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长江下游流域水产养殖外来物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流域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兼有暖温带和亚热带等多样性气候条件,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来自世界各地的水产养殖物种都有可能在长江下游地区找到适合生长的栖息地。因此,进行长江下游流域水产养殖外来物种调查研究对完善中国外来入侵水产养殖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6月—2007年6月,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在长江下游流域范围内对水产养殖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下游水产养殖外来物种共计45种,其中鱼类33种、贝类4种、甲壳类7种、两栖类1种;外来物种多来源于美洲,传播途径多为有意引进。 相似文献
63.
64.
为了详细计算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和净化面积合理的配比关系,使养殖废水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分级利用和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更加合理。通过参照水生植物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和养殖鱼类的产排污系数,再结合淡水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的一般规律,给出了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养殖池塘面积和净化池塘面积之间配比关系的计算方法。以养殖草鱼为例,通过该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以总氮的去除为例,养殖池塘和净化池塘的基本面积比为15:1;按养殖池塘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计算,一亩净化池塘可以净化7.5亩养殖池塘;按养殖鱼类的产排污系数计算,一亩净化池塘可以净化27.8亩养殖池塘。不同的养殖产量、不同的养殖品种都会影响到净化池塘和养殖池塘面积比例,通过提高净化池塘的净化能力则可以减少净化池塘的使用面积,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利用该计算方法来解释此前相关的研究实例,也证明是可行的。该计算模型的构建为今后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构建中降低经济成本,为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对经济效益的补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67.
为评价安徽典型池养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体内砷 (As)污染水平和膳食风险,该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 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HPLC-ICP-MS) 分别检测了安徽8个主要养殖区共计27份中华绒螯蟹样本体内总砷及砷胆碱 (AsC)、砷甜菜碱 (AsB)、一甲基砷酸 (MMA)、二甲基砷酸 (DMA)、亚砷酸盐 (AsⅢ) 和砷酸盐 (AsⅤ) 6种砷形态水平。结果表明,总砷和6种砷形态总和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73~1.433 mg·kg−1和0.039~0.543 mg·kg−1,且在无为、芜湖、当涂、滁州和蚌埠研究区 6种砷形态总和均达到总砷质量分数的60%以上。AsB为砷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在所有研究地区AsB占6种砷形态总和的55%~91%;除安庆、巢湖、宣城和滁州外,AsB占总砷比例均高于50%,且6种砷形态质量分数比较为AsB>AsC>AsⅢ>DMA>MMA>AsⅤ。以无机砷 (AsⅢ和AsⅤ) 总质量分数和靶标危害系数 (THQ) 值评价中华绒螯蟹的膳食风险,8个地区27份样本中中华绒螯蟹体内无机砷质量分数为0.004~0.040 mg·kg−1,计算THQ值介于0.006~0.065,远低于标准1,说明该批中华绒螯蟹不存在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68.
为研究灭多威(methomyl)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传递效应,开展了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不同浓度(0、2、10、50μg/L)灭多威的富集效应,并从水体暴露传递和食物传递两种途径开展了灭多威在普通小球藻、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斑马鱼Danio rerio体内的传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暴露于低浓度灭多威(2μg/L)中72 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17 549.99),富集量为33.28μg/g;以高浓度灭多威(50μg/L)暴露处理96 h的普通小球藻作为大型溞饵料,投喂9 d后,大型溞体内灭多威的最大富集量为6.02μg/g,其生物放大系数(BMF)为0.177 0,未存在生物放大效应;50μg/L灭多威直接暴露组斑马鱼在暴露4 d后,体内灭多威富集量最高(0.72μg/g),且显著高于含灭多威的大型溞投喂组(0.12μg/g)(P<0.05)。研究表明,普通小球藻对灭多威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并能通过藻-溞-鱼食物链将灭多威传递给大型溞和斑马鱼,经传递的灭多威能够抑制水生生物的摄食、代谢等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69.
分别采集集约化养殖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池塘底泥、表层水、塘边裸露土壤样品,采用脱氮硫杆菌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分离得到3株细菌,通过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检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鉴定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命名为TD1、TD2和TD3.在30℃下,采用静置、厌氧培养实验研究这3株脱氮硫杆菌的生长繁殖特征、对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特征、硫酸根产生状况、亚硝酸盐产生情况、培养液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探索养殖环境修复中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菌株生长速率、介质pH降低速率和氧化还原电位上升幅度均表现为TD1>TD2>TD3;菌株硝态氮脱除效率和硫酸根浓度升高速率均表现为TD1>TD2>TD3,亚硝酸盐产生情况则表现为TD1<TD2<TD3;TD1更适合异位修复,TD2更适合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70.
中国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评述(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正蓬勃兴起以鱼-菜共生模式为代表的原位修复技术和以循环水养殖模式为代表的异位修复技术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该研究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角度,以池塘氮循环为切入点,评述了这2种养殖池塘环境生态修复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其涉及的面积配置关系进行了探讨。评述结果认为,只能通过鱼-菜共生模式降低池塘养殖的产排污系数,但通过推广该模式实现全国池塘养殖生态收支的平衡是困难的。虽然循环水养殖模式无法避免产生额外的经济成本和土地资源,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富营养化严重的区域,其零排放的特点使其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