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35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陆面实际蒸散测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研究甘肃黄土高原比较接近实际蒸散的估算方法,运用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0年土壤湿度测量资料及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蒸发、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分析了实际蒸散变化特点及与蒸发量、彭曼方法蒸散量计算值及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981~2010年100 cm土层实际蒸散量存在着13年的周期变化。30 cm、50 cm土层实际蒸散量分别占100 cm土层实际蒸散量96%和98%。3~6月、10~11月,蒸散量大于降水量,为土壤的失墒期;7~9月,降水量大于蒸散量,为土壤收墒期。降水量拟合实际蒸散量效果较好,其次为蒸发量及彭曼蒸散量。浅层贮水量与实际蒸散量相关性比深层显著,蒸散对上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2.
旨在建立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种子脂肪酸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长春花种子油,然后将油样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中的组分。从分离出的9个峰中确认了5种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9.91%。主要脂肪酸油酸(C19H36O2)、亚油酸(C19H34O2)、棕榈酸(C17H34O2)和花生酸(C21H42O2)的相对含量分别是73.92%,16.93%,5.58%和3.40%。表1参12。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水景园林的发展与水体生态修复的需要,水生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至少是生长在由于水分充足而周期性缺氧的基质上的任何植物,尤其是生长在湿地或其它水环境中的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把水生植物分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其种植季节、种植基质、种植密度、种植深度、种植方法与栽后管理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4.
黄腐酸对乙草胺生物活性及持效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玉米根长法或芽长法研究了黄腐酸对乙草胺的生物活性、持效期和除草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乙草胺浓度和玉米根芽生长呈明显负线性关系,乙草胺浓度与根芽的线性方程为Y1=0.098x1+9.449和Y2=0.079x2+22.255,相关系数R1=-0.9916、R2=-0.9809;黄腐酸能够提高乙草胺的生物活性和除草效果,并延长乙草胺的持效期,添加0.25%~4.00%黄腐酸,乙草胺抑制玉米芽长和根长的活性分别提高7.12%~14.27%和6.32%~11.65%,其持效期延长0.46~12.17天:施药后28天,添加0.5%~2.0%的黄腐酸使乙草胺防除稗草的鲜重抑制率提高11.93%~16.88%.  相似文献   
6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肌肉中庆大霉素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一种简捷、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肌肉组织中庆大霉素的残留.样品经50%三氯乙酸沉淀蛋白,上清液过MCX固相萃取小柱,洗脱液氮气吹干,经FMOC-Cl柱前衍生化,正己烷脱脂,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60nm,发射波长315nm.该法对牛肌肉组织中庆大霉素的检测限(LOD)为25μg·g-1,定量限(LOQ)为50μg·g-1,在50、100、500μg·g-1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0.4%~82.8%,批内变异系数为3.4%~6.8%.批间变异系数为5.5%~8.1%.本方法可对牛肉样品中庆大霉素残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开发有效的新型黏菌素增效剂及临床防治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通过棋盘法联合药敏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评价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肺部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模型来评价两者联用的体内抗菌效果。【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异丙氧苯胍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无抗菌作用(MIC>256μg/mL),黏菌素对受试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8μ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用时能增强黏菌素的抗菌活性(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在0.094~0.313),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抗菌作用。体外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进一步表明,联合用药组可显著降低细菌数量,当亚抑菌浓度(0.5μg/mL)的黏菌素与异丙氧苯胍联用时即可达到杀菌效果。在小鼠肺部感染模型中,与黏菌素或异丙氧苯胍单药组相比,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合组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小鼠肺部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载菌量(P<0.05或P<0.01)。HE染色观察...  相似文献   
67.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种大的DNA病毒,编码蛋白众多,其中一些具有酶功能,涉及病毒复制、蛋白调控和核苷酸代谢等。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有的PRV感染性克隆pBAC-PRV基础上,利用体外转座的方法将Tn5转座子随机插入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中,获得病毒复制相关功能基因UL9的突变体。将UL9基因突变体转染Vero细胞,获得重组病毒vPRV-Tn5-UL9。通过病毒空斑实验和多步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对vPRV-Tn5-UL9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突变病毒可在体外传代,但病毒的增殖速度显著降低,这表明UL9基因为PRV复制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复制增殖存在重要影响。此外,动物试验显示,vPRV-Tn5-UL9失去对小鼠的致死能力。本研究成功利用体外转座技术获得了PRV的UL9突变病毒,为构建重组病毒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研究PRV复制机制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黑石礁近岸底质泥沙粒度、底质的pH、ORP、盐度和中小型生物数量与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在低潮时对不同海岸位置进行平行采样,采样地点分为:砾石、基岩、细沙和泥沙四种不同的底质类型。结果表明,粒度方面在63-120μm粒径范围内泥沙底底质31.95%较高,砂砾和基岩均在>1700μm的粒径范围内较高。在不同站位不同的底质情况各种生物群落在大小、结构、数量上都存在差异性变化。后生动物的分布在砂砾处最多其优势种为线虫,其次是基岩区域其优势种也为线虫,只有在泥质底中数量较少;底栖硅藻泥底中数量最多,其优势种为直链藻属。细沙底的硅藻数量最少但种类数较多;  相似文献   
69.
随着青稞加工产业的发展,筛选西藏优质种质资源将有助于培育适宜加工的青稞品种。选取9个西藏农家青稞品种,以藏青25为对照,通过测定31项化学特性指标,建立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经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65%,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49.81%,主要包含蛋白质及苏氨酸(THR)、脯氨酸(PRO)、丙氨酸(ALA)、缬氨酸(VAC)、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组氨酸(HIS)、赖氨酸(LYS)、清蛋白、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3.85%,其中粗脂肪、直链淀粉、膳食纤维、γ-VE、磷含量具有较大的载荷值。根据建立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优良度得分排序为:藏青25>青21>隆子黑>拉萨长黑>联嘎木>拉萨短白>彭乃嘎布>江热俄久>直孔嘎夏>联木白稞。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基于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以茶树龙井43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方法从该茶树的cDNA中克隆得到1个CsMADS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茶树CsMADS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是典型的植物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序列多重比对显示,该序列与多个相关物种的MADS-box序列一致性为65.65%,含有高度保守的MADS结构域和半保守的K结构域。氨基酸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亚细胞定位预测、无序化分析,以及二级和三级结构分析显示,CsMADS1转录因子是亲水性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中,无序化程度明显,以α-螺旋结构为主,并与人MEF2蛋白具有相似的三级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茶树龙井43中CsMADS1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茶树中CsMADS1基因对高温、低温、干旱和高盐等不同非生物胁迫有响应,且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