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5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32.
通过在大小相同池塘中放养相同品种、数量鱼苗和饲养不同数量高邮麻鸭,测定鸭鱼混养模式下水体理化指标,观测鸭、鱼生长情况,研究鸭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鸭鱼混养模式下池塘鸭适宜放养密度为1 000只·hm~(-2),鸭鱼混养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日粮中菊苣鲜草与配合饲料的比例对鹅生长发育以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养21日龄鹅6周后,对照组(菊苣∶饲料=0∶1)鹅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试验组1(菊苣∶饲料=4∶1)与试验组2(菊苣∶饲料=8∶1)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胸宽、龙骨长和胫围显著大于试验组2(P<0.05),各组之间其他体尺指标差异不显著;各组之间鹅的肌胃指数、总肠长、小肠长和盲肠长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他内脏指标差异不显著;试验组2的养殖经济效益最高。建议鹅日粮中菊苣与饲料的比例为(4~8)∶1。  相似文献   
34.
该文提出了"双链型"林─牧草─畜禽─沼气─渔循环农业模式的合理建设方案,集成了林间种植牧草、牧草养畜禽、畜禽粪及残饲生产沼气、沼液养鱼等高效配套技术,分析了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35.
针对当前观赏花木生产的现状,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构建观赏花木生产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6.
生物炭可作为畜禽粪污好氧堆肥中去除重金属的功能材料,但堆体内部复杂的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炭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其对重金属吸附的稳定性。将普通秸秆生物炭(BC)和磁性秸秆生物炭(FBC)置于牛粪中进行30 d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两种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及对Cd2+吸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处理使BC和FBC的比表面积分别增加20.56%和76.64%,总孔容分别下降2.36%和3.70%,平均孔径分别下降19.17%和46.54%,表面官能团发生变化,FBC的饱和磁化强度下降43.67%。堆肥后,饱和吸附Cd2+的两种生物炭BC和FBC的TCLP提取态Cd(TCLP-Cd)占比和TCLP提取液pH(TCLP-pH)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CLP-Cd占比分别从28.31%和22.85%显著下降至26.76%和13.85%(P<0.05),TCLP-pH分别从3.66和3.29显著下降至3.51和3.14。综上,堆肥老化改变了两种生物炭的理化性质,降低了其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提高了其吸附Cd2+的稳定性,且FBC中Cd<...  相似文献   
37.
阐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Fruct.et Semin.)、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ex DC)和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等水生蔬菜+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 Girard)共(轮)作的田间工程、时空耦合农事年历、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为发展生态种养循环农业,转变传统单一种植、养殖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机理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并借鉴生物炭在水体及土壤环境中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提升途径,初步探讨了在修复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中提升生物炭吸附性能的策略。就生物炭的制备过程而言,宜选择秸秆类、木质类作为制备源,这样可以降低二次污染风险;较高的制备温度有利于实现污染钝化效果的稳定性,较低的热解速率则可构造生物炭良好的孔隙结构,有助于污染修复效果的提升。就生物炭的改性策略而言,官能团修饰方法不仅可以增加修复效果的稳定性,还可实现对特定重金属污染的专性修复;磁性加载方法可实现土壤与重金属分离,有助于污染彻底修复,但亦须考虑过高过低载Fe量存在增加植物富集重金属的风险;酸改性技术存在活化土壤重金属的风险,但可选择磷酸类等具备多角度改性功能的酸类,以保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9.
为保证草菇渣堆肥为主的水稻育秧基质配方筛选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采用变异系数法赋予秧苗指标权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田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客观有效地筛选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壮苗指数可单独作为简单功能组分筛选中机插秧苗长势的有效评价指标,而茎基宽因机插秧秧龄要求较短,其评价能力相对较弱;草菇渣堆肥、速效肥及锌肥的添加对秧苗生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最佳配方仅包括60%(w/w)草菇渣堆肥和1‰(w/w)锌肥;速效肥的添加在育秧前期显著增加基质盐度(P0.05),后期由于水分淋洗,而无法有效供养;锌肥则兼具调酸和促根生长功能,而使得生根粉作用并不显著(P0.05);草菇渣堆肥保水能力和育秧水分的严格管理可能是导致保水剂并非配方组分的主要原因;此外,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的计算结果(NSE=0.943),证明基质筛选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0.
比较有机孵化基质对宽体金线蛭卵茧孵化效果和不同开口饵料对苗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孵化基质分别为土壤、牛粪有机肥、蘑菇菌渣,开口饵料分别为螺蛳、漂螺。试验结果显示,蘑菇菌渣+土壤组卵茧孵化率高达98.89%,显著高于土壤组和蘑菇菌渣组(P<0.05);幼蛭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土壤组、蘑菇菌渣组、有机肥组及有机肥+土壤组(P<0.05);混合组幼蛭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土壤组(P<0.05)。5种不同孵化基质孵化率依次为蘑菇菌渣+土壤>土壤>有机肥+土壤>有机肥>蘑菇菌渣。不同开口饵料的试验比较发现,漂螺组幼蛭成活率为72.50%,显著高于螺蛳组和螺蛳+漂螺组(P<0.05),漂螺组和螺蛳+漂螺组幼蛭体质量显著高于螺蛳组(P<0.05)。生长效果依次为漂螺组>螺蛳+漂螺组>螺蛳组。试验结果表明,蘑菇菌渣可以作为宽体金线蛭卵茧孵化基质;无厣结构的漂螺更适宜作宽体金线蛭幼蛭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