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小菜蛾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干扰其嗅觉识别功能是实现小菜蛾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克隆并鉴定了1个小菜蛾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PxylOBP13(GenBank登录号为KT156679);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387bp,编码12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4.33KDa,等电点为7.55,N端无信号肽序列,有3个疏水性区域,具有气味结合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与6种鳞翅目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5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小菜蛾气味结合蛋白功能,阐明小菜蛾嗅觉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十字花科蔬菜昆虫群落的组成及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观察、室内饲养和鉴别等方法,利用 1995 年9 月至1997 年3 月在福州市郊区和福建农业大学的调查资料,研究十字花科蔬菜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生境分化和时间动态.共记载昆虫58 种(类),其中植食性昆虫39 种(类),占昆虫67.24% ;肉食性昆虫 19 种(类),占32.76% .发现昆虫群落的结构及 Sim pson 优势集中性指数与蔬菜种类、生境条件及生育期等有关.  相似文献   
73.
测定了印楝素、吡虫啉、赛丹、天王星和敌敌畏5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的毒力,及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吡虫啉对圆果大赤螨的毒性和捕食功能影响较小,其它3种农药影响较大;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圆果大赤螨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减弱,说明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天敌圆果大赤螨的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4.
毛竹林林下植被、竹叶化学成分与节肢动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垦复施肥、垦复、劈草、化学除草和撂荒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毛竹叶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和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林下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管理措施对竹叶化学成分的月含量及时序变化规律产生了极为复杂而显著的影响;2)4类化学成分对毛竹冠层优势害虫种群具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并因而影响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表现为类黄酮和单宁含量显著促进竹冠层节肢动物的均匀度;3)林下植被与群落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对林下和冠层节肢动物多样性的促进作用,以及藤本层植物多样性对林下节肢动物均匀度的促进作用;4)经营管理措施可通过改变林下植被和竹叶化学成分而对群落产生显著影响,在害虫的控制中应注重科学管理和适度保护林下植被.  相似文献   
75.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相似文献   
76.
为探明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对多作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响应,于2006年早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多作和单作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与组成;通过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动态;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相似性及主要特征物种.结果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基本一致,球蛛科(Theridiidae)待定种和肖蛸科(Tetragnathidae)待定种是2类稻田的主要优势种类;个体丰盛度(N)、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性指数(E)和绝对多度(澖)虽在个别季节差异显著,但是全年总体差异不显著;相似性分析进一步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差异不显著,主要特征种类为球蛛科待定种、肖蛸科待定种、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insecticeps)、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mu giberum)和狼蛛若蛛(Lycosaspp.).因此,初步认为本研究所采用的多作模式未能有效地改善稻田蜘蛛功能团结构和提高其多样性.  相似文献   
77.
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对福建省发病水葫芦植株进行调查、分离试验,结果表明,全省水葫芦分布广泛,但发病点很少;分离采回病株共得到5个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A1、A2和半知菌类Fungi ImperfictiI1、I2及1种常见的绿色木霉。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A1对水葫芦植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经鉴定为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相似文献   
78.
十字花科蔬菜昆虫群落的组成及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田观察,室内饲养和鉴别等方法,利用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在福州市郊区和福建农业大学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十字花科蔬菜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生境分化和时间动态,共记载昆虫58种,其中植食性昆虫39种,占昆虫67.24%;肉食性昆虫19种,占32.76%。发现昆虫群落的结构及Simpson优势集中指数与蔬菜种类,生境条件及生育期等有关。  相似文献   
79.
茶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GC FID、GC MS和GC MS/MS对茶叶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发现GC FID可检出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GC MS没检测出任何农药残留,GC MS/MS检测出溴氰菊酯,但含量小于GC FID的检测结果.故可推断,茶叶提取液含杂质多,影响了GC FID和GC MS的检测结果,而GC MS/MS可不受影响而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0.
本文采用极点排序(PO)法、主分量分析(PCA)法和模糊聚类分析(FGA)法,对11种不同稻型的昆虫群落进行排序比较。模糊聚类分析为作者首次用于群落的排序,结果表明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排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