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277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330篇
  257篇
综合类   1212篇
农作物   132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660篇
园艺   263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对亚麻根系活力与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根系的还原强度以枞形期至现蕾期最高,以后逐渐递减,其中上段根递减最快,其次为中段根,下段根比较平稳。在枞形期和快速生长期,上段和中段根的还原强度分别比下段根高出37.78%~84.6%和20.40%~45.39%,进入成铃期,三段根的还原强度几乎无差异。还原强度与单株果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结实率呈负相关,根系干重的增长符合Log istic生长方程,根系干重与平均增长速率、渐增期增长速率、快增期增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增长期长短关系不显著,根系干重与单株果实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是决定草本质量的指标之一,研究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三区)内的互花米草为对象,结合高光谱数据和实测数据,找到光谱数据与互花米草营养成分的关系,建立相应的营养成分估测模型。  方法  在2018年3、5、7和10月,利用ASD Field Spec Pro FR2500高光谱仪采集互花米草叶片的光谱数据,同时采集互花米草叶片,测定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对原始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和互花米草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实测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在350 ~ 1 364 nm和1 411 ~ 1 799 nm的范围内选取与互花米草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的波段,同时构建选定的8个植被指数,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  结果  粗蛋白的估测模型以673 nm和1 740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多元线性估测最优(R2 = 0.917,RMSEP = 1.344);粗纤维的估测模型以1 738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线性估测最优(R2为0.741,RMSEP为1.708);粗脂肪含量的估测模型以1 734 nm和880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多元线性估测最优(R2 = 0.737,RMSEP = 0.343)。  结论  在构建的估测模型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估测模型对互花米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估测结果极好,粗脂肪含量的估测模型可以对互花米草粗脂肪含量做出很好的预测。研究结果为评估互花米草营养质量提供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3.
以辽宁省草河口1968年营建的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普通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红松种子园的落花落果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试验研究。经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种子园树木年平均自然落花落果率为46.46%,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落果的高峰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座果率20%左右。因雄球花密度与座果率相关显著,故在新建种子园时,株行距应以3m×3m为宜。  相似文献   
114.
笔者报道了在河北承德宽城县严重发生的一种板栗枝干病害,该病害引起树皮腐烂,造成大量2~3年生板栗树死亡,经室内病原菌鉴定,确定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壳梭孢属(Fusicoccum)真菌,同时提出了病害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5.
我国芒果在台湾省南部、广东(除北部山区外)、海南岛、广西的百色至梧州一线以南、福建的福州以南、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以及北部的元谋至四川西昌以南的河谷地区均有分布.近年浙江温州地区的平阳也曾引种试种,并能开花结果.就生态环境而言,以干热地区栽培的芒果较稳产优质,如海南岛的昌化江流域,广东雷州半岛西海岸,云南的怒江、澜沧江、红河,四川的金沙江支流安宁河,广西的右江等流域的河谷地区.  相似文献   
116.
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龙安等在“萍矮58/华野”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一个单基因显性核不育材料,在水稻中为世界首次发现,被命名为“萍乡核不育水稻”,该不育基因定名为“Ms-p”。在植物显性核不育中,首次证明其不育性与细胞质无关,为证实植物界核不育型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新论据;在植物上,首先把植物的感温性和确实存在的育性基因联系在一起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育性变化的临界温度值和敏感期;提出了用纯合体不育系作母本和具显性上位基因品种作恢复系制种的显性核不育“二系制种法”应用模式。本文概述了显性核不育水稻在细胞学、遗传学、感温性研究及育种选育上的进展,阐述了它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7.
世界甘蔗育种存在两个根本性难关,传统的″高贵化理论″已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等经25年探索,试创″异质复合分离理论″,用世界著名高贵品种POJ3016作母本,与云南野生割手密种(S.spontaneum)远缘杂交,创造出杂种F193/2418新种质,其一是12上旬最好水平的含糖份16.29%,重力纯度94.02%.纤维份13.21%,表现高糖性状超亲优势(Heterobeltiosis),突破割手密杂种F1必然低糖的遗传规律;其二是染色体2n=80,热带种与割手密种染色体比例为n+n=1.5∶1—1∶1,保持了较多的割手密种染色体而表现野生优良性状,突破必须多代回交(F4,F5)使染色体比例为6∶1—9∶1才能获得高糖性状,但又严重丧失野生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为实现在回交低代(F2,F3)选育高产高糖,广适兼抗的突破性新品种,从理论,方法与种质的创新找到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8.
首先,分析了农用地定级估价意义,其次,叙述了农用地定级估价理论和原则,第三,构建农用地定级估价整体思路和方法,最后提出了农用地定级估价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活疫苗BVDV2/JZ05-1株毒力返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VDV2/JZ05-1株免疫犊牛后是否会出现毒力返强现象.以病毒含量为10-7.26 TCID50/mL的BVDV2/JZ05-1活疫苗滴鼻免疫犊牛(4mL/头),通过疫苗回滴,连续临床观察,采集抗凝血和鼻拭子,对淋巴细胞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淋巴细胞和鼻拭子中分离病毒.结果表明,BVDV活疫苗BVDV2/JZ05-1株免疫犊牛没有出现BVDV感染的临床症状,淋巴细胞数量正常,鼻拭子和淋巴细胞病毒分离阴性.可见,该毒株对犊牛免疫没有出现毒力返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0.
地方高校生物技术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2009~2011届生物技术专业152篇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对论文选题的研究类型、研究对象、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并就论文选题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毕业生选题中问题的发现,提出了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