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水分和盐分都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 .干旱、土壤过湿、低质量分数的 Na Cl胁迫都可能增加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2.
木霉Y对毒死蜱和甲胺磷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连续施用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了1株可降解毒死蜱和甲胺磷的真菌,经鉴定为木霉属,命名为木霉Y.木霉Y对毒死蜱和甲胺磷的降解效能测定结果表明:木霉Y对50mg·L-1的毒死蜱作用1d后,降解率比对照提高了19.75%,7d后达到88.53%;对500mg·L-1的毒死蜱作用1d后无降解作用,3和7d后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3.75%和47.67%;对5000mg·L-1的毒死蜱作用1d后无降解作用,3和7d后降解率分别达到19.62%和21.87%;对50mg·L-1的甲胺磷作用1d后,降解率提高了41.33%,3d后即达到100%;对500mg·L-1的甲胺磷作用1d后无降解作用,3和7d后降解率分别达到38.58%和80.38%;对5000mg·L-1的甲胺磷无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褐稻虱田间种群动态,水稻的受害情况和褐稻虱一种主要天敌——草间小黑蛛的捕食作用,并建立这三个亚系统的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三个亚模型耦联起来进行逐日模拟,测定出随褐稻虱种群数量、虫龄结构、水稻生育期、产量水平及草间小黑蛛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经济(?)值,为褐稻虱经济(?)值的研究探讨一种比较系统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4.
为明确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分别比较带毒褐飞虱与未带毒褐飞虱的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寿命、性比、翅型及产卵量,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分析RRSV侵染后褐飞虱体内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与其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gR)以及海藻糖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情况。结果显示,带毒褐飞虱的若虫历期显著高于未带毒褐飞虱的若虫历期,分别为17.56 d和15.90 d;带毒褐飞虱的成虫寿命、雌虫比例和短翅比例均高于未带毒褐飞虱的,但两者间均无显著差异;带毒褐飞虱较未带毒褐飞虱单雌日产卵量显著提升,分别为11.26粒和6.45粒;带毒褐飞虱的VgVgR和海藻糖转运蛋白基因(trehalose transporter,TRET)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带毒褐飞虱的。表明RRSV侵染会显著延长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同时可能通过上调VgVgR以及TRET的表达量以促进褐飞虱生殖。  相似文献   
115.
测定柑桔潜叶蛾在6个温度下的发育、存活、生殖情况,根据实验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建立了温度对柑桔潜叶蛾存活、生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生物物理模型不仅能很好地推迟合柑桔潜叶蛾发育与温度的关系,也能很好地抉事世代存活率及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的关系;抛物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潜叶蛾卵孵化率、幼虫的存活率、成虫的产卵量和种群增长指数与的关系,当环境温度为30℃时,内禀增长能力最大(rm=0.1669)相应的周限增  相似文献   
116.
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Fisher等人(1943)提出群落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以来,群落多样性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然而,生态学家们经常为一些含糊不清的词语、概念及方法问题而感到困惑。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综述了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旨在概述该项研究的基本方法,即物种丰富度的比较、种一多度的分析及多样性指数的测定,阐明各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不足之处。文中指出,当前群落多样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多数研究者只注意到一个群落的某些部分或单个营养层次的物种,忽略分布在不同营养层次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2)把物种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态元来测定群落多样性是不够的,因为物种在生活史中的不同阶段及其生活方式经常具有各自的生态位并在群落中起不同的作用;(3)把“种间相遇机率”作为群落多样性指数是不科学的,因为物种在群落中相遇并不意味着种间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7.
选择在闽北地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玉米和大豆与水稻条带间作,利用吸虫器进行取样调查,探讨多样化种植对稻飞虱及其卵期寄生蜂缨小蜂种群动态和雌性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带间作大豆或玉米既不能显著减少稻飞虱的个体数量,也不能显著增加缨小蜂的种群数量;间作系统中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及缨小蜂的雌性比例与水稻单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多样化种植模式不能有效抑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18.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小菜蛾触角 ,发现雄蛾有 9种感觉器 ,雌蛾有 8种感觉器 .触角切除试验表明 ,触角是小菜蛾重要的感觉器官 ,在搜寻寄主植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为明确多样化种植对稻田天敌功能团在不同作物生境间的移动(或称"跨境移动")的调控作用,于2008—2009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利用双向陷阱法、双向透明粘板法和双向马氏网法监测水稻单作系统(RR?)、增种玉米的水稻多作系统(RC)和增种大豆的水稻多作系统(RS)中天敌的跨境移动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RR?、RC和RS中,跨境移动的蜘蛛物种丰富度分别为9.00、6.25和8.00种,跨境移动的寄生者物种丰富度分别为57.25、42.75和48.00种。2008年和2009年,与RR?相比,RC和RS中跨境移动的天敌功能团物种丰富度均没有显著增加。2008年,RR?、RC和RS中,移入稻田的捕食性昆虫个体数量分别为6.75、9.33和2.67只,移入稻田的蜘蛛个体数量分别为43.58、13.54和18.54只。与RR?相比,除2009年的捕食性昆虫外,2008年和2009年,RC或RS中移入和移出稻田的天敌功能团个体数量无显著增加,表明玉米和大豆很可能不能为稻田天敌提供营养物质或适宜生境促进其个体数量的发展,而收获活动可能促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蜂从玉米田移动到水稻田,但这是否有利于控制害虫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0.
在温度为(27±1)℃,相对湿度为(75±5)%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小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aeKurdjumov)对不同密度下的小菜蛾幼虫(3龄为主)的功能反应及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用Holing圆盘方程和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拟合,并建立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9295N/(1+0.0918N),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a=0.1435P-0.4987.结果表明:小菜蛾绒茧蜂对小菜蛾幼虫密度的寄生效应属HolingⅡ型,小菜蛾绒茧蜂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其寄生效果呈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小菜蛾绒茧蜂与小菜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