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构成花生产量的果重因素,主要取决于结荚后的光合面积和中上部叶片的功能期。在花生栽培上适时防治叶斑病,保护功能叶,是增加光合产物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于1977年在县花生原种场进行了多菌灵防治叶斑病的小面积示范。1978年大面积使用。1979年起又进行了多菌灵防治花生叶斑病的不同时间、次数、方法和用量以及多菌灵加磷酸二氢钾混合使用的试验。这些试验在五个乡农科站同时进行,小区面积0.02亩,重复三次,供试品种是徐州68-4,多菌灵为25%粉剂,用量0.2~0.25斤/亩;磷酸二氢钾用量为0.2斤/亩。花生5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收获。  相似文献   
12.
发育完全的花生种子,播种后往往出苗不整齐,同一穴中的苗子,也常有强弱、大小之分。在收获时,同一墩中单株产量弱苗与正常苗相比,悬殊甚大。 造成弱小苗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播种时种子在土里的倒正,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1978年开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