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69篇
  43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青稞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稞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青稞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为50%。[结论]该研究可为青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本刊讯4月27日,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陈清西教授、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蔡子坚研究员、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施清推广研究员、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原站长余德生推广研究员、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林文忠研究员等5位专  相似文献   
113.
以水稻白化转绿型叶色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亲本为材料,研究突变体转绿过程中叶片相关生理特性及其叶绿体发育超微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随着叶色转绿,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突变体叶色在完全转绿后,SOD活性电泳中出现了清晰的Fe-SOD谱带;突变体在2叶1心期,叶肉细胞内都是囊状空泡,没有叶绿体,而野生型亲本叶肉细胞内已具有大量叶绿体存在;突变体6叶1心期,叶肉内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存在,但叶绿体形态不规则或畸形;野生型亲本叶绿体可以直接由前质体正常发育而来,而突变体的叶绿体发育经历了“前质体-白色体-叶绿体”的过程,其叶绿体发育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介绍高产、高糖苷含量的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新品种明菊1号。[方法]对高糖苷含量甜叶菊新品种明菊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11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明菊1号。在安徽明光等地种植,平均产量约为3 270 kg/hm2,比守田2号(CK)增产11.5%。总甜菊糖苷含量占干叶重11%以上,RA3含量超过70%。[结论]该研究可为明菊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115.
实现马铃薯的高产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该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实现马铃薯的高产栽培以及介绍相关病虫害防治。实现马铃薯高产栽培不仅仅包括品种和区域的选择,而且还有去尾芽技术和高垄栽培等科学技术。通过采用实地考察、资料文献收集等方法,发现阻碍马铃薯高产主要因素除去土地因素,病虫害是占很大比例的客观因素,积极推广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高产,也能够为全国的马铃薯种植业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6.
藜麦脱出物空气动力学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全球十大全营养食品之一。目前,但其机械收获中因缺少专用机具,收获的毛粮杂质较多,且国内藜麦联合收获机的清选效果还不够理想,存在着清选不彻底、含杂率高等问题。藜麦脱出物主要由茎秆类、带壳藜麦、藜麦、带壳瘪谷及瘪谷等组成,各自的物料特性存在差异。为此,对藜麦脱出物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试验测定,得到藜麦脱出物长秸秆、短秸秆、带壳藜麦、藜麦、带壳瘪谷、瘪谷和颖壳的悬浮速度变化范围。同时,在清选试验台上选取一定范围的风机转速、出风口角度、抖动板抖动次数及喂入量,以藜麦含杂率、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影响清选效果的因素水平,为藜麦联合收获机风选部件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绵麦37是四川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含6VS/6AL易位染色体,高抗白粉病。为了明确6VS/6AL在其衍生品种中的传递情况,本研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和ND-FISH技术对内麦8号、绵麦37的衍生品种(系)和部分相关亲本共1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麦8号、绵麦37及其9个衍生品种(系)都含有1对6VS/6AL易位染色体,其中内麦8号、绵麦37、绵麦51、绵麦285、绵麦1416、绵麦1419和绵麦1618的6AL长臂上带有寡核苷酸探针Oligo-713的信号,而其余4个衍生品种(系)的6VS/6AL染色体无该探针信号,说明绵麦37衍生品种(系)中的6VS/6AL染色体出现了新型结构变异。根据系谱和其他亲本的ND-FISH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这种结构变异是由6VS/6AL易位染色体与小麦6A染色体在长臂上发生重组交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8.
谷优353系宁德市农科所利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本所选育的恢复系宁恢353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具有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等特点。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9.
为探讨中国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定量分析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研究的主要研究力量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探索其发展趋势,运用科技文本数据挖掘可视化网络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1—2018年与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研究相关的科技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从研究时间、关键词和中心度、主要研究作者和机构等方面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网络表达。结果表明,中国近30年来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研究科研论文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总体上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岩溶地下水、石漠化、水资源承载力等是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研究的热点领域;苏维词、梁虹、梁彬等研究者是中国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研究领域作者网络构建者与知识传递者;主要研究机构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存在较强地域性。为此提出应持续拓展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研究的外延与内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寻求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