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6篇
  35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表冷器-热泵联合集热系统的优化及可用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升表冷器-热泵联合集热系统的放热性能,并为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提出方向和途径建议,首先计算了储热池优化水温42℃目标下的实际蓄水量,试验并分析了蓄水量的减少对系统集放热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种集热方式、一种放热方式的可用能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系统在3种运行方式时可用能损失的主要位置和原因;最后,提出了表冷器-热泵联合集热系统主要工作部件节能优化的建议。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蓄水量为8.4 m3的条件下,系统的放热功率和放热性能系数分别为27.1 kW和6.2,提升了33.5%和37.8%,放热性能提升显著。可用能分析表明,水泵的可用能效率最高,最高可达98.8%;表冷器-风机的可用能效率在表冷器-风机集热方式、热泵与表冷器-风机联合集热方式、放热模式下分别为89.3%、87.8%、60.1%,传热温差造成的不可逆损失是放热模式下效率较低的原因;热泵机组可用能效率最低,仅为46.4%,是后续系统节能优化的重点。该研究为优化提升主动集放热系统的节能性,提供了方向指导和解决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表冷器-热泵联合集热系统不同运行模式的集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的表冷器-风机主动集放热系统集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该研究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热泵,设计了一套表冷器-热泵联合集热系统。该系统共有3种集热运行模式:仅表冷器-风机集热(风机模式);表冷器-风机集热+热泵与表冷器-风机联合集热(混合模式);仅热泵与表冷器-风机联合集热(联合模式)。依据不同天气下的不同需求确定指标赋分方式,并对各指标赋分,最终总分最高模式作为该天气下的最佳集热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晴天时,风机模式的集热性能系数(COP)最高,达到了6.0±0.7,联合模式的集热量最大,为(763.9±17.1) MJ,而混合模式的集热COP及集热量均居中。多云天时,混合模式的集热COP最高,为4.8±0.3,联合模式的集热量最大,为(519.7±30.5) MJ。在两种天气下,平均水-气温差均呈现出风机模式、混合模式、联合模式递增的趋势。通过对各指标赋分后得出,晴天时混合模式为最佳集热模式;多云天时联合模式为最佳集热模式。该研究可为主动集放热技术的性能提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
阐述了慢滤系统抑制营养液中土传病原菌的原理及装置特点,对慢滤装置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慢滤系统通常选用多空隙、吸附力强的物质作为过滤介质,待处理的液体从一定高度以一定流速通过慢滤装置,使其与过滤介质充分作用在不影响营养液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前提下,通过过滤、吸附等物理化学作用达到去除病原菌.通常在小粒径、低流速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且过滤前后营养液的物理化学参数基本没有变化.但是过滤介质、过滤柱高度及外界因素变化如加热、通风等都会影响过滤效果.同时慢砂滤不会破坏营养液中的微生物,是一种可以在小面积无土栽培体系中广泛使用的消毒手段.  相似文献   
94.
针对传统日光温室番茄南北垄栽培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问题,基于“设施-农机-农艺”融合,创新了东西垄宜机化生产关键技术,包括宜机化日光温室结构,配套环境调控与生产装备,定植前机械化作业,幼苗机械化移栽,定植后的环境、水肥、植株、植保和采收等轻简化管理。  相似文献   
95.
针对外保温塑料大棚保温被卷起后停放在棚顶产生遮光、增加骨架载荷等问题,设计一种锥形滚筒式翻越卷放装置,装置通过基于绳索传动的辅助翻越机构实现翻越棚顶卷放保温被。根据功能要求进行翻越卷放装置的整体设计:装置主要由卷被轴、摇杆、主机、辅助翻越机构4部分组成。建立了在不同结构形式的外保温塑料大棚中,应用不同种类保温被时装置关键零部件的设计方法,根据保温被的卷放规律设计了锥形滚筒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保温被卷放过程中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得出最大工作负荷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电动机、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建立卷被轴的力学模型,给出了卷被轴的校核方法。在跨度10 m、长度48 m的外保温塑料大棚上安装锥形滚筒式翻越卷放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保温被铺放平整,卷起整齐,具有良好的作业效果;装置实际运行时间稳定,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在实际工况下进行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切实可行。本研究设计的锥形滚筒式翻越卷放装置,可以解决棚内遮光、骨架载荷增加等问题,为外保温塑料大棚的性能提升和推广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