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测定了非致病性镰刀菌FO47和FO47B10对小麦、玉米等8种作物的安全性和定殖能力,以及其对黄瓜和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黄瓜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FO47和FO47B10对作物是安全的,并能定殖在作物体内;提前在土壤中接种FO47和FO47B10能提高黄瓜和西瓜植株的抗逆性,促进其生长发育,促生效应与其分泌的赤霉素量呈正相关关系;FO47和FO47B10对黄瓜霜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2.
紫外线诱导提高重寄生放线菌PR和F46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外线照射诱导两种重寄生放线菌PR和F 46,并对诱导产生的诱变菌株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诱变菌株菌落的基内菌丝的颜色与出发菌落的明显不同。在适合度上,诱变菌株的菌丝生长量有所下降,而在产孢能力、重寄生能力方面则高于出发菌株。诱变菌株对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显示,诱变菌株与一些常用化学杀菌剂是可以混合使用的。  相似文献   
23.
诱捕分离土壤中的生防放线菌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和黄枝孢(Fulviafulva)2种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利用皿内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22株放线菌,经对7种靶标真菌进行皿内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8株放线菌对部分病原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占到分离菌株总数的47.1%,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有7株。有45%的菌株可以抑制苹果炭疽菌、茄子黄萎菌和大豆腐霉菌。菌株SC1,SC11和A1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5%菌株的发酵液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C1,SF1和A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超过80%。  相似文献   
24.
基于时间与空间动态概念探究生防菌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防病促生效果,生防菌SC11与Fo47、153粉剂复配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C11不同剂型处理对茄子黄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效,其中以种衣剂处理防效最优(69.98%),接近药剂对照多菌灵。同时,SC11不同制剂能显著增加茄子叶面积、株高或鲜质量,与对照相比,SC11种衣剂处理的叶面积、株高分别提高129.64%、100.84%,粉剂处理的株高、鲜质量增幅分别为69.64%、116.29%。SC11施用后30d施用153(C2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9.47%,远高于其他处理。SC11和Fo47同时施用时,防效最低,低于单独施用的防效。初步确定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的促生作用及其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基于动态时空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生防菌复配组合,间隔施用能有效提高复配防效。  相似文献   
25.
以抑菌活性生物测定结果为指导,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从采自广西土壤的1株放线菌菌株GXWl发酵液中分离到1种未见文献报道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经质谱鉴定并与NCBInr蛋白数据库比对,认为其应为磷酸盐结合蛋白前体 (phosphate-binding protein precursor,pre-PBP),分子质量为39.18 ku。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GXWl归入链霉菌属,并鉴定为锈赤蜡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ubiginosohelvolus。  相似文献   
26.
【目的】提高植物内生放线菌SF4和SG2的抗菌活性,获得具有更好生防效果的工程放线菌,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SF4、SG2和SC1进行融合,研究融合菌株的皿内抑菌活性及持续抑菌作用,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多胺效果。【结果】筛选获得了12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且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F-G1、F-G7、F-G11、F-G12、F-G15和G-C5等6株融合菌株对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F-G11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为71.5%,F-G15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和梨状毛霉(Mucor piriformis)的抑制率达到73%,且有持续抑制作用;融合菌株F-G1、F-G11和F-G15继承了亲本的内生性和广泛定殖性;6株融合菌株均能产生多胺。【结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之间,以及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放线菌之间的融合,是改良放线菌特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7.
以紫外线(λ=230~265nm)照射非致病尖孢镰刀菌316菌系,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分生孢子的存活数逐渐减少,照射时间与存活菌株对农抗120和速克灵的变异频率间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农抗120抗性增加的菌株仍保持316定殖西瓜幼苗导管的能力,对瓜苗的促生作用以及非致病性。在药板上用紫外线重复照射存活菌株后,获得的菌株对两种农药的变异频率均有提高,对农抗120的抗性有所下降,对速克灵的抗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8.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枯萎菌不同接种体含量与西瓜枯萎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对瓜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几丁质降解放线菌对棉花枯、黄萎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58株放线菌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及利用几丁质能力测定,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F104,F1052株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并测定了其对棉花枯、黄萎菌的离体和活体抑制作用。皿内观察发现,F104和F105均可寄生于棉花黄萎菌,F105还可寄生于棉花枯萎菌。平皿扩散试验结果发现,F104和F105的培养滤液无论经高温处理与否,均能使棉花黄萎菌呈现畸形菌丝,而经高温处理的F104还可使棉花枯萎菌表现为畸形菌丝。抑制靶标致病菌寄主活体定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F104和F105处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超前接种防治黄萎病的作用,超前接种F105的间隔期与棉苗中枯萎菌的检出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0.
提取棉花枯萎菌CF3中的15个单孢菌系基因组DNA,用RFLP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可以将15个单孢菌系划分为2个杂交类型。致病性测定没有差异。对于1号和6号单孢菌系中新出现的DNA片断的功能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