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0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花生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的29个花生品种(系)为试材,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对中度土壤水分胁迫下的植株形态、生物质累积和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主茎高、分枝数总体上降低,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面积增大,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变化趋势明显,叶绿素a增加最为明显。不同花生品种对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的反应不同,且品种间差异明显。此外,干旱胁迫造成的同一品种或品种间生物量积累分配、根/冠和比叶面积等性状的差异,在不同生长阶段并不完全一致。苗期各指标与品种(系)抗旱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花针期各指标与抗旱性间相关关系显著,是花生干旱胁迫的敏感期。综合分析表明,花育17号、花育25号、唐科8号、丰花1号、鲁花14、冀花4号和花育27号具有较强的耐旱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32.
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对花生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雨棚旱池内以"花育25号"花生为试验材料进行土柱栽培试验,在中度干旱胁迫和充足灌水两个水分条件下,分别设置不施氮肥(N0)、中氮(N1,90kg/hm2)、高氮(N2,180kg/hm2)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和氮肥条件对花生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两个水分处理下中氮处理均显著提高花生的荚果和籽仁产量,且能显著增加水分生产效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花生根系生物量在垂直分布上呈递减趋势。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可用对数函数模型、乘幂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多项式函数模型来表示,其中乘幂函数的模拟精度最高。正常供水处理下出现高氮营养浅根化的趋势,而干旱胁迫下施用氮肥增加深层土壤内根系,且中氮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系伤流强度。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整体形态性状和40cm以下土层内根长和根系生物量与产量间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干旱胁迫下适量施用氮肥增加深层土壤内根系,是提高干旱胁迫下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花生产区蛴螬为害严重,药剂防治难以收效。自1977年作者根据金龟甲地上交尾取食等生活习性,提出了以防治金龟甲为重点与防治蛴螬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为了尽快找到取代六六六防治金龟甲的药剂,于1982年—1984年共测定了18种农药对大黑鳃金龟和  相似文献   
34.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时期非充分灌溉对不同花生品种各生育期叶片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揭示不同花生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非充分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苗期和花针期灌水后,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生育期推进和土壤水分降低,其活性升高,但升幅因品种、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类型有差异,2个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游离氨基酸(AA)和脯氨酸(Pro)含量均以对水分最为敏感的花针期升幅较大,且‘花育25号’的SOD、CAT、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Pr)的升幅大于‘花育22号’;结荚期灌水后,各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未表现降低。2个品种全生育期灌水处理与苗期灌水处理间的POD、SOD、CAT、SS、Pr和AA差异不显著,但2个品种两处理间Pro和MDA含量存在差异。全生育期水分胁迫条件下,SOD、CAT活性显著低于生育期灌水处理,但SS、Pr、Pro和MDA含量明显升高,尤以‘花育25号’变幅较大。POD活性对灌水时期响应相对较弱,SOD和CAT是花生适应土壤水逆境的主要保护酶。  相似文献   
35.
我国轴流泵效率普遍偏低。对传统的升力法公式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升力法设计的叶轮叶片能有效地控制轮毂和轮缘处边界层及间隙内流动,提高了泵的效率。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动模拟,叶轮叶片表面及轮毂、轮缘处的速度-压力分布也较理想,改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
1998-1999年研究指出,5月上旬花生播种之后,当田间阔叶杂草长到3-4叶时,667m^2喷Cobra 24?25-35ml的范围内,药后10d对阔叶杂草的反枝苋、铁苋菜、马齿苋的株除效果均为100%;45d后,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为96.75-98.3%;花生收获其增产幅度为67.5%-85.5%,除草效果及增产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37.
1979—1986年,作者对呋喃丹防治花生病虫种类,施用效果及有效用药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亩用药有效成分量100—150克,播种时用药盖种,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的效果为64.42%,增产43.79%。亩用药75克,防治大黑鳃金龟甲及其蛴螬减退率为95%,保果率92%,增产83%,防治蚜虫的效果为99.97%。亩用药75克,在成熟植株、种仁及土壤内皆无残留,对人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38.
1983—1991年用杀虫剂甲基异柳磷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于花生播种时,按每公顷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有效成分4.5kg,兑土或水稀释后,施于播种沟内,防效为46.1%,增产75%,并有兼治种苗期蚜虫等多种害虫作用。适合于花生根结线虫病发生较轻而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或田块施用。  相似文献   
39.
在消防、城市排涝、抗旱以及生活用水等输送中,漂浮式潜水泵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诸多关键技术难以突破,导致其发展缓慢.通过对漂浮式潜水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构特点以及使用要求和发展趋势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可为国内对漂浮式潜水泵的研究提供支持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40.
通过防雨棚池栽试验,以不同花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非充分灌溉对花生品种各生育期叶片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花针期灌水,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生育期推进和土壤水分降低,其活性升高,但升幅因品种、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类型有异,两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质(Pr)、游离氨基酸(AA)和脯氨酸(Pro)含量均以对水分最为敏感的花针期升幅较大,且花育27号的SOD、CAT、Pr和AA的升幅大于花育20号;结荚期灌水后,各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未表现降低。两品种全生育期灌水处理与苗期灌水处理间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水分胁迫初期,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明显降低;而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各生育期灌水处理。POD活性变化对灌水处理响应较弱,SOD和CAT是花生适应土壤水逆境的主要保护酶。灌水处理对花生叶片抗氧化及渗透调节能力表现为花针期>结荚期>苗期,各渗透物质调节能力依次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