感性测定、菌落生长观察和致病力测定。【结果】基因比对结果表明,5个抗性菌株的α-、β1-、γ-tub基因序列与敏感菌株的一致。对β2-tub序列比对结果表明,Js449、Js462和Js506菌株的第167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484菌株的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519菌株的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谷氨酰胺(Gln)。5μg·m L-1多菌灵能诱导Js506菌株的β1-tub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10μg·m L-1的多菌灵对Js506菌株的β2-tub表达量影响不显著。β1-tub的超量表达使HG-1突变体的EC50增加至2.839μg·m L-1,抗药性显著增强(P0.05)。β2-tub超量表达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对Js506菌株的β2-tub进行敲除试验,分别获得了2个转化体(△β2tub-Js506-1、△β2tubJs506-2),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确认2个转化体均不含有β2-tub。与野生型菌株Js506相比,敲除体△β2tub-Js506-1(EC50=0.078μg·m L-1)和△β2tub-Js506-2(EC50=0.072μg·m L-1)对多菌灵均表现为超级敏感,且菌落生长变慢,致病力显著下降(P0.05)。对△β2tub-Js506-1进行互补转化获得了2个互补体,β2tub-Js506-C1(EC50=7.521μg·m L-1)和β2tub-Js506-C2(EC50=7.243μg·m L-1),2个互补转化体均使敲除体△β2tubJs506-1基本恢复了抗性、菌落生长速率和致病力。【结论】5个赤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与β2-tub的第167、198、200位密码子突变有关,与α-、β1-和γ-tub序列的突变无关。β1-tub在多菌灵胁迫下诱导表达,且β1-tub的超量表达能增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β2-tub是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所必需的,β1-tub和β2tub均能影响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鸡马立克氏病(MDV)对养鸡业危害严重.70年代初研制出有效疫苗并广泛应用,发病率大大下降,然而,有一些养鸡(户)在接种了马立克氏病疫苗后,仍频频发生马立克氏病,造成这种免疫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为了研究蚕豆和续断菊根系对异质Cd胁迫的生态学响应,探讨间作体系影响Cd累积的根系可塑性机理,以蚕豆和Cd富集植物续断菊为试验材料,设置异质Cd胁迫根箱模拟试验,将根箱平均分为左、右两室,分别填充Cd处理(50 mg·kg-1)土壤和无Cd土壤,分别测定蚕豆和续断菊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形态指标,比较异质Cd胁迫对蚕豆和续断菊根系生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异质Cd胁迫下,蚕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表现为无Cd右室大于Cd胁迫左室,续断菊表现为Cd胁迫左室大于无Cd右室。蚕豆根系直径为0~0.5 mm、土壤深度为15~20 cm时,无Cd右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Cd胁迫左室的4.63、3.14倍和2.39倍;根系直径为0.5~1 mm和大于1 mm、土壤深度为30~35 cm时,无Cd右室根长分别是Cd胁迫左室的1.69倍和5.04倍,根表面积分别是Cd胁迫左室的1.78倍和5.05倍,根体积分别是Cd胁迫左室的1.85倍和33.00倍。续断菊根系直径为0~0.5 mm、土壤深度为0~5 cm时,Cd胁迫左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无Cd右室的1.66、1.36倍和1.57倍;根系直径为0.5~1 mm、土壤深度为35~40 cm时,Cd胁迫左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无Cd右室的2.86、2.16倍和2.81倍;根系直径大于1 mm、土壤深度为15~20 cm时,Cd胁迫左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是无Cd右室的26.94、52.26倍和139.33倍。综上结果表明Cd胁迫抑制了蚕豆根系的生长,促进了续断菊根系的生长,这可能是蚕豆和续断菊间作模式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