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150篇
  92篇
综合类   1129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477篇
园艺   301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正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树叶上产生虫瘿的总称。五倍子单宁是加工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石油、航空、国防等领域。五倍子是湖北省特色产业之一,其中"竹山肚倍"是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为了保证五倍子的稳产丰产,促进五倍子产业健康发展,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五倍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92.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及高校图书馆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相似文献   
994.
不同野生种源鼠尾藻生长及固碳速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高固碳效率的野生鼠尾藻,指导鼠尾藻人工苗种的繁育及养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加渔业碳汇,笔者将来自台州椒江、福建平潭、温州洞头、舟山嵊泗的野生鼠尾藻种苗在洞头近海进行养殖,测定它们的长度及质量,对其生长速率、固碳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州洞头野生种源鼠尾藻在收获前,单株长度及质量均最大,与其他种源鼠尾藻相比,长度呈极显著差异(P<0.01),生物量呈显著差异(P<0.05);不同种源鼠尾藻S值差异显著(P<0.05),福建平潭野生种源鼠尾藻S值最大;通过标准化转换,温州洞头野生种源鼠尾藻的固碳速率最高达0.86 t C/(hm2·a),可与林业树木固碳相媲美。建议今后在温州洞头开展鼠尾藻养殖,应大力推广本地野生鼠尾藻种质,但应着力开发人工育苗技术,保护野生鼠尾藻资源。  相似文献   
995.
不同钾肥对风沙土钾素动态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帅  张迪迪  刘烁然  朱希茹  应飞宇  高强 《玉米科学》2020,28(1):160-164,17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常规氯化钾、常规硫酸钾、晶体氯化钾和硫酸钾镁4种不同钾肥对风沙土钾素动态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钾肥的施入均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缓效钾及沸硝酸钾的含量。除土壤缓效钾含量在施肥后15 d达到峰值外,其他形态钾含量在施肥后12 d达到峰值。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双峰"波动趋势,土壤缓效钾和沸硝酸钾含量波动较小。4种钾肥处理显著影响玉米6叶期植株的生长,对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和含量无显著影响。植株吸钾量和钾肥回收利用率以硫酸钾处理最高。4种钾肥均能保证玉米生育期内的钾素需求,综合植株钾素吸收与利用状况考虑,常规硫酸钾的效果略优于其他3种钾肥。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提高杨梅果园的施肥效率,对洞头县大门岛杨梅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根据杨梅田土壤基本农化性状和杨梅营养特性,利用目标产量法提出施肥建议。每667 m2施用尿素3667 kg、钙镁磷肥2975 kg、硫酸钾2792 kg,分3个时期施用,同时适时适量根外喷施微肥。  相似文献   
997.
茶尺蠖是茶叶上的重要食叶性害虫,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为了解茶尺蠖的发生规律,2011—2013连续3年应用佳多牌虫情测报灯对婺源县茶尺蠖类害虫的发生种类、数量、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茶尺蠖发生在婺源1年内可以发生4~5代、发生期长且世代重叠,主发生期在每年的6~9月。  相似文献   
998.
2005年为配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在太平畈乡高山铺、王家店2个村的核心示范区应用了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害虫,同时用生物制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水稻生长期实现了无(化学)农药污染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9.
指出香菇病毒病有3方面的危害:多发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隐蔽性强,难以防控。阐明其主要症状及类型,重点介绍菌株和出菇阶段的3种症状:一是不转色或转色浅伴随退菌;转色正常伴随退菌;转色正常,出菇异常。提出菌种带毒、菌种菌丝活力和环境3种发病原因与5种防控方法:建立健全无病毒良种繁殖体系,推广应用种源同步出菇技术,规范菌种生产,开展菌种复壮和菌种脱毒复壮。  相似文献   
1000.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理过程。通过研究高温胁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气体交换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揭示高温对樟树的危害机制。结果表明:35和45℃高温胁迫后,樟树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到P点的荧光强度均随胁迫增强而明显降低,同时诱导动力学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内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和单位吸收面积上天线色素能量吸收的驱动力均明显降低,其中在45℃时降至最低,与对照(25℃)相比分别降低了21.7%(P < 0.01),17.6%(P < 0.01),38.8%(P < 0.01),60.2%(P < 0.01)和26.9%(P < 0.01)。35和45℃高温胁迫后,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的能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3.5%(P < 0.05)和78.4%(P < 0.01);此外,樟树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亦均明显降低,其中最大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16.0%(P < 0.05)和44.6%(P < 0.01)。由此可见,高温胁迫可通过降低樟树的光能吸收、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并促进吸收光能进行热耗散,降低光系统Ⅱ效率,进而减少同化力以降低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