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对麦套棉铃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类型棉麦两熟棉铃主要品质性状与铃期日照时数时间分布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重与铃龄25~40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加厚盛期和棉仁脂肪、蛋白质累积盛期;纤维长度与铃龄15~25d的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此时正值纤维伸长盛期;与纤维强度关系密切的铃龄25~40d和铃龄40~45d分别是纤维加厚盛期和成熟期;纤维麦克隆值与铃龄25~40d日照时数关系密切。主要时段日照时数与各品质性状的关系皆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采用大田分期播种方法,研究稻米品质与结实期气候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结实期日平均气温和日均辐射量对稻米品质影响显著,其中日平均气温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因子。结实期不同时段日平均气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不同,结实中期日平均气温对品质影响最大,后期次之,前期最小.结实中期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3.
基于知识模型和GIS的作物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区域优势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作物生产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44.
盐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耐盐品种中棉所44为材料,模拟滨海混合盐土成分,研究了正常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75±5%)和轻度干旱(55±5%)下,不同程度盐胁迫(0,0.35%,0.60%,0.85%,1.00%)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铃数和铃重)、生物量、根重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递减。棉田土壤微生物量C和N在棉花各个生育期内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花铃期达到最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N、有效P、速效K等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量C和N基本一致,但降幅较小。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全氮的比值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受盐胁迫的影响大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也表明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转化效率的显著减低。正常灌水条件下各盐分处理的棉花生物量、铃数、铃重、根重、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干旱处理,干旱加重了盐分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抑制效应。土壤微生物量C和N与土壤pH值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N、有效P、速效K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棉株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及施氮量对纤维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设置异地分期播种和施氮量试验,使棉株不同果枝部位棉铃处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或相同果枝部位棉铃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研究棉株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及施氮量对纤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棉株中部果枝铃的纤维长度虽稍高于其他部位,但纤维伸长动态变化及最终纤维长度在不同果枝部位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棉纤维伸长发育期的累积辐热积PTP可综合温光复合因子的效应,其与棉纤维最大伸长速率Vmax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纤维快速伸长持续期T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棉纤维长度理论最大值Lenm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可以作为表征棉纤维伸长发育温光复合因子的指标。当棉纤维伸长发育期内PTP在335 MJm2左右时,Lenm最大(科棉1号、美棉33B分别为30.94、30.31 mm),Vmax在1.3 mm d–1左右,T在16 d左右。氮素水平与温光复合因子对纤维长度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棉纤维长度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PTP减小。当棉纤维伸长发育期内PTP达到240 MJm2时(科棉1号、美棉33B分别为237.6、241.6 MJm2),240 kg N hm2施氮量下的棉铃对位叶叶氮浓度(NA)更适宜棉纤维伸长;PTP低于此值时,增加施氮量(480 kg N hm2)可减小因累积辐热积降低而造成的棉纤维长度缩短的幅度。  相似文献   
46.
麦田间作春甘蓝,小麦对间作甘蓝产生遮荫,使其田间光照显著减弱,地温降低、湿度增大。与单作甘蓝相比,间作甘蓝生长发育特性主要表现为:球叶合抱力下降,球叶数减少,外叶数增多,同时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总干物质积累减少,尤其是向叶球的干物质分配减少,最终经济产量较单作降低25.7%。提高间作甘蓝产量的关键是采用早熟品种和早熟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7.
栽培方法对3-1式麦套春棉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栽培方法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移栽棉大于直播棉,其差异随播期延后而减小;移栽棉纤维伸长早于直播棉,纤维素累积强于直播棉,其程度随播期延后而降低,棉纤维IAAO活性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适时播种条件下,移栽棉棉子(仁)脂肪累积优于直播棉;棉仁棕榈酸、油酸、硬酯酸含量稳定,栽培方法和播期对其影响作用小,豆寇酸与亚油酸变化趋势相反,栽培方法和播期对其有所影响;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棉仁氨基酸累积;就两熟中熟春棉而论,3—1式应选择育苗移栽方法。  相似文献   
48.
结实期气温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结实期日平均气温与不同类型品种稻米胶稠度为二次曲线相关和线性相关.结实期日平均气温22℃~26℃是稻米胶稠度形成的适宜温度,<22℃的低温或>26℃的高温都不利于稻米胶稠度的形成,使米胶变硬.  相似文献   
49.
山东省棉花生产分析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山东省重要经济作物。自1985年以来,山东棉花生产长期处于徘徊滑坡状态。本文从棉花生产经济系统的核心(政策、科技、投入)出发,分析山东省棉花生产演变,理清面临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0.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3:1式直播中熟品种极不利于棉纤维发育。品种对棉籽(仁)脂肪累积影响表现为中早熟品种优于中熟品种,晚播对中熟品种棉籽(仁)脂肪累积影响大于中早熟品种,棉仁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因播期而异,3:1式直播棉棉铃发育受播期影响大,生产上以中早熟品种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