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评价贵州省水城河水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水城河湿地公园1号舞彩钢桥、勘探二队、六盘水实验二中、人民广场和荷城花园5个采样点的水样品,以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测定了各采样点水体的蚕豆(Vicia faba)根尖细胞微核率(MCN‰)及污染指数(PI)。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评价贵州省水城河污染状况,并分析造成水城河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5个采样点水体处理的根尖细胞微核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湿地公园1号舞彩钢桥水样(PI=3.23)为中度污染,勘探二队(PI=4.41)、实验二中(PI=5.17)、人民广场(PI=6.58)和荷城花园(PI=6.89)的水样均为重度污染。表明湿地公园1号舞彩钢桥至荷城花园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水城河上游至下游水污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六盘水市龙胆科植物的资源及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分布有龙胆科植物9属28种1变种,其中龙胆属(Gen-tiana)植物最多,有13种,其次是獐牙菜属(Swertia)植物,有7种1变种,并编制出分属检索表,对龙胆科药用价值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龙胆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对龙胆属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草甸龙胆 G.praticola、翼萼龙胆 G.pterocalyx、滇龙胆 G.rigescens 和头花龙胆 G . cephalantha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SOD)和淀粉酶同工酶(AMY)的酶谱和亲缘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5种龙胆属植物的3种同工酶共显示29条酶带,其酶带数和相对迁移率不同,酶活性也存在差异;2)红花龙胆与翼萼龙胆的亲缘关系较近,滇龙胆与头花龙胆的亲缘关系也较近。5种龙胆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无尾两栖类的遗传变异、系统发生、亲缘关系及种属鉴定等提供参考,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对六盘水市7种无尾两栖类动物的肝、肠组织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无尾两栖类的EST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种族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同一物种不同组织的酶谱差异性较小,不同物种同一组织酶谱差异性较大,并且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的酯酶同工酶酶带之间的差异较小,物种亲缘关系较远的酯酶同工酶酶带之间的差异较大。酯酶酶谱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物种间形态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贵州龙胆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鉴定及资料考证,对贵州龙胆属(Gentiana)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有龙胆属植物29种1变种,分属6个组,其中小龙胆组植物最多,有18种1变种;其次为多枝组,有4种;微籽组有3种;狭蕊组有2种;最少的为秦艽组和龙胆草组,各有1种。可入药的有22种,占贵州该属总数的73.33%,绝大多数种类以全草入药,极少数种类以根茎入药。同时编制出分种检索表,并对龙胆属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优良健壮的组培苗,建立头花龙胆的无性快繁体系,以六盘水采头花龙胆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芽的增殖与继代、根的分化培养。结果表明:MS+NAA0.2mg/L+6BA0.4mg/L培养基适宜诱导,诱导率为93.3%;MS+NAA0.1mg/L+6BA0.3mg/L培养基适宜增殖分化,增殖系数达10.2;MS+NAA0.1mg/L+6BA0.1mg/L培养基适宜生根,接种30d即可生根,生根率100%,同时也适宜增殖。  相似文献   
17.
羽叶蓼及变种赤胫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六盘水境内羽叶蓼及变种赤胫散的4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羽叶蓼与变种赤胫散POD同工酶酶带共10条,羽叶蓼酶带数为3条,赤胫散不同居群酶带数为4~9条。DP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羽叶蓼单独聚为一支,赤胫散4个居群聚为一支。羽叶蓼与赤胫散遗传差异较大,支持赤胫散从羽叶蓼的变种上升为独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8.
19.
为弄清贵州特有药用植物永思小檗(Berberis tsienii)和威宁小檗(B.weiningensis)以及广布种金花小檗(B.wilsonae)的种间与居群间的系统关系及遗传结构,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与PCR直接测序法,对小檗属3种植物7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蓼属头状蓼组种间亲缘关系,探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蓼属的分类价值,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蓼属头状蓼组5种植物进行了POD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蓼属头状蓼组5种植物POD同工酶酶带共8条,不同种间POD同工酶酶谱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羽叶蓼与火炭母的亲缘关系较近,尼泊尔蓼与羽叶蓼、火炭母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POD同工酶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反映种间的遗传差异,对于探讨种间亲缘关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