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8篇
  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秸秆的综合利用日益受到关注,为利用轻度炭化技术制备的生物炭以提高玉米秸秆的燃烧值,降低其运输、储存成本,采用微分热重分析仪(DTG)研究了轻度炭化的玉米秸秆生物炭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通过TG-DTG三点法得到生物炭的燃烧点为303.89℃。利用Arrhenius方程,可知玉米秸秆生物炭的燃烧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35.45kJ·mol-1。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低平易涝耕地土壤盐分障碍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研究超薄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有机水稻生产,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及其对稻田杂草、用水量、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生物降解地膜(QTH)可以有效地保温保墒,并有效抑制杂草;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糙米率和精米率,使产量提高了14%,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38%.  相似文献   
14.
明清民居、青石老街、炒米花、磨豆腐、吃茶干……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存在于许多人儿时记忆中的乡村景象,在快速的城市化中日渐消亡了。如今,南京江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金花村”为依托,打造都市后花园和农民生活乐园,不仅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也让那些迷失在大都市里的人们重新找到了失落的乡愁。  相似文献   
15.
茶树叶片毛状体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在茶叶外观质量以及茶树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双荧光分子互补(BiFC)试验、GUS活性染色试验以及过表达试验对茶树叶片毛状体相关候选基因CsbHLH024CsbHLH133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CsbHLH024/CsbHLH133和CsTTG1蛋白在植物中能够相互作用,并且它们的启动子能够在叶片组织中驱动下游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将它们分别过表达到野生型拟南芥Col和对应的拟南芥纯合突变体中,发现它们能够影响拟南芥叶片毛状体的形成,恢复突变体的表型,并引起毛状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茶树叶片毛状体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2~51 kW轮式拖拉机三个系列的前桥壳体的工艺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了三桥共线的流水生产线加工工艺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17.
土壤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药在人类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草害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其中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残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现综述了土壤农药残留及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沼渣3.00×104kg.hm-2处理的有效分蘖比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多3~6个,抽穗期比空白对照提前6d,成熟期提前3d;在产量构成因子中,常规施肥+沼渣3.00×104kg.hm-2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穗长增加0.2cm,每穴穗数增加2.5个,穗粒数增加0.5个,谷草比提高0.02,千粒重提高0.30g,而结实率下降1.2个百分点;施入沼渣肥3a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常规施肥+沼渣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提高,但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方面,只有常规施肥+沼渣3.00×104kg.hm-2均提高,而其它处理的含量增减不一。  相似文献   
19.
创新黄淮井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农田水分管理模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栽培主要路径。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互作显著(P 0.05)影响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黄淮井灌区不同地点间夏玉米品种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 0.05),其不同基因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高产量水平的夏玉米品种有高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其产量构成因子如收获穗数和穗粒数与此正相关。高水分条件下,登海605易于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矮单268更易于在水分亏缺或逆境条件下,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