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喷施叶面肥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所以在使用叶面肥时首先要明确使用的目的和土壤、作物特点,不能盲目。叶面肥的营养元素主要是弥补土壤施肥的不足,或是平衡作物营养,或是在作物某一生育时期缓  相似文献   
22.
全膜双垄沟播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看,全生育期和出苗-吐丝期均以T1处理的平均值最高,比T2和CK高1.0和0.9个百分点,出苗-吐丝期高0.9和1.5个百分点;处理间0-200cm土层含水率以七叶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1.4和2.6个百分点,以拔节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4和0.3个百分点,乳熟-成熟期T1比T2高0.9个百分点、比CK低0.6个百分点.(2)全生育期浅层土壤(0-40cm)各层平均含水率看,T1比T2和CK高1.0和1.7个百分点,以0-20cm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1.2和2.2个百分点,30-40cm,T1比T2和CK高0.9和1.3个百分点,80-200cm,T1比T2高0.7而比CK低1.0个百分点.(3)从全生育期0-40cm土层温度平均值看,T1比T2和CK高0.7和2.7℃,其中以苗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0.6和5.1℃,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6和0.5℃.试验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明显改善土壤温、湿度状况,是旱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3.
1、不要施硫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施后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碳酸氢铵俗称“气肥”,挥发出大量氨气,极易引起肥害。2、不要施氯化钾等含氯化肥。因氯离子会使蔬菜淀粉和糖含量降低,品质变劣,产量降低,而且氯离子残留于土壤中,易导致土壤板结。3、不要多施磷酸二铵。因蔬菜需要大量的氮素和钾素,需磷较少,如黄瓜需氮磷钾之比为3∶1∶10,芹菜为2∶1∶5,番茄为6∶1∶12。而磷酸二铵含氮18%,含磷46%,无钾素,不能满足蔬菜的全面营养需要。而且,施用时不要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施,以免引起氨的挥发造成氨害。4、不要单独施…  相似文献   
24.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气候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与χ2检验方法,根据临夏地区1950~2012年63年的气候资料,对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气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夏季平均气温(7月)、冬季(1月)平均气温之间有显著关系。厄尔尼诺与临夏降水呈负相关,有86.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冬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有69.6%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夏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有65.2%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造成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减小,气候有大陆性减弱趋势。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呈正相关,有78.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冬季月平均气温呈反相关,有66.7%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夏季气温呈正相关,有55.6%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临夏地区往往降水增多,气温年较差增大,气候有大陆性增强趋势。在每个年代的初期,临夏地区降水偏少几率较大,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几率较大,为56.6%。  相似文献   
25.
杨文凯  杨文月  孙玉莲  黄成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17-2419,2438
通过对临夏州广河县玉米裸地及双垄地5、20 cm土壤温湿度进行分析,掌握旱作农业田间变化规律,为广河县旱作农业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数据,可将数据转化成服务材料随时服务于地方政府及农业部门,为当地更好地利用热量资源提供更精确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6.
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气候动态预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是马铃薯环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了探索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和建立温、湿度引起发病的预测模型,利用临夏地区马铃薯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不同发病阶段和发病区域气候条件以及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把马铃薯环腐病划分为以临夏市为代表的半干旱区和以和政县为代表的阴湿气候区,从发病早期到晚期,划分为两个区域两个阶段,建立了临夏地区马铃薯环腐病发病区域不同发病阶段的预测模式。实现马铃薯环腐病气象预测;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3%以上,为临夏马铃薯推广栽培及病虫害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干旱年份全膜双垄沟播(T1)、平铺覆膜(T2)以及露地平作(不覆膜,CK)3种种植方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探求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旱区玉米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0~20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看,全生育期以T1处理的平均值最高,比T2和CK高0.3和0.5个百分点;处理间0~200 cm土层含水率以出苗~7叶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高0.7和3.2个百分点,以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高0.4和0.0个百分点,乳熟~成熟期T1比T2高0.4个百分点、比CK低0.5个百分点。(2)从全生育期浅层土壤(0~40 cm)各层平均含水率看,T1比T2和CK高0.5和0.9个百分点,以20~40 cm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5和1.3个百分点,40~80 cm土层,T1比T2和CK分别高0.4和0.5个百分点,80~200 cm土层,T1高出T2 0.5而低于CK 0.4个百分点。(3)全生育期0~40 cm土层温度平均值看,T1比T2和CK高0.7℃和2.5℃,其中以苗期差异最大,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4.9℃,吐丝期差异最小,T1比T2和CK分别高0.8℃和0.7℃。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明显改善土壤温、湿度状况,是旱区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8.
畜牧业成为了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粮食转化速率、农村就业扩大化、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畜牧业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重点研究了畜牧兽医学科在畜牧业的实践问题以及对今后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建议,对今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种植最适宜区为海拔1 800m以下地区,适宜种植中熟、晚熟品种;适宜区为海拔1 800~1 900m,适宜种植中熟、中晚熟品种;次适宜区为海拔1 900~2 000m地区,适宜种植早中熟、中熟品种;可种植区为海拔2 000~2 300m,属高寒阴湿气候,以种植早熟品种为主;不可种植区为海拔2 400m以上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严重不足,难以达到玉米气候生态条件,不宜种植。建立的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的产量气候预测方程,预测准确率均达80%以上。【结论】根据预测模型和气象因子可以科学制定种植结构并调整规划,以指导临夏地区玉米的科学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0.
阐述临夏州境内主要河道、库区水资源综合现状,并进行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对应关系的分析。资料显示,城市用水正面临着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如何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充足和用水安全,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重要任务。该文结合临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