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将菊花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胁迫处理,动态测定叶片光合能力(Pm)并记录叶片受伤害程度;在胁迫处理后每隔一天取出5株进行恢复生长,记录株高与节数增加值,测定各恢复阶段的光合速率(Pn)与暗适应下的初始荧光效率(F.)、最大光化效率(Fv/Fm)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温造成上位新生叶无法展开,中、下位叶出现黄斑、叶片反卷、下垂、干枯等受害症状,叶片的最大光合能力(Pm)明显下降,CO2补偿点升高.高温胁迫解除后,遭受低强度胁迫的植株可较快恢复生长,恢复40d后的高生长及节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高强度胁迫导致Fo持续升高,Pn与Fv/Fm则大幅度降低,菊花幼苗出现不可逆伤害,最终在恢复过程中死亡.  相似文献   
22.
23.
沾化县冬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沾化县冬枣产业在生产、销售、体制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4.
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CDDP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来源保守DNA 序列多态性(CDDP)标记技术,探讨50 个不同花径、瓣型、花色的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 性。筛选的19 条CDDP 引物,共产生234 个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12.32 个条带,其中211 个(90.17%)为多态 性条带。菊花品种间的SM 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17 0 ~0.944 7,平均0.733 0。至少需要2 条引物组合(WRKY- R2 和WRKY-R3)可以完全区分50 个品种。UPGMA 聚类结果表明,所选的菊花品种基本按花径聚类,与瓣型和花 色无直接关系。研究表明CDDP 技术可有效用于菊花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25.
硝酸钙处理对菊花扦插生根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切花菊品种‘万盛’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a(NO3)2处理对菊花扦插生根及其过程中插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 mg·L-1 Ca2+处理的生根数最多,而且插穗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比对照明显增加,而80 mg·L-1Ca2+处理的生根数、插穗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以及生根率比对照减少。60 mg·L-1 Ca2+处理的SOD、POD、CAT和APX活性与其它处理相比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在菊花扦插过程中,采用适当浓度的Ca2+处理可以提高插穗叶片SOD、POD、CAT和APX等保护酶的活性和降低MDA含量,从而促进菊花扦插生根,并提高扦插苗品质。  相似文献   
26.
硝态氮影响菊花根系形态结构变化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硝态氮处理下菊花根系外观形态和解剖结构、根系和叶片中硝态氮含量、内源激素水平以及根系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和侧根发育特异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揭示硝态氮对菊花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分子基础,为氮素高效利用的菊花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菊花扦插生根苗的水培试验,用10 mmol·L~(-1) KNO_3处理(对照为不含N元素的Hogland营养液)后,分别在第0、1、3、7、14、21和28天观察菊花根系外观形态和解剖结构,测定根系和叶片硝态氮(NO3-)、吲哚-3-乙酸(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克隆菊花根系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CmNRT1.1、CmNRT2.1、CmNAR2.1和侧根发育特异转录因子基因CmANR1的c DNA保守序列片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它们在根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的根系总根长、平均直径、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至处理第3天均没有显著差异,但第7天时均显著增加,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增加的幅度增大。显微观察第28天时的根横切面表明,与对照相比,1级根、2级根和3级根的维管束直径和维管束占根横切面的比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的根系和叶片的NO_3~-含量分别在处理第7天和第14天时达到高峰(峰值分别为0.45和0.35 mg·g~(-1) FW),之后虽有所回落,但与对照相比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对照的根系和叶片硝态氮含量分别保持在0.17—0.27 mg·g~(-1) FW和0.16—0.22 mg·g~(-1) FW)。处理的根系、叶片的IAA和CTK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根系IAA和CTK含量高峰在第7天出现,叶片的在第14天出现,而对照的IAA和CTK含量无明显变化。处理的根系硝态氮信号感应和低亲和型转运蛋白基因CmNRT1.1的相对表达量高峰出现在第1天(对照也为第1天);高亲和型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CmNRT2.1和二者的互作蛋白基因CmNAR2.1的相对表达量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对照在第3天稍微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菊花侧根发育基因CmANR1的相对表达量在第7天达到高峰(对照为第14天)。硝态氮处理后这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表达趋势也相似,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再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它们均受硝态氮信号诱导。【结论】菊花根系能通过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和侧根发育基因的表达来响应生长介质中的硝态氮信号,进而调控根系构型的改变,来提高菊花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7.
树月季‘雪山娇霞'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自育的优良树月季品种‘雪山娇霞'的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是春季的越冬芽.最佳的启动培养基是MS+6-BA0.5~1.0 mg/L+NAA0.05~0.1 mg/L,其诱导率可高达96,继代培养基用MS+6-BA1.0 mg/L+NAA0.1 mg/L时,可保证较高的增殖率和良好的生长状况,IBA生根效果优于NAA和IAA,以1/2MS+IBA0.1~0.3mg/L为最佳.组培苗的瓶外生根可降低生产成本并缩短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28.
为了建立茶用菊花‘金丝皇菊’快繁体系,以‘金丝皇菊’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培养、生根壮苗、炼苗移栽及苗圃管理,建立一套适合‘金丝皇菊’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金丝皇菊’初代培养的最佳表面消毒条件为15%次氯酸钠消毒20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3 mg·L-1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16-BA+0.1 mg·L-1NAA+0.4%活性炭,接种28 d后平均生根数可达17条,生根率100%;炼苗时间为1.5 d左右较为合适。初步构建‘金丝皇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金丝皇菊’的优质高效产业化栽培用苗与种苗脱毒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