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以莎车县扁桃品种纸皮为试验材料,通过果园田间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扁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扁桃坚果的产量,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扁桃的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是各处理之间的扁桃产量有所差异,以处理12(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2.0:0.9)的扁桃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每年施尿素102 g/株,磷酸二铵922 g/株和硫酸钾477 g/株,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60 kg/667 m2,增收2 702元/667 m2。综合扁桃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产投比分析,扁桃较合理氮磷钾比例为处理12,在此条件下,扁桃平均产量可达到258.9 kg/667 m2。  相似文献   
52.
根据猪捷申病毒(PTV)Swine/CH/IMH/03株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全长基因组重组质粒pSK—PTVFL为模板扩增了3D基因,并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阳性质粒转化BL21(DE3),阳性菌经0.3mmol/L IPTG诱导后,进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3D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6.1%,且重组蛋白能与PTV Swine/CH/IMH/03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3D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为开发相应的鉴别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以桑树(Morus alba)为材料,研究了桑树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对不同p H模拟酸雨的响应特点,旨在揭示酸雨对植物光合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无酸雨处理(CK)的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模拟酸雨处理却明显提高了桑树叶片午休期间的净光合速率。在"光合午休"期间,CK的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升高,经相关性分析,此时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此时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CO2同化受到抑制导致的,而各模拟酸雨处理下的相应参数的变化趋势与CK相同,其中胞间CO2浓度低于CK,而气孔导度值高于CK,说明模拟酸雨处理可促进桑树叶片光合午休期间的气孔开度和CO2同化。大气温度与蒸腾速率、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光合午休期间,大气相对湿度接近全天最低值,说明桑树叶片CO2同化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的匮乏,p H≥4.5模拟酸雨各处理的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和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都高于CK,而水分利用效率与CK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模拟酸雨可促进桑树叶片光合作用过程的水分供应。p H 3.5模拟酸雨处理的光合日同化量、日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CK(P0.05),而p H 4.5和p H 5.6处理中的相应参数值均高于CK。以上结果说明,p H≥4.5的模拟酸雨对桑树光合作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酸雨轻度污染区域,可将桑树作为退耕还林和园林绿化植物用以吸收大气中的SO2或氮氧化物,以适应或减轻大气酸雨污染。  相似文献   
54.
自然降温过程中香樟和广玉兰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香樟和广玉兰的抗寒性差异。[方法]选取徐州地区香樟和广玉兰的健康叶片为材料,探讨自然降温过程中其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气温的降低,2个树种的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树种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月份;2个树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M"状变化,但整个过程中广玉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香樟。[结论]广玉兰的抗寒性强于香樟。  相似文献   
55.
孙东  孙存华  段维军  施剑杰  李百伟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36-6938,6942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周边海域采集的11个石莼属样品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宁波地区石莼属绿藻有4个种类,其中3个为已知种类,分别为浒苔(Ulva prolifera)、曲浒苔(Ulva flexuosa)和孔石莼(Ulva.pertusa);1个为无法确定的种类(Ulva spp)。  相似文献   
56.
为了提高寄主挥发物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进一步了解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寻求更有效的手段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为害,通过林间诱捕试验,探索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以及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的剂量效应。同时,在植物源信息素3-蒈烯中加入不同剂量马鞭草烯酮,测试不同配方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5∶100时,马鞭草烯酮能显著提高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作用,诱捕量增加88.6%±39.2%;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1∶100,0.2∶100,1.0∶100时,马鞭草烯酮对提高3-蒈烯的引诱效果有一定作用;而当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达到1.5∶100时,诱捕量减少70.5%±11.3%,马鞭草烯酮产生了驱避作用。此外,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1∶1等体积混合后,在林间没有引诱到红脂大小蠹。说明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存在剂量效应,在一定低剂量范围内能增加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起协同增效作用;当马鞭草烯酮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会严重干扰红脂大小蠹对寄主挥发物3-蒈烯的趋性,对红脂大小蠹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马鞭草烯酮可作为驱避剂以及植物源引诱剂的增效剂应用于红脂大小蠹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57.
孙东  刘蕊 《中国农垦》2013,(8):22-24
2000台插秧机,机声隆隆,劈波斩浪;5000台插秧大军顶烈日,冒急雨,插下秧苗,也插下希望。  相似文献   
58.
立足于淄博市组织实施的"2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提出了项目的建设目标、计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措施,并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完成该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如园区建设实现突破;新型适用技术示范推广效果明显;菜农科技素质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  相似文献   
59.
孙东 《北方牧业》2005,(19):30-30
<正> 日本企业长年实行终身雇佣制度,职员一旦受雇于企业便终身有靠,基本上不存在被解雇的忧虑。日本的这个制度保持了几十年,不曾发生过危机,这使日本有一个完全不同于欧美的社会形象。日本失业率很低,人人有饭吃,有工作,不像欧美社会,大家时刻要为失业担心,怕被老板炒鱿鱼。但是,日本的这个终身雇佣制度,在持续了近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终  相似文献   
60.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学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有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生物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如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精心选择和编排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改革考试制度等。实践表明,采取上述改革措施明显提高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