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5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55篇
  38篇
综合类   302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有机碳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10℃、20℃、30℃)、不同秸秆加入量(秸秆全量和过量)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在不同温度(10℃、20℃、30℃)条件下,设置50 g土样中加秸秆0.3 g(处理Ⅰ)、1.5 g(处理Ⅱ)、3.0 g(处理Ⅲ)及不加秸秆(CK)的处理,进行240 d的矿化培养。【结果】温度对有机碳矿化影响显著,在对照(CK)和秸秆加入量相同的处理中,有机碳的矿化累积量均随温度(10—30℃)升高而增加;温度较低(<20℃)时,CK、Ⅰ、Ⅱ、Ⅲ各处理的有机碳矿化温度系数(Q10)平均值约为1.229、1.251、1.572、1.399,温度较高(>20℃)时,CK、Ⅰ、Ⅱ、Ⅲ的Q10平均值约1.006、1.249、1.401、1.374,Q10值在温度较低时大于温度较高时,说明低温条件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升温更敏感。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秸秆加入量越大,有机碳矿化累积量越高,有机碳矿化的日变化量也越大。本试验中,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了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土壤有机碳的潜在矿化量(C0)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秸秆加入量越大,C0值越大。【结论】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动态。不同温度、不同秸秆还田量及温度和秸秆还田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矿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2.
金永千  陈中华 《吉林农业》2011,(12):247-247
文章作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体育系统人事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这些人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应对措施,真心的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能够为未来的体育人事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坡耕地治理和保护是当今热门话题,自然因素和经济制度因素对坡地农业土地利用影响巨大.华南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但山地丘陵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就华南地区坡耕地概况、自然背景、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土地浪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该区坡耕地资源要引导开展耕地改造、调整种植制度和种植结构、发展丘陵立体农业等措施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4.
白果蛋白过敏动物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果蛋白致敏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以明确白果蛋白是否具有致敏性。【方法】以Tris-HCl缓冲液为阴性对照、卵白蛋白为阳性对照,设置白果蛋白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隔7d经口灌胃致敏1次共3次,末次致敏7d后腹腔注射激发,致使小鼠过敏。【结果】经白果蛋白及阳性对照激发后的小鼠血清产生高水平IgE及IgG抗体,体外激发小鼠致敏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免疫期间血浆中组胺也显著升高,小鼠肠、肺、肝均见炎症病灶,高剂量处理及阳性对照的肾脏也呈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白果蛋白致小鼠发生的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45.
吴旋  陈志千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50-152
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移动GIS的宁海县土地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数字地图与GPS技术在PDA、智能手机等移动科技产品上集成,实现了土地信息数据在移动设备上的显示与操作功能,改变了国土部门土地理息管理作业的传统机制,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的互动,形成移动导航、野外调查、内业服务一体化的全新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6.
植物富含甘氨酸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植物富含甘氨酸蛋白(Glycine-rich proteins,GRPs)是由富含甘氨酸的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此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富含甘氨酸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GRPs的结构特点 、GRP基因表达特性及GRP基因功能,旨在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沼渣人工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试验对沼渣在番茄人工基质育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沼渣人工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人工育苗基质中,沼渣的施用量不应大于30%,且以施用10%沼渣的配比最优。42 d内施用10%~20%沼渣的处理组各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施用化肥的对照组。42~70 d内施用10%沼渣的处理组表现出缺肥症状,20%沼渣处理组未出现明显缺肥症状。认为在番茄人工育苗基质中加入适量沼渣完全可替代目前育苗基质中化肥的使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8.
沼渣人工基质理化性状的典型相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基质配方比例与理化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沼渣人工基质配方比例与其理化性状有着显著相关性,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沼渣与蛭石体现的。理化性状中,持水孔隙度与电导率相对重要。实践中可以利用配方比例与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两者的相互预测。  相似文献   
149.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急性汞中毒后血液、肝脏及肾脏的中毒表现及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氯化汞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和氯化汞+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及肝脏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肝脏、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汞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 < 0.01),血清CREA、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明显。与氯化汞组相比,氯化汞+木犀草素组的血清ALT、AST活性,CREA和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减轻。小鼠急性汞中毒后,其中毒表现为炎症和贫血的发生及肝脏、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木犀草素可减弱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0.
根据精河县棉农施肥习惯及近几年精河县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趋势,经过田间示范,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评价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效益.结论:配方施肥对提高产量并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能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因此,合理施肥是减少肥料成本提高植棉效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