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26篇
  4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烘烤过程中变黄条件对烤烟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烘烤过程中变黄条件对烤烟淀粉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对供试烟叶进行烘烤,设置不同的变黄温度、变黄时间和凋萎时间,研究烘烤过程中变黄条件对烤烟淀粉代谢的影响。【结果】随着烘烤的进行,淀粉酶活性迅速升高,变黄时间延长比正常烘烤处理淀粉酶活性达到高峰的时间推迟了12 h,且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低于正常烘烤处理;较高的变黄温度能促使烟叶中的淀粉在烘烤前期快速降解,但后期淀粉降解停滞的时间较早,最终淀粉含量较高;在42℃延长凋萎时间,烤后烟叶淀粉残留量低。淀粉同工酶电泳胶板上明显可见有3条酶带,分别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R-淀粉酶,其中β-淀粉酶活性最高。电泳图谱显示,各同工酶活性0 h时没有差异,24 h时高温处理的活性稍高于低温,36 h时高温变黄比低温变黄酶活性稍低。【结论】烘烤过程中在35~38℃变黄,并在烟叶变黄后延长12 h和在42℃条件下凋萎12 h,有利于淀粉降解和烟叶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72.
研究了不同收晾方法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中上部叶的晾制质量受收晾方法影响很大。中部叶以摘叶不划筋处理较好,烟叶的外观质量、吸食品质较为协调,且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半整株采收的烟叶次之,叶片完熟,身份稍薄。摘叶划筋的烟叶质量最差,叶片尚熟或完熟,有青干或急干现象;上部叶则以半整株采收的烟叶质量较好,颜色红棕,结构稍疏松,香气量尚足,劲头适中。摘叶不划筋的次之,摘叶划筋最差。  相似文献   
173.
外加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酶在烟叶调制、陈化和贮存期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如何利用外加酶改善烟叶内在品质已经成为烟草行业的热点话题。利用酶制剂可以降解烟叶中过量的淀粉、蛋白质、细胞壁物质和果胶质,增加香气和改善质量品质。另外,酶制剂在烟草添加剂、烟草香料、烟草薄片中的应用,酶制剂和微生物配合使用的研究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74.
影响烤烟烟叶糖和淀粉含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碳水化合物对烟叶的内外在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糖类和淀粉。影响烤烟糖和淀粉含量的因素从遗传因素、生态因素、栽培因素、调制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一般认为①品种;②光照、温度、水分、土壤;③施肥水平;④打顶时期;⑤成熟度;⑥烘烤;⑦发酵;⑧生物技术等因素都是影响烤烟糖和淀粉含量的因素。当前在这些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施肥水平、烘烤技术这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还有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来影响烟叶中的糖和淀粉含量已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对生态因素(海拔、光照时间、光质、温度和湿度等)与糖和淀粉含量关系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得到影响烤烟糖和淀粉含量的各方面问题,以期提高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5.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白肋烟烟叶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试验前处理首先采用超声波萃取,而后用邻苯二甲醛/3-巯基丙酸作为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衍生化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5.3%~100.7%,RSD为2.32%~9.24%(n=6).利用该方法对湖北恩施中二级的白肋烟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有17种氨基酸被测出,其中天氡氨酸的含量最高,约占总量的65%,胱氨酸含量最低,约占总量的0.2%.  相似文献   
176.
为了量化显示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不同品种烟叶质地和颜色的变化,以中烟100和秦烟96为材料,研究了烘烤中烟叶质地(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和黏聚性)和颜色(L*、a*、b*、C和H)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100和秦烟96烟叶水分、色素、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质地以及颜色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相对于中烟100,秦烟96烟叶烘烤中38~54℃时含水率较高,中烟100烟叶失水速度较快。秦烟96烟叶变黄期呈现较高的POD活性和较低的LOX活性,烟叶质地各参数值较大;定色期的变化则相反,烟叶质地趋于疏松,颜色各参数值趋于适宜范围,烤后烟叶颜色橘黄,色度较浓。因此,烘烤过程中烟100烟叶应适当提高湿球温度,适当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时间;秦烟96烟叶应注意以中湿变黄、中湿定色,注意关键温度点、稳温排湿。该研究为烘烤中烟叶质地和颜色变化的定量化实时监测和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7.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糖参与机体各种生理代谢,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肿瘤、延缓衰老、降血糖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其独特的活性和来源的天然性在保障人体健康应用中具有强大潜力。笔者介绍了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生物活性,开发与利用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8.
烟草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烟草不仅作为卷烟的原料,更向着多用途和综合应用发展,具有抗癌、免疫等多功效的烟草硒蛋白保健品已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笔者论述了烟草硒蛋白的基本特性、提取方法及应用价值,并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9.
抗坏血酸在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晾制前期,当烟叶从第84h开始大量失水时,烟叶颜色逐渐变褐,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达到最高,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水分与抗坏血酸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r=-0.747*),抗坏血酸与色素呈显著正相关(r叶绿素=0.808*, r类胡萝卜素=0.914**),说明在晾制前期水分减少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相对增加,导致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并且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与烟叶颜色变化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80.
用扫描电镜对原烟梗、膨胀烟梗、醇烟梗、水烟梗等进行形貌特征检测和微区成分分析的结果发现,4种处理烟梗的表皮组织、厚角组织和导管的形态特征相差较大,其元素组成基本相似,都含有C、N、O、Na、Mg、S、Cl、K和Ca等,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C和O是大量元素,占元素总量的80%以上,N和Ca的含量次之,为1%-6%。醇烟梗和水烟梗各组织中的Cl和K,由于溶剂的极性较大,损失较大,有时甚至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