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孟祥海 《新农业》2010,(12):55-55
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1毫克/升左右),鱼就会因水中缺氧浮到水面,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这种现象便为浮头。浮头是鱼类对水中缺氧所采取的"应急"措施,释入口内的空气在鱼鳃腔内分散成很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中的溶氧便溶于鳃内的水中,使其溶氧相对增高,不至于死亡。  相似文献   
12.
●抗旱节水 抗逆 丰产型冬小麦新品种——衡136 衡136(原名:衡05观136)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于1998年根据抗旱节水高产的育种目标,依据双亲优势互补和基因累加效应原则,以本所创新资源材料—衡4119为母本,石家庄农科院资源材料—石家庄1号作父本杂交,通过水早交替选择法,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于2005年选育出圃。  相似文献   
13.
衡观35小麦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增产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衡观35小麦6 a计90点次的区试和示范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种植区域的增产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衡观35是1个矮秆大穗、抗病抗倒、高产广适型小麦品种,产量稳定在7 500~8 250 kg/hm2,并具有9 750~10 500 kg/hm2的产量潜力;(2)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域的产量结构不同,黄淮南片麦区三因素顺序为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冀中南麦区三因素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3)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在黄淮南片冬麦区、冀中南冬麦区通径系数分别为0.761 3和0.539 8;(4)在保证630万~675万穗/hm2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黄淮南片麦区主攻千粒重,冀中南麦区重点增加穗粒数,可发挥该品种的最大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对代替原材料栽培食用菌以及用作肥料、饲料、基质、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衡7228由河北省农科院早作所独家培育而成,组合为冀5418/衡5041。200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3001。2004年被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农开办、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产节水冬小麦新品种衡722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衡7228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选育过程中采用了水旱交替选择法、异地鉴定法等先进方法。选出的衡7228具有高产、节水、抗逆的突出特点,是非常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的选育方法及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抗旱节水小麦的定向培育方法,对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选育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多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围绕"节水抗旱、抗逆高产、广适稳产、优质早熟"的育种目标,着眼解决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与农业生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培育抗旱节水型广适小麦品种,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广泛筛选遗传背景远缘且生态差异较大的优异亲本组配组合,创新采用不同世代水旱交替双向综合选择技术,先后育成16个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提高了选择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系谱上,衡观35等为代表的衡麦系列品种与蚂蚱麦、碧玉麦和洛夫林10号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且含有对光周期不敏感的Ppd-Dla等优异基因。这些品种目前已由冀中南冬麦区推广至黄淮冬麦区(南、北片)、北部冬麦区(天津)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湖北襄阳)等区域种植,展示出生态广适、节水稳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黑龙江省草甸土地理特点,经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提出草甸土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技术,可更好的优化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达到了优化耕层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积极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周边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江苏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合聚类分析方法把江苏省所有城市生产效率分为二种类型.对比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得出如下结论:城市化水平、净出口贸易、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财政支农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江苏省各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和资源禀赋,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或调整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普通小麦兼性无融合生殖基因型HS 86-11 细胞胚胎学连续切片观察在胚囊形成过程中,从造孢细胞出现至八核幼小胚囊期,行有性生殖.可观察到有性生殖典型特征;八核幼小胚囊形成至成熟胚囊期,卵器发生一次核内有丝分裂,分裂后的两个子核进行融合;卵细胞在开花前两天,提前发育,行单性生殖;去雄后的小花内,卵细胞自主发育到二核幼胚阶段,与静止时期的极核细胞或极核自主融合后产生的次生大细胞及完整的反足细胞,同时存在;开花后,卵细胞始终保持领先发育,形成提前分化的幼胚与落后的游离胚乳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