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37篇
  32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赵凤梅  孙磊  刘国峰  刘文韶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61-261,196
本文介绍了香椿芽冬季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有:品种选择、适时移栽、大棚管理、采收、拆棚移栽等。  相似文献   
14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田播后苗前使用异丙草胺72%乳油70—80mL/667m^2,对大蒜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有较长的持效期,对大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3.
草原毛虫(Gynaephora spp.)是青藏高原牧区的重要害虫.别名红头黑毛虫、草原毒蛾,属毒蛾科.其在西藏草原发生的主要种类是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ginghaiensis Ghou et Ying).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检测‘亚历山大’葡萄果实中萜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单萜类物质的积累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为揭示玫瑰香型葡萄香气物质的积累规律和香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从果实转色后至成熟期,每周取样一次,每次随机取样80-100粒,去籽去梗后榨汁,离心取上清液用于香气物质测定,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采集到的质谱图用NIST 05谱库检索,并根据已有标样的色谱保留时间和保留指数,确定香气成分的化学组成,利用已有的化合物制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根据DXS的ORF序列设计引物,以充分成熟的样品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为模板,通过多次独立PCR扩增获得‘亚历山大’DXS的ORF片段,根据测序结果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根据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8个关键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使用Ubiquitin,EF1-α和GAPDH 3个看家基因做为内参,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这些基因的转录丰度。【结果】从转色后至成熟期,在检测到的所有单萜中里那醇和香叶醇的含量远高于其它单萜,多种萜类浓度逐渐上升,其中里那醇、月桂烯、柠檬烯上升6-8倍,香叶醇、萜品醇、香叶醛和萜品油烯上升2-3倍,玫瑰醚和橙花醛含量变化较小,果实中里那醇、香叶醇、氧化玫瑰和月桂烯的含量高于嗅闻阈值。在单萜生物合成早期途径中,DXS1的表达从转色开始缓慢上升,在花后15周迅速上调,上升约5倍。DXS3则从12周开始迅速上升。DXR表现出波动变化规律。HDR的表达量在前期合成酶基因中是最高的,能达到DXS1、DXS3、DXR的10-20倍;在合成途径中期的2个基因FPPS和GPPS,从转色后至成熟期表达量持续上调,FPPS的表达量上升了4倍,GPPS的表达量上升了2倍;在合成途径的后期,Liner-syn和Terp-syn在花后的11-15周都出现表达量升高,所有基因在花后17周出现明显的表达下降。单萜总量从花后12-16周迅速积累,这与同期DXS3、DXR、HDR、GPPS、FPPS的表达上调的趋势相一致。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萜类总量与DXS3的相关系数为0.831。‘亚历山大’DXS1的cDNA的开放阅读框全长2 151 bp,编码716个氨基酸,通过多次独立克隆后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在该序列中发现了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导致4个位置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结论】单萜合成途径中多个关键酶基因后期表达上调,导致成熟过程中单萜化合物含量上升2-8倍,DXS3与单萜总量的积累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5.
4种荷兰菊品种耐热性生理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从比利时引进的4个荷兰菊品种,进行耐热力鉴定,测定不同热处理下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指标可用于荷兰菊叶片耐热力测定.该试验所测定的4个荷兰菊品种中,以安德较耐热,紫球次之,粉花、香叶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146.
瘠薄亚表层施磷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大豆磷高效利用,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在贫磷的亚表层土壤里施过磷酸钙,研究不同磷用量0 kg·hm~(-2)(T_0)、30 kg·hm~(-2)(T_1)、60 kg·hm~(-2)(T_2)、120 kg·hm~(-2)(T_3)、240 kg·hm~(-2)(T_4)对大豆黑农48的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对磷的反应较弱,施磷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株高、干物质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SPAD值表现为T_3T_2T_4T_1T_0,其中T_3与T_0处理差异显著,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未显著;大豆结荚期(R4)表现为: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根系指标及干物质质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施磷促进大豆根长、根表面积增大,根瘤数的增加,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施磷量≥120 kg·hm~(-2)的处理与≤30 kg·hm~(-2)的处理差异达显著;大豆产量施磷处理与不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但年季间略有差异,2016年最佳施磷处理为T_2,T_3比T_0处理增产10.5%~12.1%,2017年最佳施磷为T_3处理,盆栽产量为73.0 g,且表现为T_3T_2T_4T_1T_0的趋势,T_3处理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两年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在瘠薄缺磷的土壤上进行亚表层磷培肥,最佳施磷处理为T_3,即120 kg·hm~(-2)时为最佳施肥量,能够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对大豆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7.
该文介绍了谯城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谯城区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学引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转化利用新技术;发展畜牧业、推广过腹还田等。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大荔县农业土壤490 个采样点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氧、有效磷、速效钾等基本元素进行检测,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对土壤养分中的上述元素做出一个描述性概括,结果发现:大荔县农业土壤以碱性为主;有机质含量属于中度缺乏状态,全氮则是轻微缺乏状态;碱解氮则属于较缺乏状态;有效磷含量则是中等偏低;速效钾的含量为适量偏丰富。从测定结果中可知道,大荔县农业土壤可采用改变土壤酸碱性、加大氮肥和磷素的投入量来提升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9.
细菌体内的磷酸化蛋白可以使多种氨基酸如组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等发生磷酸化,对蛋白进行修饰,进而调节菌体生长、毒力和耐药等多种生理学功能。eSTK是位于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种磷酸化蛋白,具有与真核生物细胞内相似的催化反应区和细菌所特有的胞外区,这个胞外区域被称为PASTA。近年来发现,PASTA-eSTKs能够调节细菌菌体内多种物质的合成以及生命活动,包括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胞形态、细胞分裂和孢子的形成等,但在细菌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细菌产生了特有的蛋白磷酸化调节机制,因而,PASTA-eSTKs在不同的菌体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有一定差异。论文就eSTKs通过PASTA对细菌分裂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探讨该蛋白激酶对细菌细胞分裂和形态调节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肥料添加剂NAM(由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成分组成)对寒地大豆生育性状、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应用NAM肥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大豆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减少20%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应用NAM肥料添加剂处理的大豆未减产,NAM肥料添加剂是实现化肥减量、缓解大豆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