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在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血清学试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分离鉴定出1株H6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Yangzhou/013/2008(简称Dk/YZ/013/08)。为了探讨该亚型病毒在流感病毒生态分布中的作用,作者对Dk/YZ/013/08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已收录的所有H6N5亚型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及其它参考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k/YZ/013/08的血凝素基因(HA)与近年中国台湾分离的鸭源毒株A/duck/Kingmen/E322/2004(H6N2)的核苷酸一致性最高(94%),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Q-I-E-T-R-G",为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神经氨酸酶基因(NA)与瑞士分离株A/mallard/Switzerland/WV4060167/2006(H3N5)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一致性96.9%);而碱性聚合酶2(PB2)基因则与A/duck/Zhejiang/11/2000(H5N1)的遗传距离最近,可能由H5N1亚型流感病毒提供,提示该毒株可能是一株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22.
<正>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因其发病时常伴有耳朵发紫,故又被称为蓝耳病。该病于1987年被首次报道,始于美国的北卡罗林那州、明尼苏达州和爱荷华州和加拿大一些地区。荷兰学者于1991年第一次分离到蓝耳病病毒(Lelystad virus)并进行了动物实验。随后,美国学者也同样分离到PRRSV。1993年,中国台湾学者最早发现该病在本国开始流行,随后3年的时间,中国大陆学者郭宝清等最早发现该病在中国大陆发生感染,并通过病毒分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重组蛋白(rGP5)对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PRRSV-PC疫苗株中的ORF5基因片段,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结果显示rGP5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30 ku;将该纯化蛋白免疫大耳白兔,按常规方法制备抗血清并进行酶联免...  相似文献   
24.
目前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A型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结构蛋白VP1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VP1基因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插入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 I,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载体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对鉴定正确的菌落提取质粒。将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待有明显细胞病变后收获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随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V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Bac-I-VP1滴度为6.8×105 pfu/mL;Western Blot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7 kDa的表达产物,且其能够被SVA兔阳性多克隆血清识别;IFA试验显示,VP1蛋白能够在Sf9细胞内表达。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BEVS表达的SVA 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其后期功能研究及SVA诊断试剂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促进布鲁菌病Rev.1疫苗及相关疫苗的研发, 该研究提取Rev.1疫苗株核酸, 应用PacBio平台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Rev.1疫苗株基因组大小约3 299 187 bp, G+C含量为57.2%, 组装为染色体1、染色体2两条环状基因组, 大小分别为2 121 370、1 177 817 bp, G+C含量分别为57.2%、57.3%。将其EryBLSVirB10基因序列与9株GenBank上发表的布鲁菌参考菌株的EryBLSVirB10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 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源性为97.4%~100%。  相似文献   
26.
27.
为了解塞内卡病毒分离株SVA/CH/ZZ/2016全基因组序列,设计4对相互重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至pCE2TA/Blunt-Zero载体并进行测序,拼接校正后获得SVA/CH/ZZ/2016株全基因组。结果显示,该毒株基因组全长7 292 bp,包括5''UTR(670 bp)、ORF(6 546 bp)以及3''UTR(76 bp)。选择国内外其他9株参考毒株序列,对编码区12个基因的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是3B基因,最低的是VP1基因,其余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5.2%~100%之间。VP1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SVA/CH/ZZ/2016株与美国分离株USAIL_Purdue_43_2016和USAIN_Purdue_3698_2016株亲缘关系最近,属同一进化分支,与原始毒株SVV-001株亲缘关系最远。对SVA/CH/ZZ/2016株和原始毒株SVV-001 VP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共有10处氨基酸差异。本研究通过对SVA/CH/ZZ/2016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为进一步开展SVA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8.
猪瘟作为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一些国家已经利用我国学者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彻底清除了猪瘟,然而我国却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另外,常规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尚无法区分。因此,新型疫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基因工程疫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等。本文对国内外猪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比较5种塞内卡病毒疫苗佐剂,分别用4种自主研发佐剂和进口ISA206佐剂配制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检测疫苗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免疫效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进口ISA206佐剂疫苗黏度为43.02 cP,自主研发佐剂疫苗黏度均在27.88 cP以下,其他理化性质无差异;5批疫苗安全性试验均未见明显异常;5批疫苗免疫动物后均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二免后14 d抗体滴度在211以上,4批自主研发佐剂疫苗免疫组抗体滴度水平高于进口ISA206佐剂疫苗约1个滴度,攻毒保护结果均在4/5以上,2批自主研发佐剂疫苗免疫组保护率可达5/5。结果表明,用4种自主研发佐剂制备的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质量不低于用进口ISA206佐剂制备的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30.
为探索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疫苗联合免疫在猪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实验室和猪场临床效果评估,通过实验室对疫苗混合后的物理性状、疫苗效价变化进行探讨,证明联合免疫的可行性;分别选取40日龄的保育猪(2 500头)、后备母猪(1 000头)、经产母猪(1 000头)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成5组(即:A、B、C、D、E组)通过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抗体效价来评估猪群的临床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种疫苗联合免疫后效果不受影响,免疫副反应率比较低,猪只免疫次数以及人猪接触频率显著降低,特别是猪群进行二免后抗体效价更高,免疫持续期不受影响,此次研究结果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