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Tris-HCl、Na2HPO4-NaH2PO4两种缓冲液,从17种供试大型真菌中粗提凝集素,以3%兔红细胞对所得34种提取物进行凝血检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真菌提取液具有凝血活性,其凝血效价最高的为经Tris-HCl缓冲液提取的斑褐孔菌及经Na2HPO4-NaH2PO4提取的蛹虫草、灰平菇。  相似文献   
12.
机械收获对宿根甘蔗虫害发生及蔗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甘蔗机械收获是缓解劳动力紧缺、降低牛产成本、提高甘蔗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研究了机械收获对宿根甘蔗虫害发生及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械收获可以缓解越冬虫害的前期然害,压低虫口密度,对降低虫害率、减少黄化苗、提高宿根甘蔗出苗率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藜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藜的耐盐机理,为藜的人工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待藜幼苗长到4叶期时,用0%、0.6%、1.2%、1.8%NaCl溶液进行根部胁迫处理,分别于处理0、1、3、5、7 d后从藜幼苗上部取第3~5片功能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在0.6%NaCl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都是缓慢增加的,丙二醛含量增加不大,膜脂过氧化水平低。在1.2%、1.8%NaCl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SOD、POD、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大。[结论]藜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物质增加和保护酶活性增大来对适度的盐胁迫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高浓度、长时间的盐胁迫会对藜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香樟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引种驯化的成年香樟树叶片为材料,采用模拟低温胁迫法(温度处理分别为0℃、-5℃、-10℃、-15℃、-20℃、-25℃),研究了低温对成年香樟膜脂过氧化反应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其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呈S型曲线增大,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为-13.40℃。叶片中MDA不断增加,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蜘蛛杀虫肽与Bt-toxinC肽融合蛋白基因(bgt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定量分析为研究目标,采用原核表达及纯化出融合蛋白His-BGT作为抗原进行兔免疫,得到相应的抗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效价在1:10000以上,并对抗血清进行了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IgG,Westernblot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采用过碘酸钠法将抗体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得到第二抗体即酶标抗体,标记率在85%以上。建立起检测BGT杀虫蛋白的快速、灵敏的方法。应用该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转基因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株系中BGT蛋白含量占叶片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0.05%~0.3%,并利用Westernblot验证了此方法是可靠的。说明抗体夹心BGT-ELISA方法能够定量分析转基因植株中BGT蛋白的含量,为转bgt基因植物的检测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中南部棉纤维品质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气象因子对河北省中南部棉纤维品质影响,2007-2008年在南宫、辛集、保定三个生态点设置田间实验,供试品种为鲁棉研27号,研究表明:不同生态点、开花期间棉纤维比强度、2.5%跨长、马克隆值差异呈显著水平(p<0.05);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伸长率差异呈显著水平;同比强度相关性呈显著水平的气象因子共5项,分别为日均温、日温差、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2.5%跨长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同伸长率相关性呈显著水平的气象因子为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马克隆值同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温差呈显著负相关,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棉纤维各项指标与影响其最大气象因子多项式拟合表明,当棉铃发育期日均温为25-26℃纤维比强度较好,日照时数为6.5-7.0小时,棉纤维伸长率最大,马克隆值适宜的日最高气温27-28℃或30-31℃。同时,建立了气象因子与纤维品质动态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将为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和品质生态模型定量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平  钟建华  孙东 《茶叶科学》2003,23(2):115-118,104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脂溶性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了一种新的单取代的长碳链脂溶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MS和1H-NMR等表征。药理学实验考察并比较了脂溶性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水溶性的绿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单取代的EGCG棕榈酸酯的活性比脂溶性茶多酚强,而与绿茶多酚相当。  相似文献   
18.
天气乍暖,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沈阳军区农场、马场、训练场和后方基地仓库不误时机、抓住墒情,采用顶浆植树、桶栽移苗、机械造林等方法,在短短20多天内,于白山黑水间“三荒”造林、种草19.5万亩。 军区“三荒”地大都处在高寒区和半干旱区域,植树季节短,春旱少雨。为抓住春季土地解冻后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他们早整地、早备苗、早植树。驻北安某油料仓库,库区  相似文献   
19.
抗菌肽是免疫学的研究热点,具有防效好、抗菌谱广、无污染等特点,是传统化学杀虫剂和抗生素的有力新型替代物,也可改善杀虫剂和抗生素长时间滥用导致的害虫和病原体抗性。人们也已经掌握了许多基因编码的动植物抗菌肽,并以此成功设计了新型杀虫剂和药物,许多都已生产和应用。虽然抗菌肽也有正常机体认可及应用技术等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其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抗菌肽的前景会很广阔。  相似文献   
20.
孙东  李秀英 《中国农垦》2004,(10):23-24
在松花江下游北岸,黑龙江省绥滨县与萝北县交界处的浦鸭河畔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农垦新城镇——普阳农场,她如一颗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