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摸清江苏省水稻种植行为的南北差异及其对化肥投入的影响,以苏州市和盐城市为例,以户为单位对2013~2015年的水稻种植规模、品种、插秧方式、有机肥施用量、配方肥使用比例、机械施肥比例、施肥次数、化肥投入数量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苏州市的规模种植比例、机械插秧比例和机械施肥比例显著高于盐城,而盐城市的人工插秧比例、配方肥使用比例和施肥次数显著高于苏州市。苏州市和盐城市的化肥投入年度间差异不显著,苏州市水稻的氮、磷、钾和化肥折纯投入量分别为(294.4±70.0)kg/hm~2、(82.7±34.7)kg/hm~2、(103.7±65.6)kg/hm~2和(480.7±106.0)kg/hm~2,氮、磷、钾投入比例为1.00∶0.28∶0.35(质量比);盐城市水稻氮、磷、钾和化肥折纯投入量分别为(397.1±84.3)kg/hm~2、(76.6±37.6)kg/hm~2、(49.8±31.6)kg/hm~2和(523.4±99.2)kg/hm~2,氮、磷、钾投入比例为1.00∶0.19∶0.13(质量比)。苏州市水稻施氮量显著低于盐城市,而施钾量显著高于盐城市。与江苏省水稻推荐施肥量比较,苏州市氮肥和磷肥投入分别超过39.1%和10.3%,盐城市氮肥投入超过54.1%、钾肥投入不足44.7%。施肥次数多是苏州市和盐城市水稻氮肥投入过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苏州市水稻施肥超过3次、盐城市水稻施肥超过4次时,氮肥投入均显著增加。苏州市水稻磷肥投入偏高主要缘起于直播稻比例较高,盐城市水稻钾肥投入偏低主要缘起于规模种植户、配方肥和人工栽秧的比例较高。因此,减少施肥次数应是目前江苏省水稻化肥减施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与肥料对甘薯生长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其具备耐旱耐贫瘠的特征,常种植于土壤肥力低下,有机质匮乏的地区,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和施肥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和肥料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稻麦轮作周年氮磷运筹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稻麦轮作两周年四季作物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减量及磷肥运筹对水稻、小麦产量和第二周年稻麦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减少氮肥用量10.8%和磷肥25.0%,对第一周年小麦、水稻产量和第二周年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却显著降低了第二周年水稻产量;氮磷减量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二周年水稻收获后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而对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氮磷减量条件下,小麦、水稻两季均施用磷肥与小麦一季集中施用磷肥进行比较,二者之间两周年四季作物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据此,建议稻麦轮作区实施"氮肥适当减量、磷肥隔年集中施用在小麦季"的氮磷施肥原则,可以达到降低肥料用量和劳动力投入,同时保证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砷(As)低累积水稻品种,并研究水稻不同器官间As的富集迁移.在As严重污染农田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3个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富集作用及其不同部位对As的累积迁移能力.结果表明:①所有水稻品种精米中As含量均低于国家绿色大米卫生标准中As含量(0.4 mg/ks)和无公害大米标准中As含量(0.5 mg/ks),其中南粳41精米中As含量较高(0.38 mg/ks),武粳15精米中As含量最低(0.10 ms/kg).②不同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扬稻6号产量最高,宁粳3号产量最低;③13个水稻品种不同部位As含量均为:根>茎叶>谷壳>精米,As主要在根部累积;④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As含量为72.2 mg/ks),综合考虑产量及对As的吸收累积和迁移能力,供试的13个水稻品种中武粳15、武育粳3号、南梗44以及武香粳14为相对A8低累积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水葫芦沼液替代化肥氮的作用,该研究分析了田间等氮量条件下水葫芦沼液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沼液或100%化肥处理相比,沼液配合化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单重,其中25%沼液、75%沼液比例配合化学氮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100%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甘薯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分配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明宁紫1号甘薯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分配特性,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该研究在田间进行,设5个处理3次重复,从甘薯栽插成活到成熟收获期间,每隔15 d取1次植株样,茎叶和根分别称重、烘干,分析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每生产1 000 kg鲜薯需要吸收的氮磷钾总量为11.24 kg,氮磷钾比例为1.00:0.69:2.32;不同生长阶段甘薯的氮磷钾养分累积特征明显不同,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甘薯生长中前期(移栽后60 d内),生长后期由于落叶使累积量反而下降,磷钾的吸收90%以上发生在甘薯生长的中后期(移栽后30 d至成熟);累积在甘薯茎叶和块根中氮磷钾总量相近,但累积在茎叶中的氮和块根中的磷钾偏多,累积在茎叶中氮磷钾的比例为1.00:0.60:2.03,块根中为1.00:0.82:2.69;移栽后60~75 d是宁紫1号甘薯"源-库"关系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苏省苏州市和盐城市997个样本农户的实证调查,分析水稻种植大户采用配方肥的意愿及其对化肥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大户采纳配方肥的意愿与所在区域有关。苏州市总体采纳率低(14.1%),但大户采纳率明显高于散户;盐城总体采纳率高(20.0%),但大户采纳率反而低于散户。不同区域水稻种植大户化肥投入有明显差异。苏州地区大户的氮、磷、钾化肥投入分别为298.5、75.0和99.0 kg/hm~2,其中氮肥投入比散户显著增加,磷钾投入均显著减少;盐城地区大户的氮、磷、钾化肥投入分别为385.5、81.0和60.0 kg/hm~2,其中氮肥投入比散户有所减少,磷、钾肥投入均明显增加。采用配方肥可显著增加氮肥投入、减少磷钾肥投入,与农户所在区域和种植规模无关。因此建议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不同区域具体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薹干是一种高档珍稀蔬菜,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畅销海内外,其主产地在江苏省睢宁县及安徽省涡阳县。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理的肥水管理和品种退化等因素,薹干品质及产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为此,根据薹干的生育特性及睢宁地区土壤的供肥特点,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薹干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计算出薹干适宜的氮肥推荐用量,为该地区薹干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睢宁王集试验站进行。试验地土壤理化形状:有机质8.94g/kg、全氮0.78g/kg、碱解氮 42.6 mg/kg、速效磷 …  相似文献   
19.
土壤加速酸化的主要农业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土壤酸化是土壤质量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活动对其有极其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从土壤酸化加速的农业主驱因素:化肥、作物及有机物料等方面阐述它们对土壤酸化的影响。认为化肥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和含硫肥料的不合理施用加速土壤酸化,而氮肥的致酸除受氮素形态影响外,硝化作用及硝化产物的淋溶是重要的致酸原因,同时豆科作物的固氮致酸作用也不容忽视。作物通过选择性吸收盐基阳离子,通过秸秆和子粒转移出生产系统后,导致土壤盐基量减少,土壤表面交换性酸增加;作物根系呼吸、根系分泌物及土壤溶液中重碳酸盐的淋溶也引起土壤酸化;而秸秆和畜禽粪便对土壤酸化的影响除受土壤本身性质影响外,秸秆中的灰化碱含量、畜禽粪便中的碳及氮和盐分去向对酸化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田间微区和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苏薯16(半直立株型)和苏薯11(匍匐株型)生长前期(0~30 d)、中期(30~60 d)和后期(60~120 d)根系形态、单株薯数、叶面积指数、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T/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施氮对甘薯茎叶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根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生长前期,低量施氮对根系生长和分化有促进作用,而适量和高量施氮则表现显著抑制作用,并使30 d时单株薯数显著降低29.3%~36.6%或1.3~2.0个(P0.05),但同一甘薯品种、不同施氮处理的单株薯数在生长中期之后又趋于一致。生长中期,适量和过量施氮可显著促进源库规模的发展,并使甘薯茎叶生物量增加量分别显著提高35.5%~48.9%和73.4%~79.8%(P0.05),叶面积指数迅速达到4左右,而对根生物量增加量无显著影响(P0.05)。生长后期,施氮过多时(N32处理)茎叶鲜重持续增加,到收获时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达4.9~5.6和1.50~1.51,显著高于适量施氮处理时的3.3~3.5和0.58~0.64(P0.05);施氮过少时(N30处理)则反之,收获时不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为1.6~1.9和0.36~0.42,其中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适量施氮处理(P0.05);不同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差异越来越大,适量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218~345 g)显著高于不施氮(181~262 g)和过量施氮处理(160~285 g,P0.05),所以适量施氮处理的最终单株块根产量(1.02~1.20 kg)也高于不施氮处理(0.88~0.91 kg)和过量施氮处理(0.79~0.87 kg,P0.05)。表明,移栽前一次性基施氮的条件下,不施或少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前期源库关系的提早建立,适量或过量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中期源库关系的发展,而仅有适量施氮有利于维持甘薯生长后期的源库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