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昆虫种群生命系统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群生命系统的基本概念(Clark et al.,1967)提出以来,其研究方法也取得了迅速发展(Hughes et al.,1984)。在这基础上本文拟讨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在昆虫种群生命系统研究上的应用问题。应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种群生命系统,将会促进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2.
小菜蛾绒茧蜂触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小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的触角,发现主要感受器毛状感受器和板状感受器的数量较大;雌雄蜂的触角感受器在数量和分布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以描述生物群落物种之间相互关系的 Lotka-Volterra 模型为基础,运用 Liapunov的稳定性定理和耗散结构的理论探讨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不存在平衡状态下的稳定性,只有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有序化的程度与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的相关关系,并且受到群落的生境条件、水稻的生育状态、群落中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及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温度对柑桔潜叶蛾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柑桔潜叶蛾在6个温度下的发育、存活、生殖情况,根据实验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建立了温度对柑桔潜叶蛾存活、生殖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生物物理模型不仅能很好地拟合柑桔潜叶蛾发育与温度的关系,也能很好地拟合世代存活率及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的关系;抛物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潜叶蛾卵的孵化率、幼虫的存活率、成虫的产卵量和种群增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当环境瘟度为30℃时,内禀增长能力最大(rm=0.1669).相应的周限增长速率λ=1.1816d-1.世代平均历期T=15.9100d.净增殖率R=14.2400.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高氏瘤粉虱及其天敌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了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时空二维生态位,并分析了高氏瘤粉虱及其天敌空间上的同域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即时间和空间上的“跟随”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寄生性天敌对高氏瘤粉虱的控制作用强;捕食性天敌对高氏瘤粉虱控制作用不大;害生性天敌桨角蚜小蜂与高氏瘤粉虱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它天敌,为优势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6.
不同管理措施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1 a的定位系统调查,比较和分析了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等5种典型管理措施下的群落多样性、害虫与天敌功能群以及叶部主要害虫种群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以撂荒为对照,其他各管理措施影响群落林下层类群的重要阶段均为11月到次年2月,表现为降低了其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影响竹冠层类群的重要阶段为10-12月份,表现为增加了其物种多样性和减少了其植食性害虫和寄生性天敌的个体数。长期撂荒和垦复林中毛竹害螨在10-12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林中蠕须盾蚧在4-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长期垦复、垦复施肥和劈草林中刚竹毒蛾在8月份的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海拔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海拔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表明:海拔400、540、660、820和950m林下层分别有节肢动物93、76、76、61和48种,竹冠层分别有139、125、105、96和74种 各海拔林下层优势种和丰盛种多为天敌和中性昆虫,竹冠层则均为刺吸性害虫(螨) 随着海拔升高,二层次的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均逐渐降低 随着海拔差异增大,群落物种组成差异增大,但竹冠层差异较林下层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