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基于2004-2008年浙江舟山趋礁性鱼类的增殖放流数据,以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放流后放流点附近海域放流种类的回捕率、移动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的回捕率逐年增长,黑鲷在2008年仅游钓回捕率就达到3.68%,手钓率逐年上升,规格逐年变小,补充群体数量有增加的趋势;放流3个月后回捕的黑鲷平均叉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增加70.29%和390.25%,而日本黄姑鱼平均体长可增加200%,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为1g/d;预计至放流后第4年黑鲷总的投入产出比将达1:6.55,日本黄姑鱼投入产出比当年就可达1:12以上。生长比对实验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在自然海域生长比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更具优势,岩礁性种类在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正效应才逐渐得以体现。结论认为,人工生境水域的增殖放流增加了渔业产量,使种群得以恢复,也丰富了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82.
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及形态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有效性及形态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肥的有效性为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氟磷灰石。在贫磷土壤中小麦对磷的利用率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富磷土壤。在小麦生长季里,水溶性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绝大部分转化为缓效态Ca8-P,同时也有一定量的Ca2-P和Al-P生成,但很少生成Fe-P和Ca10-P。难溶性磷灰石在土壤中相当稳定,不仅肥效差,而且也很少转化。  相似文献   
83.
翟农装 《农家顾问》2008,(10):54-56
1.东方红-X804型 东方红-X804/X85型轮式拖拉机,是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电话0379-64969492、64967086)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大功率拖拉机,四轮驱动,采用东方红LF80—90拖拉机成熟技术,动力强劲,性能卓越,造型美观,可配套犁、耙、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青贮机、秸秆还田机等机具进行各种农田作业,  相似文献   
84.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已在江西林业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对GGR系列在江西省具有代表性树种上进行的育苗、造林试验效果调查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找出规律,继尔提出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作物根系分布深度不同,其吸收养分的土壤区域也有所不同.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选择深根系的茄子和浅根系的大葱进行间作种植,并辅以氮素调控措施,研究其对蔬菜硝酸盐含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常规施肥还是减量施肥,间作均能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间作区茄子的生物昔和吸氮、磷、钾量均高于单作区,而间作区大葱的生物量及吸氮、磷、钾量均有所降低.说明在这一间作模式中,茄子处于优势地位,而大葱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86.
为了明确滴灌条件下设施番茄适宜的氮肥施用量,选择北京市顺义区代表性日光温室进行田间试验,设置0、90、180、270、360、450 kg·hm-2 6个氮肥水平,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设施滴灌栽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为0~360 kg·hm-2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高;当施氮量超过360 kg·hm-2时,番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却呈下降趋势。番茄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为450 kg·hm-2时,番茄果实的糖酸比最高,风味较佳。随着施N量的增加,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增加,尤其当施氮量大于270 kg·hm-2时,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施氮量360 kg·hm-2为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增加的拐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0~360 kg·hm-2施氮量呈线性相关。结合北京郊区土壤肥力状况,番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270~360 kg·hm-2,在当前农民习惯施氮量450 kg·hm-2条件下,减少氮肥用量20%~40%,可以达到设施番茄高产、优质,且环境风险较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适宜施氮量降低京郊小麦-玉米农田N2O排放系数增加产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明确京郊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的N_2O排放特征,寻求既能减少N_2O排放又保证粮食产量的切实有效措施,以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对8个施氮水平的农田N_2O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一年对比研究,每季作物施肥量分别为N0(0 kg/hm~2),N1(50 kg/hm~2),N2(100 kg/hm~2),N3(150 kg/hm~2),N4(200 kg/hm~2),N5(250 kg/hm~2),N6(300 kg/hm~2),和N7(400 kg/hm~2)。在N0-N7施氮量条件下冬小麦季N_2O排放量为0.08~0.52 kg/hm~2;夏玉米季0.26~3.70 kg/hm~2。整个轮作周期,小麦季各处理N_2O排放损失率为0.05%~0.13%;玉米季0.78%~1.02%。在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季氮肥施入农田土壤后,土壤N_2O排放通量高于小麦季。京郊农田土壤N_2O排放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N_2O排放量和京郊地区潮土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研究认为该轮作体系中每季作物的施肥量为N4(200 kg/hm~2)比较合理,可为合理施肥及估算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利用 qPCR 方法,检测 Hsp90α和 Hsp90β mRNA 在不同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检测在不同温度刺激、鳗弧菌感染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Hsp90α和 Hsp90β在不同发育期的13种组织(肝脏、脾脏、头肾、后肾、心、肌肉、背皮、胃、肠、鳃、腹鳍、脑和血液)中均有表达。Hsp90β表达水平整体高于 Hsp90α;8月龄牙鲆在肝、鳃、背皮、背肌、腹鳍的 Hsp90α表达量要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期(1月龄、12月龄、24月龄)同组织的表达量(P<0.05),而 Hsp90β在不同月龄牙鲆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在肝和肠的表达量较高,在鳃、背肌和腹鳍的表达量较低。将8月龄牙鲆在5–32℃刺激1 h,牙鲆肝、脾 Hsp90α在高温(22–3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 Hsp90β在低温(5–1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10℃、28℃连续刺激8 h, Hsp90α和 Hsp90β的 mRNA 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sp90α的表达量变化幅度显著高于Hsp90β(P<0.05)。在鳗弧菌感染72 h 内,牙鲆脾脏 Hsp90α和 Hsp90β的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Hsp90β上升的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果显示,Hsp90α和 Hsp90β在不同月龄、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Hsp90α在高温时对热应激的反应明显,Hsp90β在低温和对病原菌感染的反应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牙鲆 Hsp90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合成磷源在石灰性潮土中的有效性及氮肥形态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几种人工合成磷源在两种质地土壤中的有效性及不同氮肥形态对它们有效性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几种合成磷酸盐在轻壤质和轻粘质潮土中的生物有效性的大小顺序分别为 :磷酸二钙 (DCP) >磷酸八钙 (OCP) >磷酸铝 (Al P) >磷酸铁 (Fe P) >氟磷灰石 (FA)和DCP >Al P >OCP >Fe P >FA。几种人工合成磷源在两种质地土壤中的有效性与土壤中相应形态无机磷的有效性相一致。它们在轻粘质潮土中的生物有效性明显受氮肥形态的影响。配施NH 4 N和CO(NH2 ) 2 时 ,Al P和FA的有效性比配施NO-3 N明显提高。配施NO-3 N可以明显提高Fe P的有效性。它们在配施不同氮肥形态下的生物有效性与不同氮肥形态处理下的根际pH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不同水分和添加物料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轻粘质土壤 ,模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的组分因素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向其它无机磷形态转化 ,主要转化为Fe-P ,其次是Ca2-P、Ca8-P和Al-P ,而很少转化为O-P和Ca10-P。其转化规律受不同培养组分因素的影响。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 (200g/kg)利于Ca8-P、Al-P向Fe P和Ca10-P的转化 ,过高的水分含量 (200g/kg)有利于Ca10-P的活化与Fe-P的大量生成 ;不同量CaCO3加入促进了Fe-P、Al-P以及Ca2-P向Ca8-P、Ca10-P方向转化 ;秸杆、腐植酸的加入增加了各形态无机磷量以及无机磷总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Al-P、Fe-P等形态的磷量减少 ,Ca8-P、Ca10-P形态的量增加。不同量秸杆以及腐植酸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速效磷下降的幅度 ,提高了土壤速效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