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Hippo信号通路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已知的Hippo通路组成基因序列,利用BLAST软件同源鉴定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转录组中的Hippo通路组成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ORFinder、web CD-search tool、Expasy-protparam、EMBL-EBI、MEME)分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二级结构、保守结构域和保守基序等。利用Clustalx和MEGA 6.0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在野桑蚕中鉴定了salvador、warts、mats、yorkie和scalloped同源基因,并预测了ORF框和编码蛋白。结果表明,野桑蚕Warts、Sav和Mats与家蚕同源蛋白的一致性均在98%以上,Yki和Scalloped与家蚕一致性分别为89.02%和79.13%。比较两者差异,家蚕Yki、Sd蛋白分别缺失了近WW2结构域和在YAP结合结构域中存在蛋白片段插入,野桑蚕Sd蛋白缺失了核定位信号基序和脯氨酸富集基序之间的铰链区。Yki和Sd可按照物种科属分别聚类,野桑蚕与家蚕聚为一支,表明这些同源蛋白在功能相似的同时,也具有基于物种的功能特异性。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野桑蚕Hippo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开始,笔者在陕西省礼泉县骏马乡坡北村推广沼液叶面喷施技术,与未喷沼液的同品种苹果树比较,喷施沼液的果树叶片厚、色绿、有光泽,病虫害发生率降低。连续使用沼液叶面喷施2年以上的果园,早期落叶病基本没有发生,来年新梢发生早而整齐,苹果果面光洁、耐贮运,并可增产20%左右。以下就王广强、苟争耀等5户在红富:£苹果上喷施沼液情况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孟刚  李永锋 《森林工程》2001,17(4):21-22
筷子是我国人民必备的餐具之一,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向高品位的工艺和健康卫生的方向发展。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生产的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厂家的大批上马,虽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濒临枯竭的森林资源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为保护生态环境,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发挥作用,作对伊春市的一次性木质卫生筷子企业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FIASCO磁珠富集法开发出桑树(Morus alba L.)基因组DNA的SSR位点引物46对,选出38对引物用于8份材料的多态性验证。结果表明,3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清晰谱带210条,不同引物的扩增条带数1~12条,平均每对引物的扩增带数为5.526 3条;每对引物组合可检测到SSR多样性位点数3~9个,共检测到106个多样性位点;所有位点的平均PIC值为0.645 8;8份供试材料在SSR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差异,其中野生品种葫芦桑和岩桑聚为Ⅰ组,遗传距离为0.746 0,栽培品种垂桑、荷叶白、剑持、新一之濑、伦教40、鸡桑聚为Ⅱ组,剑持与荷叶白遗传距离最近(0.169 5),亲缘关系最近,葫芦桑和岩桑与荷叶白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5.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叶片解离技术对豆科6种植物的叶片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3属6种豆科植物的叶表皮及叶片解剖结构,统计并测量了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表皮细胞面积、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叶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相关的特征,并分析了叶片特征在种属之间存在的异同。结果表明:3属6种植物的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型,气孔形状均为椭圆形。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密度、气孔指数、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指标在种属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分析显示:锦鸡儿属两种植物与草木樨属两种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药物的作用是药物与机体互相作用过程的综合表现,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或干扰该过程,使药物的效应发生改变。主要探讨给药途径、动物年龄和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家庭规模的缩小,宠物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资料显示,现在中国城市拥有宠物量已经超过一亿只,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方兴未艾的宠物热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者简要介绍了我国宠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1份安康野桑蚕线粒体进行了克隆分析,获得了一段长度为1 873 bp的线粒体序列,包含COI基因及其侧翼序列。序列比对表明其与石泉的2份野桑蚕存在48处碱基差异,聚类分析表明其与岚皋县、山东青州共同聚类,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近。对6份安康野桑蚕在内的19份不同地域来源的野桑蚕及31份家蚕线粒体COI序列进行了单位点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7份中国野桑蚕在67个位点上存在多样性,平均核苷酸差异为25.596,2份日本野桑蚕之间的多态性位点为10个,平均核苷酸差异为10.000;6份安康野桑蚕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石泉县2份野桑蚕与湖南、四川、江苏、湖北等地野桑蚕聚为一大类群,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远,其二是包括本次研究在内的4份安康野桑蚕及山东青州野桑蚕与家蚕聚为一大类群,与家蚕亲缘关系较近,显示出安康野桑蚕复杂多样的遗传特性。研究为深入分析安康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发掘安康野桑蚕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孟刚  彭云武  楚渠 《蚕业科学》2018,44(2):249-256
家蚕(Bombyx mori)由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驯化而来,深入分析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对发掘和利用其基因资源有重要意义。对来自秦巴山区的3份野桑蚕种质材料的线粒体COⅠ基因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与从Gen Bank数据库中获取的15份野桑蚕、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线粒体COⅠ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遗传进化分析。16份中国野桑蚕种质材料之间、2份日本野桑蚕种质材料之间的COⅠ序列分别存在65个和10个碱基的差异;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COⅠ序列中只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与来自中国四川、江苏等地的野桑蚕相比,来自日本、中国山东青州及秦巴山区的野桑蚕具有更为丰富的SNP位点。18份野桑蚕种质材料和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COⅠ序列共定义了25种单倍型,其中野桑蚕18种,家蚕7种。基于18份野桑蚕种质材料、30份家蚕种质材料的COⅠ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18份野桑蚕种质材料的聚类与其地理来源存在一定关联性,四川、江苏等地的野桑蚕各自独立成一枝,来自秦巴山区的5份野桑蚕种质材料分别与来自山东青州、四川地区的野桑蚕聚类;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远,而来源于安康市汉阴县、岚皋县、汉滨区及山东青州的野桑蚕又与家蚕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同是来自秦巴山区的野桑蚕也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也再次佐证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削茧裸蛹保护野桑蚕的蛹体,对该蛹体的发育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桑蚕蛹期13~44 d,小于茧腔保护的历期32~154 d。根据蛹体颜色、复眼着色、触角着色、体皮松软情况可以分为4级,各级历期依次为:7~32 d、2~25 d、2~10 d和1~15 d。野桑蚕蛹体颜色变化无法精确预测蛹的发育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