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对江苏省2000-2012年棉花新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分析表明,品种(系)黄萎病病指对所鉴定菌种呈下降趋势,抗性有所提高,但抗性总体水平仍较低,抗病类型仍以耐病和感病为主。2000-2012年381份棉花区试材料中,对黄萎病表现高抗的材料3份,占鉴定总数的0.79%;抗病的39份,占10.24%;耐病的178份,占46.72%;感病的161份,占42.26%。常规棉和杂交棉黄萎病抗性差异不显著。不同年份间品种的黄萎病抗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工作,1980年成立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来,已审定通过了629个农作物新品种,使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了3~5次,大大提高了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品质和产量,为江苏省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区试审定工作在选育和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江苏省加大了区试审定工作的改革力度,区试审定工作正逐步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 0 1— 2 0 0 2年在江苏里下河稻区的高邮 (北纬32 7°)布置不同施氮量试验 ,以当地优质常规主栽粳稻品种97 30 17为研究对象 ,研究该地区施氮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不施任何氮肥 ,稻谷产量 4 5 0kg/ 6 6 7m2的基础地力上 ,施氮 13~ 16kg/ 6 6 7m2 时 ,可获得最佳综合生产力 ,即高产、高效能得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发现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相当丰富,但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商业化育种冲击,地方特色品种逐渐退出生产,急需加强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力度.通过查阅文献、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苏省地方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江苏省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深入鉴定评价不足,急需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探索适合江苏省发展的灵活多样的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于 2016 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经过 6 年的努力,基本查清了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调查数据和图片资料。综合运用 C#、Ajax、SQL server 和 GDI+ 等技术建立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实现了调查数据和图片资料集中有效管理和开放共享,为分析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制定种质资源保护策略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江苏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成效,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江苏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江苏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水平,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权益,为现代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江苏棉花育种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回顾了江苏省棉花育种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现状,并切实理清了发展思路,对促进江苏省棉花育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杂交棉与常规棉在江苏区试中的产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96~2006年期间江苏省杂交棉及常规棉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通径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杂交棉与常规棉在皮棉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的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铃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棉,衣分显著低于常规棉。杂交棉与常规棉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顺序均为株铃数〉铃重〉衣分,但杂交棉各产量构成因素与皮棉产量的关系更密切,单株结铃数、铃重和衣分之间的偏相关关系也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2004-2009年度江苏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种(系)415份进行了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小麦品种(系)对梭条花叶病抗性表现差异明显,高抗的占56.14%,中抗的占15.42%,中感以上的占28.44%。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差异较大,淮北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好于迟播品种,迟播品种好于淮南品种。参试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表现逐年增强,抗梭条花叶病育种进展明显。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枯、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但抗枯萎病品种比例起伏不稳。2010和2013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最高,达到抗及高抗枯萎病水平的品种(系)比例占当年参加鉴定样次的50%以上。参试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水平较低,但近5年来参试品种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逐年稳步提高,耐黄萎病的品种(系)比例逐年上升。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