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邮鸭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成年高邮鸭的体重、体尺以及屠宰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性状间有23对呈显著正相关,31对呈极显著正相关,只有肝重与肌胃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2.
鸭催乳素基因内含子1 SN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RFLP方法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江淮流域的高邮鸭、巢湖鸭、淮南麻鸭、荆江麻鸭和沔阳麻鸭5个鸭品种PRL基因第1内含子多态.结果表明:内含子1在1 326 bp处发生了T→C的碱基突变,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85 7、0.287 9、0.228 6、0.166 7、0.283 3;B等位基因在江淮流域的5个鸭品种当中具有绝对优势;5个家鸭品种的多态性良好且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日粮能量水平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基因对文昌鸡开产性状的影响,运用PCR- RFLP方法检测3组试验鸡群(Ⅰ组,低能组;Ⅱ组,中能组;Ⅲ组,高能组)NPY基因Dra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共得到3种基因型,并对其与开产性状间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由高能到低能,开产日龄呈现由早到晚的趋势,开产蛋重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NPY基因型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4.
根据已知的鸭近缘物种及哺乳动物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高邮鸭生殖轴组织总RNA中克隆出NPY基因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物种间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关系,并利用PAML4b检测位点选择压力。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鸭NPY基因cDNA片段序列长度约300bp,其与近缘物种序列的相似性在92%~96%之间,与哺乳动物序列的相似性在77%~84%之间,与鱼类序列的相似性在33%~39%之间。在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中,禽类、哺乳动物和鱼类分别位于独立分支,揭示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进化相一致。序列适应性进化检验结果表明,哺乳动物NPY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正选择作用,而禽类和鱼类NPY基因经历了较强的净化选择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NPY基因进化历程及结构与功能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与鸭繁殖性能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对中国西南地区5个家鸭资源群体(云南麻鸭、三穗鸭、兴义鸭、建昌鸭、四川麻鸭)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低的为四川麻鸭,最高的为三穗鸭,杂合度范围为0.567 9~0.616 5,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87 4;各鸭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19.86%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的差异。5个家鸭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表明5个家鸭资源聚为3类,聚类结果与这5个鸭种的地域分布和经济用途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6.
以16个中度或高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运用基于模型分类法的Structure程序推断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遗传结构,构建聚类图分析相互间亲缘关系,并鉴定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结果表明: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明品种起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9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揭示按照体型外貌、地理分布等为依据划分的9个地方鸡品种类型,也真实反映了其在遗传上的差异。Structure聚类图在K=2时将9个地方鸡种分为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两个类别;K=4、5、6时北京油鸡、固始鸡、大骨鸡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类群;仙居鸡与白耳鸡在K=6、萧山鸡与鹿苑鸡在K=7、藏鸡与茶花鸡在K=8时仍聚在同一类别中,这与9个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历史相吻合。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中均有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个体分布,迁移个体只分布在藏鸡、萧山鸡和鹿苑鸡群体中。  相似文献   
27.
旨在建立一个基于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的基因多态性并行检测系统,探讨鸡催乳素(PRL)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优良地方鸡种——清远麻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本研究应用PCR-LDR方法检测PRL8052T/C和PRL8113G/C基因型,并使用SAS软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在8052T/C位点上,CT基因型个体的52周产蛋数显著高于TT型个体;在8113G/C位点上,CG基因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显著低于GG型个体,而其52周龄产蛋数却显著高于GG型个体。2个位点的单倍型对开产日龄和52周产蛋数也存在显著的效应,CTCG型个体具有较早的开产日龄和最高的52周龄产蛋数。结果表明,PRL基因多态性与清远麻鸡繁殖性状有相关关系,PRL 8052T/C和PRL 8113G/C杂合基因型可能是提高鸡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利用单倍型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可能会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200日龄产蛋早期的78只高邮鸭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淀粉酶(AMY)、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无机磷(P)共11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其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P(58.25±7.83)g/L,ALB(18.16 4.23)g/L,AST(25.83±9.35)U/L,ALT(55.07±36.25)U/L,ALP(332.2±153.1)U/L,LDH(319.46±99.61)U/L,AMY(554.3±168.8)U/L,HDL-C(1.19 0.65)mmol/L,CHO(3.19±0.83)mmol/L,LDL-C(1.72 0.96)mmol/L,P(0.29 0.12)mg/mL;AST活性与开产体重呈强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9.
以16个中度或高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运用基于模型分类法的 Structure程序推断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遗传结构,构建聚类图分析相互间亲缘关系,并鉴定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结果表明: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明品种起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9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揭示按照体型外貌、地理分布等为依据划分的9个地方鸡品种类型,也真实反映了其在遗传上的差异.Structure聚类图在K=2时将9个地方鸡种分为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两个类别;K=4、5、6时北京油鸡、固始鸡、大骨鸡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类群;仙居鸡与白耳鸡在K=6、萧山鸡与鹿苑鸡在K=7、藏鸡与茶花鸡在K=8时仍聚在同一类别中,这与9个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历史相吻合.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中均有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个体分布,迁移个体只分布在藏鸡、萧山鸡和鹿苑鸡群体中.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我国小型鹅种的系统进化,运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我国13个小型鹅种群体mtDNA D-loop区521 bp序列。结果显示这13个小型鹅种D-loop区的A、G、C、T含量分别为32.2%,15.0%,29.0%,23.8%。平均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2153和0.00046。13个家鹅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且均未出现群体扩张现象。群体聚类和系统进化树表明,伊犁鹅来源于灰雁(Anser anser),其余12个鹅种来源于鸿雁(Ansercygno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