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297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319篇
  261篇
综合类   1246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666篇
园艺   261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尿素及其衍生物与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和LB膜研究了尿素及其衍生物与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尿素及其衍生物都可以稳定层状液晶相,而且都可以和磷脂直接作用.尿素是通过形成氢键与磷脂头基作用,而DMU和TMU是通过插入磷脂双分子膜的界面部分与磷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稻水象甲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成虫和幼虫均可危害水稻,造成水稻严重减产,一般损失达20%-30%,严重达70%-80%,甚至绝收。自从发生稻水象甲以来,在疫情监测与防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3.
报道了青虾的虾苗培育和捕捞技术及青虾稻田养殖的具体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4.
【背景】山羊第一卵泡波中的优势卵泡(dominant follicles, DF)和从属卵泡(subordinate follicles, SF)是整个卵泡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阶段。随着卵泡的进一步发育,最终DF可能发育成为成熟卵泡,直到排卵;SF将走向闭锁,其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是导致卵泡发生闭锁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对促进卵泡的优势化或导致其闭锁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对山羊第一卵泡波中DF和SF颗粒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旨在筛选影响卵泡发育的关键基因,为深入探究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只1岁龄健康的贵州白山羊分别注射前列腺素F,使其同期发情,此后每天用B超检测并记录卵泡的生长情况,发情3 d后,统一屠宰并采集第一卵泡波中DF (直径4.5—6 mm)与SF (直径3 —4.5 mm),分别分离其中的颗粒细胞,提取总RNA、构建文库后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测序。利用FastQC对测序产出raw reads进行质量评估并经过过滤后,获得品质较高的clean reads;使用Trinity对得到的clean reads进行重新组装,从而获得unigenes;使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将unigenes与山羊RefSeq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mRNA;使用DESeq2 软件对获得的m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分别采用goseq和kobas软件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终通过qRT-PCR对筛选出的可能影响卵泡发育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分别对测序得到的raw reads进行过滤后,在DF颗粒细胞中获得43 217 934条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比例为95.19%;SF颗粒细胞中获得40 766 348条clean reads,占raw reads的比例为95.35%。将得到的unigenes与山羊的RefSeq 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共得到33 896条带有注释的转录本,再通过设定FPKM>1, q value<0.05,共在两种卵泡颗粒细胞中获得13 644个基因。设定参数:FPKM≥1,SF-FPKM/DF-FPKM>1,P<0.05,获得695个差异表达mRNA,其中233个在SF颗粒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462个表达显著下调;对所获得695个差异表达mRNA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共分为三大类42组:其中生物学过程占47.6%,细胞组分占47.6%,分子功能占4.8%;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20条通路,其中与核糖体通路相关的基因富集最为显著。通过在Genecard中进行功能分析后,筛选6个可能与山羊卵泡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其中PRLRPTX3RGN在SF颗粒细胞中表现为上调;DKK3ALDH1A2RARRES1则表现为下调。qRT-PCR显示PRLRRGNDKK3ALDH1A2RARRES1的表达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且RGN在从属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优势卵泡(P<0.01);DKK3ALDH1A2RARRES1在优势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从属卵泡(P<0.01)。【结论】DKK3ALDH1A2RARRES1RGN在优势卵泡和从属卵泡中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推测在山羊卵泡发育过程中可能促进卵泡的优势化或导致闭锁,对深入探究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研究毛白杨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在进行相应的遗传分析基础上,构建核心种质,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毛白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其他树种核心种质构建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16对荧光SSR引物,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272份毛白杨和白杨杂种种质不同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根据期望杂合度,计算每个样品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值,然后对所有样品根据贡献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通过比较贡献率最高的前50%、45%、40%、35%、30%、25%、20%和15%取样比例获得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期望杂合度(He)等,分析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确定其合适的取样比例。  结果  随着取样比例的降低,Ne、I和He值均在升高,均大于原始种质相应数值,而且He值均大于0.5,表明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原始种质的He值小于0.5。按照25%取样比例,得到前68名种质,其中包含18份杂种种质以及所有省份选出的部分优异种质。所得到的Ne、I和He分别是2.761、1.094和0.539,均大于原始种质的相应值2.075、0.825和0.432。t检测结果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表明这68份种质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可靠的代表性,可以作为核心种质。北京的种质与河北的种质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97;与山西次之,为0.990。  结论  毛白杨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比例是25%,最佳取样范围为20% ~ 40%,如果种质资源数目较大,可以适当降低至15%,如果基数较小,可以升高至45%。He、Ne、I等均表明这些核心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种质遗传变异丰富,聚合了亲本的优良等位基因,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了杂种种质是毛白杨遗传改良的重要育种资源。建议相关部门或者育种者要高度重视白杨杂种种质的收集、保存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116.
作物区域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鉴定作物新品种(系)的生产潜力、稳产性及区域适应性,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的项目繁多,但试验结果往往是对参试品系产量进行排名,其他性状进行描述,缺乏一种能代表品系综合性状表现的总成绩。本研究把熵权法引入小麦区域试验,建立了小麦综合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参试材料综合性状表现,准则层包括田间记载性状、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层有16个指标构成。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和转化值,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分数值,分数值代表了一个品系在区域试验中的综合表现,可用于参试品种(系)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熵权法引入小麦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系)的评价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17.
以紫花苜蓿WL354HQ为对象,采用施磷和接种芽孢杆菌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单接种胶质芽孢杆菌(J1)、单接种巨大芽孢杆菌(J2)、混合接菌(J3)和不接菌(J0)4个施菌处理以及不施磷(P0)和施100 mg/kg磷(P1)2个施磷处理,共8个处理,探究同一施磷条件下接种解磷细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筛选紫花苜蓿优质高产的最优菌磷配施模式。结果表明,在相同接菌条件下,施磷提高了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地上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气孔导度(Gs)和叶片蒸腾速率(Tr),降低了苜蓿的茎叶比和叶片胞间CO2浓度(Ci)。在相同施磷条件下,接菌处理提高了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地上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Pn、Gs、Tr、Ci)。隶属函数分析表明,8个处理9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值为J3P1>J1P1&...  相似文献   
118.
旨在探究不同梯度施磷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紫花苜蓿最佳施磷接菌模式。试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4个施磷(P2O5)处理:分别为0 mg/kg(P0)、50 mg/kg(P1)、100 mg/kg(P2)及150 mg/kg(P3),在施磷处理下设置4个施菌处理,分别为:单一接种摩西管柄囊霉、单一接种幼套球囊霉、混合接种和以不接菌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相同施菌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紫花苜蓿地上部生物量、株高、茎粗、生长速度、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P2处理达到最大值,且P1、P2及P3显著优于P0(P<0.05)。相同施磷处理,同时接种摩西管柄囊霉和幼套球囊霉处理及单接摩西管柄囊霉或幼套球囊霉处理紫花苜蓿的地上部生物量、株高、茎粗、生长速度、粗蛋白含量、相对...  相似文献   
119.
对亚麻根系活力与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根系的还原强度以枞形期至现蕾期最高,以后逐渐递减,其中上段根递减最快,其次为中段根,下段根比较平稳。在枞形期和快速生长期,上段和中段根的还原强度分别比下段根高出37.78%~84.6%和20.40%~45.39%,进入成铃期,三段根的还原强度几乎无差异。还原强度与单株果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结实率呈负相关,根系干重的增长符合Log istic生长方程,根系干重与平均增长速率、渐增期增长速率、快增期增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增长期长短关系不显著,根系干重与单株果实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是决定草本质量的指标之一,研究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三区)内的互花米草为对象,结合高光谱数据和实测数据,找到光谱数据与互花米草营养成分的关系,建立相应的营养成分估测模型。  方法  在2018年3、5、7和10月,利用ASD Field Spec Pro FR2500高光谱仪采集互花米草叶片的光谱数据,同时采集互花米草叶片,测定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对原始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和互花米草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实测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在350 ~ 1 364 nm和1 411 ~ 1 799 nm的范围内选取与互花米草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的波段,同时构建选定的8个植被指数,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  结果  粗蛋白的估测模型以673 nm和1 740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多元线性估测最优(R2 = 0.917,RMSEP = 1.344);粗纤维的估测模型以1 738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线性估测最优(R2为0.741,RMSEP为1.708);粗脂肪含量的估测模型以1 734 nm和880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多元线性估测最优(R2 = 0.737,RMSEP = 0.343)。  结论  在构建的估测模型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估测模型对互花米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估测结果极好,粗脂肪含量的估测模型可以对互花米草粗脂肪含量做出很好的预测。研究结果为评估互花米草营养质量提供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