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用6个小麦亲本材料.按照Griffing方法Ⅱ组配了一套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谷蛋白大聚合体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亲本的G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的排列顺序呈现完全一致的趋势。大部分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负值.GMP含量遗传力很高.可通过常规育种提高杂交种的GMP含量。  相似文献   
4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建小麦雄性不育系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综述了基因工程创建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制以及在育种方面的有关应用 ,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3.
猪胆汁引流是近年来兽医界进行经济手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践,人们探索出了许多方法,如胆囊瘘、第二胆囊技术等等。在手术材料、术式、术后处理、收集方式等都有许多进展。但是要想达到长期收集胆汁,而且又不至于明显影响动物的消化功能和增重,却还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根据猪的解剖生理特点,并查阅  相似文献   
44.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优质麦、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抗性较好的品种(系)有56份,其中高抗占13.18%、中抗占12.71%、低抗占23.29%、感虫占20.47%、高感占30.35%。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7个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较稳定的抗性。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新品系18份,没有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优质麦品种,其鉴定结果为生产和育种部门利用抗虫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建立的《作物育种学》试题库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农学1999、2000、2001三届本科学生和农业综合技术管理、种子生产检测与经营2002级专科学生期末考试中应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呈典型正态分布,四届三个专业最高分分别为97、97、96、94、91分,最低分分别为57、48、48、27、49分,平均分分别为74.7、74.4、75.9、72、74。最高、最低、平均分都很接近,得分相对集中的分数区间都在70~79分之间,恰好为成绩曲线的峰值。  相似文献   
46.
超高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亮  卢少源  刘桂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1-9492
分析了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现状及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同品种类型和高产群体结构。从黄淮平原冬麦区来看,选育9 0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小麦,多穗型和大穗多小穗型结合的中间型品种容易获得成功。可以通过改变株型、叶型来控制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过度发展,提高穗叶比、粒叶比来达到增穗增粒之目的。保持适宜的群体、提高穗部表现可能是超高产小麦育种的一种模式。对育种方法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
EMS玉米花粉诱变的M1代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通过对EMS玉米花粉诱变所得种子及M1后代植株性状的观察,对EMS对M1的结实率、出苗率、抽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EMS处理浓度的增加,M1的结实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M1群体的出苗率低,出苗迟缓,持续时间长,每天出苗百分比表现出一种由少至多再至少的平缓发展规律.M1群体的抽雄期表现出早熟、晚熟及同时具有早熟和晚熟变异3种类型.M1苗期变异以叶色变异为主,而成株期以雄穗结构变异为主。  相似文献   
48.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粗缩病性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本文对引进玉米自交系和部分自选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进行了抗粗缩病性鉴定。在鉴定的96份自交系中,大部分表现为感病或中抗,只有P12、P20、BS110、138、6513和E综1214表现高抗,未发现免疫类型。杂交组合中,生产用杂交种绝大部分表现为中感或高感。杂交组合的抗病性与双亲抗病性的中亲值密切相关(r=0.9554)。抗病杂交组合的亲本之一必须达到高抗或中抗水平,用高感自交系作亲本难以选出抗病性好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49.
对来自山西的黑柴胡种子进行温度、清水浸种、沙藏处理和KMnO4药剂处理试验,以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柴胡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沙藏7~12d能明显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但不能使萌发的启动日提前;清水浸种不能提高发芽率,但可使启动日提前;0.25%、0.5%、0.75%的KMnO4溶液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建议柴胡种子萌发的适宜处理为:在20℃下清水浸种12h,沙藏处理7~10d,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苗子生长比较整齐。  相似文献   
50.
选用6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用含有不同浓度PEG-6000的MS培养基模拟干旱胁迫,25 d后对其幼苗的形态和主要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G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数、根长、叶长和胚芽鞘长比抗旱性弱的品种有较强生长势、MDA的含量较低、SOD和POD活性提高较多。PEG浓度越高,差异越明显。因此,可以在100 g/L浓度的PEG处理下,以抗旱的小麦品种作对照,比较叶片数、根长、叶长和胚芽鞘长等性状的胁迫系数、MDA的相对含量、SOD和POD的相对活性,以这些指标简单快速鉴定供试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