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5篇
  21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 体成份和增重成份是反映生长家畜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根据体成分和增重成份可得知产品的基本组成和动物体内营养素的存留情况,后者为生长净需要量。我们在研究湖羊饲养标准的过程中,用比较屠宰试验方法探讨了湖羊羔羊体成分变化情况,为制定饲养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搞好成果鉴定工作寇建平(农业部科技司北京100026)自从1987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以来,我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在国家科委的统一领导、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科学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73.
以丰田新秀青椒为试材,模拟贮运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研究其对青椒品质的影响以及1-MCP处理在此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运环境温度的变化容易导致青椒果实呼吸作用增强,失重率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营养成分消耗过快,硬度下降,造成衰败和腐烂;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青椒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代谢增强,从而较好地保持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营养成分,减少质量损失和腐败的发生,延缓果实的成熟和转红。10℃恒温结合1-MCP处理贮藏35 d的青椒商品率可达90%以上;模拟青椒贮运条件,采用1μL/L浓度的1-MCP熏蒸24 h,在10℃贮藏6d后,取出,盖上保温被在室温25℃条件下放置24h,再重新放入10℃冷库中贮藏28d时,青椒果实的商品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4.
以春秋姜黄根茎腋芽为外植体,采用添加6-BA、NAA、TDZ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MS基本培养基,进行不定芽诱导、丛生芽继代增殖和生根、壮苗培养等研究,探索其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MS+6-BA 2.0mg/L+NAA 0.5mg/L的培养基腋芽诱导率高达86.7%,且生长速度快;MS+6-BA 2.0mg/L+TDZ 0.1mg/L最有利于芽增殖,继代3次后,增殖系数达14.1;MS+6-BA 1.0mg/L+NAA 0.5mg/L培养基的壮苗生根效果最好。试管苗长至6cm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切花菊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过量和施肥方式不当的问题,通过比较4种施肥处理对切花菊形态指标、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筛选最适切花菊生产的施肥体系,为切花菊减肥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切花菊‘白扇’为试材,设置分别在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设备和施肥罐机器下,追施水溶肥7次(S1、S2)和追施4次(T1、T2) 4个处理,每次追肥量相同(75 kg/hm2)。在定植后35、62和85天,调查切花菊农艺指标、花部性状、植株氮磷钾含量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结果】与施肥罐机器施肥(S2、T2处理)相比,定植62天时,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机设备施肥(S1、T1处理)提高了切花菊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T1处理的效果又好于S1处理;定植85天时,T1处理切花菊株高高于S2和T2处理,花径和出花率与S1和S2处理无显著差异。定植35天时,T1处理的植株钾含量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62天时,T1处理植株茎叶中磷、钾含量高于其他3个处理;定植85天时,T1处理植株根中的磷、钾含量均最高。T1处理也增加了定植62和85天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论】采...  相似文献   
76.
为分析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细小病毒(PPV)体外共感染对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PCV2和PPV共感染机制及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运用病毒滴度和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和PPV感染PBMC后PCV2、PPV的病毒滴度含量及Bcl-2、FasL、p53、Caspase-8、PBR、TNF-α等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表明:PCV2、PPV能够感染PBMC细胞,PCV2/PPV共感染中PCV2、PPV的含量分别在24h显著最高(P<0.001);PCV2、PPV单独感染和PCV2与PPV共感染PBMC后引起Bcl-2、FasL、p53、Caspase-8、PBR、TNF-αmRNA转录水平上升;在3h时PCV2/PPV共感染组PBR、P53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12h时PCV2/PPV共感染组FasL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24h时Bcl-2、Caspase-8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CV2、PPV单感染组(P<0.05),PCV2/PPV共感染组TNF-α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PPV组(P<0.05),与PCV2组差异不显著。结论:PCV2与PPV共感染引起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上调,加速淋巴细胞凋亡,本试验为PCV2和PPV共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以紧凑耐密型玉米品种嫩单18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设置4个施氮量:0(N0)、120 kg/hm~2(N1)、240 kg/hm~2(N2)和360 kg/hm~2(N3)。探究栽培密度与氮肥施用水平对耐密型玉米品种嫩单18单株及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氮素转运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氮肥施用水平对千粒重、穗粒数、产量、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同一施肥水平下嫩单18的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降低,花后氮素同化量对子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子粒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低密度种植情况相反,表明高密度条件下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对提高玉米产量的贡献较大。因此,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氮肥用量能够更好地协调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提高群体的光能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综合玉米子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嫩单18的适宜栽培模式为密度75 000株/hm~2、施氮量240 kg/hm~2。  相似文献   
78.
混交林相对于单纯林而言,其大力提高森林总体防护效益。在森林快速发展中,特别是天然林的发展中必然会有部分生态效益差的"低效林",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森林效益,必然会有大量的混交林出现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79.
木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除了实木高效利用之外,还有劣材优用、小材大用,前者如定向/华夫刨花板,后者如小径材制材、制造胶合板和LVL、生产胶合木等,都是国际上为人们所重视的相关技术。对于剩余物的利用,也同样以提高原料利用效率和生产高效率为前提来提高剩余物利用的比例量。我国木材加工技术多数源于国外,对于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问题需格外引起注意并应进行深入研究,尤其要研究的是“如何引进国外技术”的先进方法,以本国的研究和开发结果为基础,在对其中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  相似文献   
80.
国际人造板工业研究和开发的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际上与人造板工业发展直接有关的木材资源利用的战略研究,人造板及木质材料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人造板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木材废料作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等4方面的新成就作一简要回顾,并对短期的未来作一展望。在比较国内外的社会背景,技术和经济条件,以及工业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到本世纪末相应的研究和开发的方向和任务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