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甜椒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研究其对甜椒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子叶期至二叶一心期,适当增加多效唑的浓度可取得令人满意的壮苗效果;多效唑的浓度过高对甜椒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副作用,多效唑的浓度超过600mg/mL植株均矮小细弱,叶片皱缩。  相似文献   
82.
茶树-苜蓿间作条件下主要生态因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茶树与苜蓿间作条件下主要生态因子特征.结果表明,在盛夏季节,间作能降低茶园光照强度、空气温度,提高系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改善土壤温度和物理性状,且随着间作密度的增加其效应更加明显.试验表明茶树-苜蓿的合理间作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促进茶园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3.
苹果金纹细蛾近年来呈严重发展趋势,严重果园被害率100%,虫叶率为40%~65%,单片叶子上虫斑数可达3~8个,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7月下旬叶片便大量脱落,严重影响当年果品产量,利用性诱芯防治金纹细蛾,成本低,方法简便,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项较好措施。在减少2次农药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性诱捕器防治效果与常规防治区效果相当,苹果品质得到改善,价格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建议在陕西省礼泉县及相关县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文章立足永德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探讨应对的方法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5.
本文主要通过matlab编程处理音频信号,并设计基本回声系统、IIR和FIR滤波器,分析信号的时域、频域及音频信号的特点,最终得到对音乐信号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微波前处理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维杰  杨光  刘灿召  耿玮蔚  袁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21-16223
[目的]提高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缩短其生产时间。[方法]以玉米原淀粉为材料,对其施加40 W/g的超声波处理10 min,然后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pH缓冲液制备微孔淀粉,研究各因素对微孔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其他因素固定不变,当反应温度为30 ℃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最低,反应温度在50-55 ℃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较高;缓冲液pH值在5.0-5.5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较高,缓冲液pH值高于5.5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急剧下降;当缓冲液pH值为5.0,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12 h,α-淀粉酶用量为75 U/g,葡萄糖苷酶用量为46 U/g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最高,达132.8%。[结论]微波预处理可提高微孔淀粉的吸油率。  相似文献   
87.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赤松(P.densiflora)是重要的用材与绿化树种,随着大面积油松和赤松人工林的栽植与成林,油松和赤松疱锈病亦相继发生。油松与赤松疱锈病是两针松类枝干上的重要病害,早于1966年在辽宁省海城地区的赤松人工林内发现,近年来,清原县海阳林场及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宁城县黑里河林场的油松与赤松接续发生。据清原县海阳林场1980年的初步调查,有的林分发病率达  相似文献   
88.
甘肃省玛曲县1981~2010年气候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河曲马场地面气象站提供的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观测数据,对玛曲县1981~2010年的温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0年间年平均温度为1.7℃,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1998年和1999年温度上升剧烈,增温异常;同一年内1~12月平均温度接近于正态分布。年际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向干旱方向发展,同一年内最高气温与最高降水量均出现在7月,雨热同期。平均日照时数为2 594h,呈缓慢上升趋势。降水量与日照时数负相关,月平均温度与降水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2014—2018年,对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开展访问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及活动通道。在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亚洲象跨境保护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同,在人象冲突中,中方给予遭受亚洲象损害方一定程度的补偿,而老方因经济条件所限难以兑现补偿,造成民众抵触情绪。边境各国经济发展影响到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的发展,提升中老边境区域两国边民收入是开展跨境联合保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0.
徐庆勇  唐召春 《种子科技》2000,18(6):320-321
种子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是指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推力和市场拉力的作用下 ,农业科研部门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所提供的良种被生产、经营部门利用并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研究表明 ,种子产业化是商品生产的技术经济活动 ,是以良种为主要投入资源进行传统种子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 ,它的主体是种子经营企业 ,即种子公司。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种子产业化不断深化和完善 ,产业化的主体已经超出了原来的范畴。1 种子产业化主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