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红掌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Toscane等红掌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红掌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红掌种子萌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萌发不整齐。基因型不同,红掌种子的萌发率不同。采用直播萌发试验,不同基因型黄种子的最高和最低萌发率相差83.18%。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萌发率不同,黄种子萌发率最高,干种子次之,青种子最低。萌发条件对红掌种子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光照12h/d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变温条件下红掌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比恒温条件下高。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处理兰花原球茎对其生长和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本研究表明 ,秋水仙素处理对原球茎生长和分化起抑制作用 ;浓度越高 ,抑制作用越强 ,处理时间不同 ,抑制作用也不同。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再生植株群体中 ,平均变异植株的百分率为 9 0 6% ,是对照材料的 3 7倍。变异植株的类型包括植株粗壮、多叶、叶片变宽、变厚、叶片墨绿色、矮化、线艺和叶艺等。处理浓度为 0 1 0 %、时间为 48h时 ,植株变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标准批量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2种来源DOM对壬基酚在海南砖红壤中吸附-解吸与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于水稻秸秆(ST)和猪粪(PMC)的DOM(ST和PMC)均能明显抑制土壤对壬基酚的吸附,促进壬基酚从土壤中的解吸,增强壬基酚在土壤中的迁移性。浓度为200 mg DOC/L水稻秸秆DOM(ST2)和猪粪堆肥DOM(PMC2)可分别使土壤中壬基酚吸附的Kf值由对照的21.45减少到9.45和8.35,使壬基酚从土壤中的淋出率由对照中的34.36%,增大到58.34%(ST2)和67.24%(PMC2)。可见农业土壤中DOM可以充当壬基酚的迁移载体,促进它在土壤和水环境中的迁移和扩散,也可促进其生物可利用程度和生物修复速度。且来源于猪粪堆肥的DOM较水稻秸秆DOM更容易与壬基酚相互作用,因此对壬基酚环境行为的影响就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陕西省继续参加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鱼类疫病监测工作,监测疫病为鲤春病毒血症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全省抽样30个,其中鲤鱼20个、虹鳟10个,每个样品随机采集鱼种150尾。将样品空运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5月初收到检测报告,其中一个样品检测出鲤春病毒血症为阳性。我中心立即将检测结果上报省渔业局,省渔业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对鲤春病毒血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在荔枝病虫害防控中的高效应用,研究了油动六旋翼植保无人机的飞行高度(5、6、8m)和飞行速度(2.8、3.4 m/s)对雾滴在荔枝冠层的沉积分布及穿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飞行高度对雾滴在荔枝冠层的沉积分布及穿透性影响显著,飞行高度为5m和6m时雾滴在荔枝冠层分布及穿透性较好,飞行高度为8m效...  相似文献   
16.
探究四旋翼植保无人机(极飞P20)作业参数对荔枝冠层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可以为构建荔枝园无人机植保技术体系和推动无人机在荔枝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采用3因素(亩用液量、作业高度、作业速度),3水平的正交试验,应用小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对荔枝树进行喷雾试验,以雾滴测试卡收集每次作业处理后的树冠不同部位雾滴分布信息,使用图像处理软件DepositScan 分析雾滴测试卡的雾滴沉积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雾滴沉积密度、单位面积沉积量和雾滴穿透性,获得不同处理条件下雾滴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无风条件下,四旋翼无人机对荔枝树施药的最优作业参数为:亩用液量2.0 L、作业高度2.0 m、作业速度4.0 m/s。影响雾滴沉积密度和覆盖率的主要因素是亩用液量,其次是作业高度、作业速度;对雾滴沉积穿透性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作业高度>亩用液量>作业速度,当作业高度为2.0 m 时雾滴沉积穿透性最好。本文根据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喷雾在荔枝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对植保无人机的作业参数进行了优选,其结果将有利于确保无人机施药雾滴在荔枝树冠层的高效沉积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型助剂醇醚磷酸酯型助剂在环境中的残留降解性,通过对大蒜施用新型农药助剂和传统助剂配制农药进行应用试验,采用硫氰酸钴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采收后大蒜及其种植土壤中的乙氧基型表面活性剂和降解产物壬基酚的残留量。结果显示:施用3种新型农药助剂配制农药后的大蒜样品中乙氧基型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分别为220.223、217.086、185.721 mg/kg,土壤样品的残留量分别为61.798、46.816、48.689 mg/kg,均低于施用传统助剂配制农药后的大蒜和土壤样品;使用传统助剂的土壤和大蒜样品中壬基酚的检出率高于新型绿色助剂。研究表明,新型农药助剂的降解性能及其对环境的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助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海南全省范围进行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分布调查和病原种类鉴定,共采集了14个市县62处柑橘种植点的不同柑橘品种样品1227份。用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和非洲种rpIA-rpIJ基因片段的通用检测引物A2/J5和柑橘黄龙病菌美洲种16S rRNA基因片段的特异检测引物GB1/GB3,对样品进行PCR扩增,发现海南柑橘黄龙病的病原为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检测样品中阳性率为79.01%,未发现柑橘黄龙病菌非洲种和美洲种。结果发现,柑橘黄龙病已分布在海南的琼中、澄迈、儋州、琼海等8个市县。同时选取海南澄迈、儋州、琼海等4个市县有代表性的甜橙、柚子、柠檬感染黄龙病的样品,扩增样品的rpIA-rpIJ基因A2/J5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序列比对结果发现,海南各地不同品种中的柑橘黄龙病菌rpIA-rpIJ基因A2/J5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87%,序列十分保守。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海南各地不同品种的柑橘黄龙病菌都与黄龙病菌亚洲种聚集为同一进化分枝,与黄龙病菌非洲种和美洲种分属不同的进化分枝。本研究明确了海南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分布情况和病原种类,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种植保无人机对火龙果冠层的作业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飞行作业参数对植保无人机喷雾雾滴在火龙果冠层沉积分布规律的影响,明确植保无人机作业时雾滴的最佳分布效果,通过采用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线方向3个因素的3个水平正交试验,综合分析T16多旋翼和F5A电动单旋翼2种植保无人机在不同作业参数下在火龙果冠层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喷施量情况下,影响这2种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的主次因素不一致,影响T16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作业高度、作业速度、航线方向;影响F5A电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分布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作业速度、作业高度、航线方向。优化了2种植保无人机在火龙冠层的作业参数,T16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最佳作业参数是平行或垂直于种植行飞行,飞行高度为1.0 m,飞行速度为3.0 m/s;F5A电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最佳作业参数是垂直或平行于种植行飞行,飞行高度为2.0 m,飞行速度为2.0 m/s。这2种植保无人机飞行速度越小,飞行高度越低,其雾滴在火龙果冠层分布越好,雾滴穿透性也越好。在最优参数下,2种植保无人机喷雾雾滴在火龙果各个冠层都能达到比较好的分布效果,冠层下层雾滴密度高于冠层其他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水煎煮液对鱼类三种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茵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进行了对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煎煮液对温和气单胞茵、爱德华氏茵、柱状屈桡杆菌的最小抑茵浓度分别为6.250mg/ml、3.125mg/ml、0.781mg/ml;最小杀茵浓度分别为12.500mg/ml、12.500mg/ml、3.125mg/ml。五倍子对鲤鱼的48h半致死浓度为1、1015g/kg,安全浓度为0.1102g/kg。五倍子具有较好的杀茵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