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7篇
综合类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酸雨形成、我国研究的现状、酸雨的特点及对生态环境(植物、土壤、水体)的影响和危害,针对我国酸雨存在的严峻现实,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国南方三种典型水稻土的长期试验田,采集长期不同处理下的未破坏土壤样品,采用低能量超声波分散法分离得到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研究不同处理下这些团聚体颗粒组中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及其分配变化,探讨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团聚体物理保护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三种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组成以200—20μm和20~2μm粒径为主,分别占22%~43%和27%一44%,微团聚化作用较强。SOC含量以2000—200μm和〈2μm粒组中最高;而易氧化态碳(Labile organic carbon,LOC)主要富集于2000~200μm粗团聚体颗粒组中,其占SOC的比例(LOC/SOC)也是以该粒径中明显最高。直径为2000—200μm的粗团聚体颗粒组作为新增有机碳的主要载体,随不同耕作和施肥等长期处理的变化最为强烈,其中又以红壤性水稻土的SOC和LOC随不同施肥的变化最为强烈,说明其良好管理下的有机碳累积效应最为显著。统计分析表明,全土的有机碳积累量与2000~200μm粗团聚体的有机碳积累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抛物线拟合(R2=0.95,n=8)。由此看来,长期试验下新固定的有机碳积累及其粗团聚体保护可能存在某种饱和机理。计算表明,供试水稻土的粗团聚体保护在长期试验期内还未达到其饱和限,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我国学者对于近20年来南方水稻土特别是红壤丘陵区水稻土有机碳固定速率较高的认识。同时,红壤性水稻土的粗团聚体保护作用最强,仍然具有明显的固碳潜力,这也提示土壤中氧化铁对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固定和化学稳定可能有重要贡献,水稻土固碳的团聚体保护作用与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化学结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对我国南方3种典型的水稻土有机碳团聚体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对用低能量超声波分散法分离得到的团聚体颗粒组进一步进行有机碳键合形态分析,考察不同键合态有机碳在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分布,由此探讨这些水稻土中有机碳积累中物理作用基础上的化学机制。结果表明:钙键合态有机碳(Ca-SOC)多分布于2 000~200μm的粗团聚体颗粒组中,且在紫色水稻土中含量最高(达到9 g kg-1左右),而红壤性水稻土中最低(不到3 g kg-1);相反,铁铝键合态有机碳(Fe(Al)-SOC)趋向于在细团聚体颗粒组集中,是<2μm颗粒组中有机碳的优势组分,且以红壤性水稻土中最高(介于20~30 g kg-1之间),紫色水稻土中最低(仅为10 g kg-1左右),这与该团聚体颗粒组中铁铝氧化物的含量分布相吻合。统计分析表明,易氧化态碳(LOC)占有机碳(SOC)的比值与Ca-SOC占SOC的比值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而与Fe(Al)-SOC占SOC的比值表现为反相关关系。直径为2 000~200μm的粗团聚体中的Ca-SOC和Fe(Al)-SOC对长期不同耕作和施肥的响应最为敏感,良好的耕作施肥下水稻土有机碳的积累主要表现为Fe(Al)-SOC的增加。氧化铁铝的含量与SOC和LOC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变关系,说明这些土壤发生的无机组成分在有机碳的保护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以红壤性水稻土粗团聚体中的氧化铁铝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最强。由此看来,团聚体更新中物理保护的有机碳在细团聚体形成中进一步与氧化铁铝的键合可能是这些水稻土中有机碳稳定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山东高产粮田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山东省典型高产粮区———桓台、滕州、寿光土壤为试材 ,研究了高产粮田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与中低产田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高产粮田有机碳含量为 7.2 2~ 1 4 .2 2g/kg ,平均 9.87g/kg ;腐殖酸碳 2 .0 8~ 3.0 5g/kg ,平均 2 .48g/kg ,其中胡敏酸碳 0 .92~ 1 .5 7g/kg ,富里酸碳 0 .99~ 1 .70g/kg ,胡敏酸碳与富里酸碳比值 (HA/FA)为 0 .6 3~ 1 .31 ;有机碳约是腐殖酸碳的 4倍 ;中低产田各组份平均含量低于高产田而变异系数大于高产田 ;土壤速效氮磷钾对腐殖质各组份都有影响 ,但对HA/FA比值影响最大的是碳酸钙和pH。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十字花科作物白菜施用硫肥对合硫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脱氨酸含量、硝酸根含量以及抗病性方面的影响。合理施用硫肥可以提高白菜体内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同时降低有害物质NO3在组织内的积累,从而提高白菜的营养品质。适量施用硫肥减少氮肥用量可以大大改善白菜对霜霉病的抗病效果;;在低氮水平时还可以对病毒病和软腐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在高供氮水平时施用硫肥的抗病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啤酒厂废水灌溉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利用啤酒厂废水灌溉3、5年和基本不灌溉的农田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对比分析认为:啤酒厂废水灌溉农田可以减少废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节省水源,有利于农业生产;啤酒厂废水中含有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盐,灌溉农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氯含量;连续利用废水灌溉3、5年的粮地土壤未发生Na+、Cl-和SO42-的累积,唯耕层土壤有Ca2+、Mg2+轻度淋失。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铬、汞及类金属砷是环境污染元素,其含量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为保护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土壤生态平衡,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高产粮田养分状况及施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山东省典型高产区———桓台、滕州、寿光粮田土壤养分、质地状况 ,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利用定位试验 (16年 )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桓台、滕州、寿光 3地高产粮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 15 0 45~ 2 4 5 11g/kg ,14 5 5 0~ 18 0 10g/kg和 12 45 4~ 14 6 10g/kg ,碱解氮平均 80~ 90mg/kg ;速效磷含量范围 46 5 2 91~ 6 9 7375mg/kg ,平均 6 1 0 894mg/kg ,速效钾平均 10 8 7mg/kg ;在土壤养分因子中有机质与小麦产量关系最密切 ,土壤质地也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除作物吸收外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明显积累。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对山东棕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对棕壤进行室内的淋洗试验。结果表明,pH≥4的酸雨连续淋洗10年,淋滤液的电导率、pH和盐基离子淋失量与对照相比差别不大;pH3的酸雨可对电导率、pH和盐基离子产生明显影响;pH2的酸雨从第4年开始,淋滤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加104倍以上。第10年的电导率和盐基淋失10年累积总量分别为对照的18.06和7.12倍;4种模拟酸雨均可使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下降;pH2的酸雨10年淋失活性铝13.30mg/100g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