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31.
为了筛选适宜于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在旱棚鉴定条件下,以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试抗旱鉴定品种为试材,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修订式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2.
小麦新品种“洛麦22”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对洛麦22产量影响较大的播种期(x1)和播种量(x2)二因素高产优化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播种量的合理配置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并得出洛麦22的优化栽培技术组合,即最佳播种期为10月6~7日,最佳播种量为114.8 kg/hm2。  相似文献   
33.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洛麦2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麦22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中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4.
选用体质量相近和雌雄各半的(40±2)日龄普通级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试验I组、II组和III组,每组20只兔。试验I组每只兔每天分2次灌服氨苄西林共60万单位;II组在灌服与I组相同剂量氨苄西林的同时饮用3?糖萜素水;III组不做任何处理,Ⅰ组和III组饮用清水。通过对其腹泻率、日增质量和日采食量指标的测定,探讨糖萜素对腹泻断乳仔兔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苄西林诱导的腹泻仔兔饮水中添加3?糖萜素,能够显著降低其腹泻率、提高平均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5.
为了筛选适宜于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方法和指标,笔者概述了小麦抗旱性的概念、类型和鉴定原理,对多种抗旱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小麦品种抗旱鉴定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小麦全生育期旱棚鉴定法和抗旱指数是最适宜于抗旱育种和区试工作采用的综合性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6.
杨子光  孙军伟  张珂  孟丽梅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7):1051-1053+1060
利用2005—2018年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试结果,分析了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水平整体表现为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三要素中有效穗数表现为逐渐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株高与最高群体随年份的推进整体起伏不大,呈基本稳定的态势;反映旱肥小麦品种品质的指标湿面筋随年份的推进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稳定时间随年份的推进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小麦品种的抗旱性随年份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可能是育种人员着重提高品种的产量而对育成品种的抗旱性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37.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以8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豫单998、超越1号、浚单20、中科4号、洛玉4号、农大10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萌芽期渗透胁迫对玉米萌发状况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发芽率降低,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降低.其中发芽率和胚根干重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胚根长、胚芽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胚芽干重与贮藏物质与萌发抗旱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达显著,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鉴定玉米萌芽期抗旱性以萌发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讨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选取了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26个,运用反复干旱法对其在苗期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苗期反复干旱法鉴定结果客观、科学,测定方法简便.幼苗存活率与品种的抗旱性趋势一致,抗旱性强的品种存活率高,其可作为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39.
基于小麦应变栽培需要,对豫西地区春季播种冬小麦和引进春小麦品种观察分析,结果表明:2月中旬前播种或3月上旬前出苗的豫麦18小麦品种,在豫西地区可收获产量,但产量较低;春小麦产量一般高于春季同期播种冬小麦产量,但应选择成熟早,灌浆快,后期耐高温品种,注意适期早播,提高穗粒重。  相似文献   
40.
利用2006-2019年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结果,分析了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三要素质均呈缓慢增加态势;品质性状改良缓慢;抗旱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