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进境原木上截获的白云杉齿小蠹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口原木中截获白云杉齿小蠹(Ips perturbattts Eichhoff)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等,并对其检疫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以标记的黑条木小蠹带疫原木及松墨天牛危害马尾松原木作为样木,采用投药剂量80 g/m3、72g/m3、64g/m3、56g/m3,密闭时间12h、16h、20h、24h双因素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下,温度高于15℃,密闭时间12h除害效果小于100%,表明12h内溴甲烷未完全穿透原木而发生作用;投药剂量56g/m3,密闭时间大干或等于20h可保证100%对蛀入深度5~10cm的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或投药剂量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16h亦可保证:100%对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但对蛀入深度超过10cm的松墨天牛幼虫,投药剂量应大于或等于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20h方能100%达到除害处理效果.因此,熏蒸库帐幕遮盖常压熏蒸的最低投药剂量应大干或等于64g/m3,密闭熏蒸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0h,能保证对蛀入深度0~15cm害虫的除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3.
魟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某种鱼场从日本引进魟鳟鱼发眼卵,鱼苗上浮时暴发流行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年春季鱼苗上浮时,都有这种急性传染病发生,死亡非常严重,有时上浮的稚鱼全部死亡,致使该场几年鱼苗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89年,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用CHSE—214细胞从发病濒死的稚鱼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e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其形态学特性、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内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新分离的IPNV(代号IPNV—5)在CHSE、PG、RIG—2等细胞上增殖良好,且可引起良好的病变,病毒滴度达10~(5.5)TCID_(50)/0.05ml,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病毒对乙醚不敏感,耐酸,耐碱,对热比较稳定,0.5%的胰蛋白酶不能完全灭活,病毒的复制不受FUDR的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存在细胞质中,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为67nm,属RNA病毒。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健康的魟鳟稚鱼苗,有明显的感染力并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时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将死亡鱼病料接种CHSE细胞回收到了IPNV。  相似文献   
34.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检疫和诊断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的检疫和诊断孙颖杰孙延峰潘凤城苏永生刘宏智徐景清曹运良张杰卢桂琴*(大连动植物检疫局116001)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呼吸和生殖综合征病毒(PRRSVirus)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987年首先报道于美国,随后...  相似文献   
35.
登录GenBank下载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N基因序列,依据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随机结合渗入法,建立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成功构建了检测TGEV的标准DNA模板,循环阈值(Ct)与标准DNA模板在1.0×10-1.0×107拷贝/μ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该方法用于检测TGEV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与常规PCR相比可以提高100倍,可以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快速检测。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82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和普通PCR检测结果100%相符。  相似文献   
36.
37.
中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4-3可产生活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强的纤维素酶.通过检测CMC酶活性,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其产酶的影响.通过破壁处理,检测不同部位粗酶液中的CMC酶、滤纸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了其纤维小体中三种酶组分的分布和比例.结果显示,利用滤纸和纤维二糖作为底物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分别为144 h和72 h;产酶最佳温度为40℃,pH值为7.5,纤维二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培养144 h,CMC酶、滤纸酶及β-葡萄糖苷酶在上清液、未破壁菌体悬浮液与破壁菌体悬浮液中的活性比分别为9:1:1,14:4:3和6:3:4.  相似文献   
38.
新西兰没有或少有世界其他地区流行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一方面得益于与其他大陆地区分隔的天然性屏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有完善的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及应对体系。本文简述新西兰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应对监控程序及新西兰在疾病防控上取得的成绩,并就改进我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9.
石鲽鱼鱼苗中一种弹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养殖石鲽鱼(Kareius bicoloratus)鱼苗中分离到1株弹状病毒(080113株).用研磨离心除菌后的组织匀浆液,接种11种鱼类细胞系.结果在鲤上皮瘤细胞(EPC)和肥头鲤细胞系(FHM)等8种细胞中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在鲤上皮瘤细胞(EPC)中的滴度最高.对该毒株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080113株对温度和pH敏感;对5′-碘-2′脱氧尿密啶(IUDR)不敏感;对氯仿敏感,提示是一种有囊膜的RNA病毒.制备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到在细胞质中有大小为(80~118)nm×(28~55)nm、形态为典型的弹状的病毒粒子.SDS-PAGE电泳分析该毒株的蛋白质图谱,结果表明该毒株有5条主要的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200 000、56 000、42 000、29 000和24 000.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和牙鲆弹状病毒(HRV)等水生动物弹状病毒特异性引物对该毒株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用HRV的引物能扩增出阳性片段.对该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发现与HRV的参考序列有99%以上的相似性.因此,初步鉴定该毒株为牙鲆弹状病毒.  相似文献   
40.
为了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特异性抗原N蛋白,用于检测血清中抗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本文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扩增N基因。扩增片段通过NdeI和NotI酶切位点插入表达载体pCold I。重组蛋白通过pCold I载体转化,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为58kDa的融合蛋白,可被PPRV感染动物血清识别,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用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PPRV血清的间接ELISA方法,与国外标准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达98.3,为建立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