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10年在北京市和安徽省的4个试验点开展了5次试验研究,比较甜菜夜蛾4种性诱芯的诱蛾性能.诱芯A、B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诱芯C、D来自北京某公司.采用干式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各试验均设2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诱芯A、C、D诱芯的1.94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类似地,诱芯B的最大诱蛾量也是A、C、D诱芯的1.87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2.
<正>三化螟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近50年来曾几经起落,近3年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均已超过二化螟,2000年全县发生面积达129.5万亩次,全年灯下累计诱蛾量达11225只,为近20年之首。与重发的60~70年代相  相似文献   
103.
中稻白叶枯病发生与品种、施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了中稻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发病情况及抗病性变化 ,结果表明 :品种间白叶枯病发生差异较大 ,感病品种 (汕优 6 3、协优 5 7)发病程度一般都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较抗品种 (镇稻 5 11、96 0 2 )发病程度虽然有所增加 ,但增长幅度较小。各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测定结果与人工接种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综合考虑品种抗性和产量因素 ,中籼品种以 9311、镇籼 12 2、96 0 2 ,中粳品种以 80优 12 1、83-D产量高、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4.
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炭疽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对西瓜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西瓜生长安全。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间隔7d施药1次,连续施药3次,每1hm2商品用量195~240g,对水900L用手动喷雾器进行细水喷雾,第3次药后7d病指防效可达82.86%~88.49%,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建议5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使用量为195mL/hm2。  相似文献   
105.
控制棉铃虫大面积猖獗危害的根本途径在于准确测报,综合协调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根据我县棉铃虫1~4代发生量逐代呈直线上升这一规律,必须采取"治早治小、治上压下、降低基数、减少后患"的防治原则,具体说就是"监测1代、挑治2代育天敌,狠治3代压基数,主攻4代控为害,巧治5代保丰收".其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如下: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及其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小麦病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等药剂单用或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单用及与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混用均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较好.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200mL/hm2或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L/hm2+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g/hm2,在小麦始见花期第1次施药,间隔7d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达90%以上,增产率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07.
除草剂茶园行间定向喷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克无踪水剂、20%百草枯水剂、10%草甘膦水剂在茶园行间定向喷雾,可有效防除茶园马唐、狗尾草、狗牙根、小飞蓬、苦荬菜、碎米莎草等杂草,施药后30天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20%克无踪水剂3 750 ml/hm2、20%百草枯水剂3 750 ml/hm2均达96%以上,10%草甘膦水剂16 875 ml/hm2达93%以上。克无踪、百草枯施药后2小时杂草叶片即开始失绿、枯萎,施药24小时后大部分杂草干枯死亡;草甘膦施药后4~7天开始出现症状,施药后15天杂草基本枯死。综合考虑除草效果、施药成本等因素,防除马唐、狗尾草、小飞蓬、碎米莎草等一年生杂草,用20%百草枯水剂2 250 ml/hm2或10%草甘膦水剂11 250~16 875 ml/hm2;防除辣蓼及多年生杂草狗牙根、苦荬菜用20%克无踪水剂3 750 ml/hm2或20%百草枯水剂3 750 ml/hm2或10%草甘膦水剂16 875~22 500 ml/hm2。  相似文献   
108.
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是模糊相似方法中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预测年份各相似因子的数值(固定样本)与历史上各年度相应值的离差均方比综合评价固定样本与历史样本在多因子水平上的相似程度,估计预报量的等级;该方法与模糊相似优选比方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对相似因子无排斥性、结果准确等优点。我站1991、1992连续两年使用该方法预测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测结果与实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09.
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水稻白叶枯病流行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7月中、下旬的4个气候因子作为相似因子,应用离差均方比相似分析法预测1991、1992年双季晚稻白叶枯病流行程度,预测结果和实况完全相符,为双晚白叶枯病中期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油菜菌核病田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本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解本病田间分布情况,确定调查取样方法,我们于1990年5月病情稳定期,选取栽培管理条件好、长势均匀的油菜田10块。每块田连查1000丛,逐丛调查病株数和各病级数,将结果记于方格纸上。将所得调查资料,经采用扩散系数、种群聚集指数、Iwao 法等6种方法统计分析,均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